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及选择

2017-08-17 09:05康翻莲
会计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康翻莲

【摘 要】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然而,金融学与会计学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标准不同,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也比较分散,因此,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在归纳相关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法的“两步骤”加“三步骤”选择流程,用图表的形式概括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思路,阐述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原理及预期后果,以期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可循的路径和帮助。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处理方法; 套期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

【中图分类号】 F2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5-0114-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利率、汇率等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因具有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等功效而被许多企业使用[ 1 ]。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散在不同的会计准则,相关准则中又存在着大量的金融术语,金融界和会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标准也不同。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会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理解的难度,以至于在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生时不知道选择哪种方法来记账。因此,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及对套期会计准则的改进方面,而关于当前准则规定下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的研究较少,大多是单独从金融学的远期、期权、期货、互换四种类型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 2-4 ],或是单独从会计的角度研究套期会计[ 5-6 ]。对于如何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金融定义和会计处理方法相对应,特别是如何在诸多会计处理方法中作出选择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金融定义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接入手,用最简洁的语言和图表归纳阐述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方法及选择流程,并指出每种方法带来的预期后果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期望能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可循的路径和帮助。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一章第三条指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汇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2)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7 ]。准则的定义来自金融学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但是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没有与金融学中的这四种类型相对应,而是要求按照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进行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中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与账务处理密切相关的准则主要是第22号和第24号[ 8 ]。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1)按准则22号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来处理(下文中称为公允价值会计方法);(2)按24号套期保值来处理(下文中称为套期会计方法)。若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為了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且达到了套期的要求,则采用套期会计方法;若没有满足套期的要求,则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套期会计方法又包括三种具体方法: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方法。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下,将套期工具的浮动盈亏计入损益,但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在被套期项目中做一笔相反方向的分录;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下,套期工具的浮动盈亏没有计入利润表,而是改为计入所有者权益;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方法下,对套期工具的浮动盈亏处理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相同。总之,在套期会计方法下,衍生金融工具的浮动盈亏不会影响公司的利润;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下,衍生金融工具的浮动盈亏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最终进入利润表,其结果往往导致利润表出现大幅波动。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表1。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方法的选择

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归纳为“两步骤”加“三步骤”流程。

(一)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和套期会计方法区分的“两步骤”流程

对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和套期会计方法的区分,分两步来确定。

第一步,判断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否为规避风险或套期保值。若不是,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处理;若是,则需要进行第二步判断。

第二步,判断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否符合套期要求的五个标准。若符合,采用套期会计方法;若不符合,则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处理。具体如图1所示。

套期保值准则第三章第十七条对套期保值的条件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归纳为套期保值会计五个标准:(1)有指定的套期关系;(2)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3)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4)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计量;(5)套期在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二)套期会计方法选择的“三步骤”流程

对于套期会计三种方法之间的选择,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判断。

第一步,判断被套期项目的风险是否为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部分(如由境外子公司的汇率风险所导致的合并报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若是,采用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方法;若不是,则表明被套期的项目是已发生的资产、负债和未发生的交易,需要进行第二步判断。

第二步,判断被套期项目交易的时间是否为无承诺未发生的交易。若是,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若不是,则说明被套期对象是已发生的资产、负债或已有承诺而未发生的交易,需要进行第三步判断。

第三步,判断企业套期的目的是否为规避现金流量的变动风险。若是,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若不是,则说明规避的是公允价值的变动风险,则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具体如图2。

四、案例说明会计方法的选择

(一)资料及要求

假定2016年4月1日小麦现货价格为每吨2 580元,但是受气候的影响,近期销售欠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小麦的价格会下跌,A公司当日卖出11月交割的小麦期货5 000手,每手交易单位为20吨,期货卖价每吨 2 590元,初始保证金为标的额的5%,交易手续费等因素从略。6月30日,小麦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 380元,11月交割的小麦的结算价为每吨2 410元。9月7日,小麦现货价格为每吨2 330元,11月交割的小麦的结算价为每吨2 360元。该公司平仓,了结期货合约(即买入11月交割的小麦期货5 000手)[ 9 ]。

