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造型与艺术

2017-08-17 12:45窦红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发展

窦红芳

摘 要:宜兴紫砂陶造型丰富多彩,包融性大,工艺和技法独特,吸取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工艺品的艺术特点,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现状。同时,给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增添了无限的空间和新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紫砂;造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54-01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蓬勃发展,如今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质地坚韧、色泽古朴典雅,素以制作技艺的精湛、造型的千恣百态、形质的完美、特殊的实用价值著称于世界,又以书画陶刻装饰见长,形成了独特的陶艺风格,成为“陶都”宜兴一道高丽的风景线。

紫砂陶造型越来越丰富多彩,关键是紫砂陶包融性大,给优质的紫砂泥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在创作设计中,需要我们在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社会和自然的基础上,吸取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工艺品的艺术特点,抚撷取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作品给予的名称,许多是其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形成紫砂陶千恣百态的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就是塑造视觉器官可视可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如雕塑、绘画、砂壶等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紫砂陶造型按不同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圆器、方器、素器及筋纹器,圆器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讲究“柔中寓刚”、“骨肉亭匀”、“携永耐看”,显示出一种珠圆一润的美感,如“掇球壶”、“仿古壶”等;方器线面挺刮平整、轮廓线条分明、口盖吻合、规矩划一,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美感,如“僧帽壶”、“亚明四方壶”等;塑器是肖形状物的自然形及带浮雕装饰的器皿造型,其特点是巧形、巧色、巧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南瓜壶”、“报春壶”;等筋纹器造型是借鉴传统铜器造型,吸取瓜棱、花朵等形态特征设计的器形,后果点是平面形的变化,将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严重格的结构之中,是一种精巧的秩序美,如“棱花式壶”、“菊花壶”等。

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对比与调和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质的粗細、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如:一把壶的钮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相似对比中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在形体和轮廓上,它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比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

作为紫砂从艺者,无不在走着继承传统和创新之路,传统的壶样,特别是传统的经典壶式,有多少从艺者都在临幕、制作、创新。一味继承传统,一生模信他人,做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商品,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从历史走来,紫砂壶的构成已形成一定的元素,嘴、把、钮、盖、口、肩、腹、底等,在创作过程中,这些要素的运用是变化无穷的。创新要在基本无素的基础上,这是由紫砂壶实用功能决定的。在不突破这些元素,保鬼地方实用功能的原则下,创新有自己面貌的作品,是从艺者所追求的目标。要创作一件新品,我们也要像审视一件传统壶一样,反复推敲、思考,力求达成一定比例的协调和美学法则的运用。对比也好,和谐也好,节奏也好,首先要在实用基础上考虑问题。然后,创新要考虑制作工艺实施的可行性,不然则难以完成。决定一件好作品完成时所呈现的面貌,要与从不同、个性化,没有工艺技巧的运用,作品则流于一般和简单化,而工艺技巧也是需要创新的。再则,创作过程 ,给作品注入思想,尤为重要。思想决定生命,没有思想的作品,等于没有生命的物品,只能成为商品。人的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创作者的精神与意念的表达,体现了一个从艺者的精神状态、文化涵养、品格特征等,没有灵魂的物品,其价值大为降低。

随着人类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从艺人员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紫砂壶造型艺术也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一大批壶艺新秀正在激烈竟争中脱颖而出,人们观念开放、思想敏捷,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继承传统造型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立足于创亲,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大胆结合改变传统的比例关系和构成形态的方法、表现形式多种式样、不拘一格。采用不同肌理、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不同的风格,这些精品质部世既有超现实主的形式,也有纯几何组成的造型来表现其抽象的造型意识。这些新型的紫砂造型艺术既充分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精神,又融入了深厚的现代生活气自成,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为紫砂造型艺术开辟了一道广阔的发展道路。

随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艺术追求更无止境。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辈的艺术熏陶以及当代紫砂艺人的创新下,必将涌现更多、更好、更美的艺术佳作,繁荣我们的紫砂艺术事业,展现紫砂工艺无穷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时顺华.当代紫砂图典[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3.

[2]吴达如.吴烈.亲近紫砂[M].上海:大世界出版公司,2001.

[3]李英豪.茶壶珍藏[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