历史科目学情分析与二次备课的实证探究

2017-08-14 13:29上官李娜
新课程·教师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历史

上官李娜

摘 要: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实证研究,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入手,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对问题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次备课对于学情分析乃至提高教学效果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历史;学情分析;二次备课;实证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国家实行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实现了从传统单向教学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案和配餐作业为重要载体的双向教学模式。对于文科班的学习状态而言,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与学习主动性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在笔者所带班级被设置成文科班后,虽然教学时间投入比较充足,但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表现较差。现将高中历史必修二前五课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情况列举如下:

依表格可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已经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防式”处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仍然大量出现意想不到的“低级问题”。

二、问题的反思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所在班级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先后与出现知识错误的学生随机交谈,对学生试题卷面进行仔细分析和让学生现场完成新试题。以下内容为对上述问题的调查结果。

关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个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归纳,确实能从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和水利灌溉三个角度证实“精耕细作”,而且也通过进一步归纳对农业工具、技术和水利灌溉的具体表现有了较为准确的识记能力。但学生普遍对铁犁牛耕、耧车、曲辕犁、垄作法、筒车等非重点概念不得而知,这种状况会让以史实支撑且灵活多变的试题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极大障碍。这个问题在学习“商品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时候也普遍存在。

关于“小农经济的特点”这个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归纳总结,确实能在这个类目下总结出正确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接下来都采取“死记硬背”,对“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一家一户、自给自足”几个词全部能脱口而出,但在具体运用时不清楚这些词的用处,更没有主次之分。而这个问题在学习“开辟新航路”的时候仍然普遍存在。

关于“官營手工业特征”“重农抑商政策”等知识,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并且让学生专门记忆,但学生在进行习题演练时,仍然被试题本身所设置的“陷阱”误导,原因是多数学生记得教师在习题课上强调的“必须按照材料内容作答”这句话,却没有真正领会教师的意图。这个问题也存在于“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上。

三、“二次备课”对于历史科目的教学意义

在教师的本次调研中,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学情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学情分析”固然可以通过学案检测、预习检测等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但从运行的实际效果来看,考虑到教学评价真正关心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从本质上讲,真正的学情只能出现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之后,教师只有在完成初步且完整的教学过程后,才有可能通过习题检测以及直接谈话的方式真正了解学情。那么,教师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出现的真正问题后,就有必要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的真正教学目标,应当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完成课程标准的目标。

根据这一理论分析,笔者就上述教学实证问题专门进行了二次备课,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从接下来的两次知识考练试卷及作答分析来看,学生发生知识记忆混乱、概念不清、解题技巧乱用等问题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教育教学本身的目标就在于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微观结合,这实际上就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转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二次备课”成为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蔡伟.体验的教学功能与课堂教学体验的实施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2]王兴举.知识、学习与教学: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历史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新历史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