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花货创作浅谈

2017-08-17 12:39曹春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花器紫砂装饰

曹春霞

摘 要:紫砂花货,宜兴紫砂三大造型体系之一,与紫砂光货,紫砂筋纹器并列于世,很有声誉。自供春“树瘿壶”起,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至今其造型与装饰体系极其丰富,今时的紫砂花器可谓缤纷绚丽、气象万千。

关键词:紫砂;花器;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50-01

宜兴紫砂历经大师与巧匠们五百多年来的努力,已成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传统工艺品。宜兴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一员,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出产独一无二的紫砂泥,又盛产茶叶,宜兴地处江南山清水秀,古往今来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浓厚,这才构成独特的紫砂壶艺天地,宜兴紫砂经久不衰,这与它千姿百态的诸多造型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是分不开的。

紫砂花货的创作,除了基本功要扎实,手艺要精湛,形态要自然,还要真正吸收优秀的文化传统。花货的造型千奇百态,需要作都深入生活,贴切生活,从生活中吸取营养,通过自然物体的观察,采集认识,将作者的感受统一起来,方能休息到心手合一。学习传统经典,不能光看传统作品的轮廓,还要真正认识物体的特征,以免张冠李戴,画蛇添足。比如梅桩,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很多,朱可心梅桩的清秀、冯桂林梅桩的老辣,汪寅仙梅桩的跌宕起伏,这些作品各具特色,绝不能混淆。我仿制的朱可心《梅桩壶》,看其形态,捉摸神态,从细微处观察,然后结合自身的技艺发挥,通过自己对梅桩作品的认识,去繁去杂,取其精华,精心修饰,在布局上一丝不苟。通过2梅的冰肌铁骨之势体现梅的精神内涵,以新颖别致的造型、生动细腻的装饰、扭曲变化的动态、精致入微的细部处理,表达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喜爱,表达作者的认识,突出创意,使作品得到升华。特别是梅桩向的扭曲变化,塑饰枝杆的疤痕轨迹,嘴、把、扭的梅枝发挥,使其达到统一和谐均衡的气势神态,反映出传统经典的形态美,反映出自身的工艺特性和技艺手段。

紫砂花塑器不仅要求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更要求其能做到让每一件作品都能体现出返朴归真、形神兼备的特征,使其生态和形态和谐统一,从而突出其作品之神韵等特点。自然界中包罗万象的形制、形态、形状都可以在紫砂花塑器上得到体现。这种体现换言之就是匠师们对五色土材质进行深思熟虑,精心勾画,严谨构筑,沥尽心血,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实践,调整和修改,智慧与创造的结晶。这种体现创作者本身的心意表达,情感表达和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向往的认识。情感的体现与造意会告诉人们紫砂花塑器作品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其趣味性、思想性、藝术性能否在提炼和变化中得到升华。因此,一件优秀的紫砂花塑器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的生活底蕴、文化修养和工艺基础。

花货,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鸟兽为题材,模拟自然形体的一种造型。形神兼备是紫砂花货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紫砂花货形象的语言,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然却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种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就是用紫砂泥土塑造整体形象。这种以五色土塑造的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形象,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严格构思,呕心沥血,不断进行尝试、实践和创新,是用心通过双方在创作中提练而成的。这种语言是制壶者本身的心意表达、情感表达以及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和认知。紫砂花货艺术在整个紫砂艺术百花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看到一件紫砂艺术品决不是仅用文字描写出来、嘴巴里讲出来的,而是由作品自己说话,摆在那里,百看不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为世人所认可的上乘之作,不容易!要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更难。一件作品是体现作者本身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技艺水平的综合反映。

砂花器的创作,在做好“因壶制宜”的基础上,要寻求其艺术创作的突破发展,就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要打破以往的一些经验束缚去进行艺术创新。

以紫砂花器作品《运竹提梁》为例,观其壶体造型是传统曲壶造型与花器装饰的结合,紫砂花器中对于“松竹梅”造型的运用,一般以圆器为多,因其与“松竹梅”圆形形体相适宜,而在此作品中大胆突破,取自然界翠竹“弯曲而不折服”的形态与意境入壶,合理运用提梁曲壶的造型充分表现翠竹遭受外部压力却宁折不屈的精神境界,而采用曲壶与之竹节提梁相对应就能实现更饱满的艺术画面效果,曲壶“不屈”,这是一种意识形态里曲与直的形态对比,因而更能使作品富含那种精神层面上的寓意韵味。

紫砂是美丽的、是永恒的。她怡静、她端庄、她款款从远古走来,带着沧桑的面容,饱经风霜、注入了生命、注入了艺术,完美地展现着她美丽的风姿。她骄傲地仰视这片土地,诉说着她的紫砂传说。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4]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猜你喜欢
花器紫砂装饰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鲤鱼旗装饰坠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装饰圣诞树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