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创造美探讨

2017-08-17 19:15林琳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造美再创造表演艺术

林琳娜

摘 要:作为一种艺术,声乐表演有着与其他艺术截然不同的特点。有些艺术如绘画,在完成之后可以作为一件独立的作品来供人参观、品鉴,而声乐这种艺术则是需要歌词、歌曲作者用艺术语言和手段来完成初期的创作,再由演唱者经过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声、色、情、形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声乐艺术的两次创作,也就是因为二次创作这一步骤使得声乐不仅仅是符号和歌词,而是变成风格、流派不同的艺术,向观众传达着思想情感。本文基于这些来对声乐表演中的创造之美进行赏析。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创造美;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119-01

一、不同流派是创造美无形的体现

作为夹杂在创作和演唱中间的环节,歌曲的二度创作不仅仅是对于原作者创作的再现,而且是通过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新的表现形式,更深层次地发掘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曾经有位歌唱家说过:音乐表演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创造来发现乐谱背后隐藏着的灵魂,并将其寓于具体的声音之中,在其间二次创作的作者要丰富自己的思维,将之向上发展使得最终的音乐形象更加的具体丰满,而不是仅仅将原作者的乐谱搬过来。

我们平时在欣赏歌曲时,能明显感觉到歌曲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甚至在听同一首歌的不同演唱者演唱时,明显能够感觉到两者所表达情感的差别之处,这种差别很是细微,通过音色、强弱、力度等来体现,这就是二度创作的美妙之处,也是我们所要表达的创造美。在创造作者进行创作时,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阅历及所奉行的创作思想来进行的,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客观主义等流派,都代表了声乐表演中的几种表演风格,当然远远不只这几个流派,因为音乐家们的创造力使得声乐表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表示我们现当代的音乐正朝着综合发展的方向迈进,不同流派的思想碰撞将会促使它们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融合,就是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自由自在、丰富多彩和现实主义的尊重原创、严肃认真,除此之外,声乐表演这种艺术也更加的向大众靠拢,能够在保持其高雅性的同时为大众带来趣味性。

二、声乐表演是创造美直观的体现

从本质来说,声乐表演就是演唱,通过唱来表现出一个作品的灵魂。而要表现出灵魂,就要对歌曲赋予其自己的理解,使其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若是原封不动地对歌曲进行照抄照搬,那么留声机完全可以胜任此工作。所以说,要想不成为一个简单的留声工具,演唱者就要对歌曲进行再创造,这个创造可以是长远的,也可以是临时的。比如一个演唱家经过长时间的解读对一首歌曲完成了改编,但是在上台演出前又因为某种心境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在演唱时加入某种情感,使得歌曲呈现出异样的风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演唱者的每次登台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表演时他们随时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甚至于在演唱时就大胆改编,这就是音乐艺术独一无二的魅力,不同于绘画、雕塑等的魅力,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因此拥有永恒的无尽的生命。除了表演者个人之外,演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表演所在的地理位置、时代的变革等因素有关,这也成就了声乐表演多彩的美。对于一个表演者来说,路永远没有终点,不对音乐作品进行照搬照抄是其跨入音乐殿堂的初步,而在不断的表演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是其成为大师的标志,这个时候他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被别人用来再创作了。纵观中外声乐艺术表演家,没有一个风格雷同的,这也说明了具有个人风格的声乐表演才是创造美最直观的体现。

三、表演艺术的统一是创造美统一的体现

对于创造美来说,重点在于其创造二字,即依据作品的主体框架让演唱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发挥,从主要方面来说没有演唱的成功与否,只有是否进行了创造。在对原作品的创造中,其创作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顺其自然与大肆挥洒,这两者没有绝对的正负之分,只有纯粹的艺术表演。对于前者来说,顺其自然四字是对其最好的解释,也可以说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唱,顺着自然、顺着本心走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在创作时不用刻意的去思考某个音节音调的改变,想到什么就随笔写下就可以,又如在发声中,不必用过大或过小的音量来表现善恶情仇,而是演唱家自然发出来的声音,往往最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与我国的思想家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而治在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处。

有平和就有狂暴、有黑夜就会有光明、有自然就会有夸张,这是对声乐艺术中两种创造美的最好诠释。音乐美学这种精神财富,是不应该受到约束的,所以能用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改动,也能用夸张的方式对其更改,将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放大再表现出来。夸张美的应用在西方的声乐作品中较为常见,如音乐剧中常见的通过男高音来弘扬喜剧所要表现的讽刺、赞美等思想,再以低沉的音调收尾,让听众产生无尽的遐思,通过这种音调上的强弱控制来表现夸张美这种艺术形式。

四、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能让人陷入无限遐想的艺术,是可以灵活变通的,演唱一首曲子也是如此,不同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对于同一首歌曲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而由此进行的再创造也是促进音乐发展的基础。本文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创造美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为声乐表演的发展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鄢丽娟.美学情境中的现代民族声乐审读——兼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J].湖南社会科学,2012(02).

[2]曲洪启,何艳霞.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创造[J].艺术评论,2013(06).

猜你喜欢
创造美再创造表演艺术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广告翻译探微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