要求:根据公司的下列情况,分别对该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情况一:经查实,该公司2016年4月1日无库存小麦。

情况二:该公司2016年4月1日有库存小麦100 000吨,每吨成本为2 000元。

(二)选择会计方法并进行账务处理

1.情况一的分析及账务处理

该公司卖出小麦期货时,并没有库存小麦,其目的显然不是规避小麦风险,仅仅是套利或投机,这种情况下,该业务的处理只能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具体处理如表2所示。

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下,设置的主要科目有“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根据案例,在初始支付保证金时,“衍生工具”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月末,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发生浮盈(浮亏)时,“衍生工具”增加(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减少);衍生金融工具平仓时,“衍生工具”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转入“投资收益”。本案例中,衍生金融工具使企业当年的利润增加。在这种方法下,衍生金融工具的浮动盈亏会影响公司的利润,也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

2.情况二的分析及账务处理

有库存小麦说明有套期目的,但是需要预测该套期是否满足套期的五个要求。在该例中,有可以被正式指定的套期关系,但套期是否有效需要进一步预测。

(1)如果套期达不到有效要求,则需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具体处理方法同表2所示。

(2)套期的有效性在规定的范围内满足套期的条件,可以采用套期会计方法核算。

进一步考量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还是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主要依据企业文书中规避的风险来判断。这个案例中,企业主要担心的是小麦价格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现金流量的变化,具体根据企业的文书决定。确实无法区分的,一般采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表3和表4分别为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和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的账务处理。

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下,设置的主要账户有“衍生工具”“被套期项目”“套期损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分别对衍生金融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做分录。在该例中,当支付保证金、指定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时,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相同,即“衍生工具”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同时,“被套期项目”增加,“库存商品”减少。月底,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发生浮盈(浮亏)时,“衍生工具”增加(减少),“套期损益”增加(减少),但同时在被套期项目中反方向记录“套期损益”,“套期损益”被完全抵销,不会影响公司当期的利润。衍生金融工具平仓时,“被套期项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企业不采用套期会盈利

33 000 000元(收入-成本=233 000 000-200 000 000

=33 000 000),采用套期后则会盈利56 000 000元

(收入-成本= 233 000 000-177 000 000=56 000 000)。

采用套期后使企业最终多盈利23 000 000元(56 000 000-

33 000 000)。

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下,设置的主要账户有“衍生工具”“被套期项目”“套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等。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不同的是:(1)将期末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会影响利润的变化;(2)支付保证金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时对被套期项目不做分录,只有当衍生金融工具平仓时才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进行账务处理。这种方法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相比,既简单又科学。

五、小结

衍生金融工具账务处理方法选择时,首先判断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否符合套期会计的五个标准,符合标准的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不符合标准的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处理。在套期会计的三种方法中,与境外经营净投资有关的套期,采用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方法;对于未发生的交易,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负债和有承诺的交易,需要判断规避的是公允价值变动还是现金流量的变动,前者采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后者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无法严格区分的一般采用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

衍生金融工具账务处理几种方法的共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都要设置“衍生工具”科目;第二,支付保证金时的分录相同。几种方法不同之处也表现为两方面:首先,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不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下,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套期会计方法下,通过对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中以相反的方向记录“套期损益”,最终在公司层面上消除了“套期损益”;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方法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方法下,则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其次,处理结果对利润的影响不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下,期末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会引起利润的变动;而套期会计的三种方法下,都不会影响利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贾炜莹.中国上市公司衍生工具运用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华.货币互换的交易机理及其会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6(3):35-38.

[3] 邵丽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 许新霞.金融工具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王铁林.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李彦庆,陈小鹏.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研究[J].财会研究,2014(9):44-46.

[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S].2006.

[8] 康翻蓮.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9] 周华.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研究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概述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分析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