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7-08-17 16:24王震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师生关系初中数学

王震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只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在解题时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识,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方式,才能够将数学问题正确地解答出来。可见,要学好数学,具备解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关键。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解题能力 师生关系 策略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老师多有一种崇拜与敬畏的情绪。而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学习数学都是忌惮于老师的权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也不敢主动向老师请教。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过于严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一种号令如山的形象,使学生不敢于老师过多的交流,师生之间保持着较远的距离。正是由于存在以上这些现象,导致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更不利于其解题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贪玩是学生的天性,而且由于中学生处在叛逆期,自制力不强,因此在学习上容易出现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课后也没能及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教学知识,而有的则没有能够掌握,课后也不注意补习,因此,数学成绩不够理想。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往往使得数学教学进度受阻,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3 机械性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乡镇、农村的中学,由于师资、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式也多是听老师讲解然后做习题,这是一种机械式的记忆方法,对于学习数学而言,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解题能力。正是由于这种机械式的记忆方法,导致许多学生都只掌握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毫无帮助的[2]。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对策

1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需要师生的互动与配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有效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而言,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初中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初中生多喜欢听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和句子,老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点,用轻松、幽默的言语来进行数学教学,与学生们沟通和交流,这样能够环节学生们的心理负担。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够主动,教师就应该多利用鼓励性的话语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与解题能力。

2 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色彩丰富、外观漂亮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拓展选择那些符合初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内容,这样既便于初中生理解,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多选择一些简练与实用的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们理解与使用。此外,还应该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3 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方式不利于初中生学习数学,更不利于其解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必须将初中生的特点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初中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播放语音、短片来进行相关教学,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前,老师首先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且用初中生能够理解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们在脑海中对于有相关知识建立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有利于初中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课件可以设计成一张精美的教学图片然后下边附上一小段关于某一数学知识的故事,图文结合,老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其展开合理的想象,提升解题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学生解题的能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解题能力是运用数学知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仅仅依靠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是很难提高的。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的积极性,提升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秀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知识文库,2015,(2):38.

[2]陈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16):39.

[3]路国宾.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15,(8):116-117.

[4]何步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14):18.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师生关系初中数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