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的现状分析

2017-08-17 10:15金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活动

金晶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活动占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的比重较大,对学生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的培养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体现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层次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开展学生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29-02

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学生凝聚力、培养创造力和培养良好思想素养的有效方法。开展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不仅对高职院校建设文化校园具有推动作用,还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巩固理论水平,提升操作技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的方式方法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专业性比较强,较其他大学在专业划分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搞好学生活动,使其满足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就必须要紧贴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区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组织。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可以由学校各院系或有关部门牵头组织

学校各院系和有关部门在组织活动前要安排专门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负责牵头,在活动筹划上突出学生专业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例如,由学校领导或者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等进行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各个专业学生与厂商的工作交流,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并能使学生加深对企业、厂商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整体认知。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可以依托学校社团进行组织

学校的社团组织一般是在学校监管下由学生自发组织,其主要特点是群众参与性高,开展的活动受欢迎,比较接地气。由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筹划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从现实效果来看,学校社团组织的学生活动也是拥护度最高、执行力最好的。

(三)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可以由学生自发进行组织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他们会自发的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开展活动,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掘个人潜能,因此学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学生活动,必要时应当给予经费、时间、场所等方面的保障。比如,成立个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定期开展讨论交流和小评比,这要既锻炼了学生们在自身能力素质,又有利于培养职业素养。

(四)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机进行组织

在筹划第二课堂的过程中,要合理制定计划,找准目标、区分重点,要积极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节日文化节目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望。在设计学生活动是,应当区分层次,给每名学生定好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开展学生活动的方法是多是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人才,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必须把握住几个重点,即:要广泛发动群众,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组织活动要紧贴高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基础;要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活动的现状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具有青春活动,对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是比较反感的,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期望值比较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活动开展的质量与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一些学生活动的组织中,监督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定位不准,界限不清晰,有的老师对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的去组织活动,凡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甚至有的老师直接自己组织,学生都是参与者。这样的情况不仅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想、积极性降低、消极应付。

(二)组织活动时不能做到合理分工

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分工不细致、定责不清楚的问题,致使学生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給自身工作定位,不清楚自己需要干些什么,活动的组织者总是以命令的态度来强迫学生执行,从而导致学生消极抵抗,极大的影响了学生活动的效果。

(三)学生活动缺乏合理定位和层次区分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校里的各种社团也越来越多,参与人数日益增多,但这些社团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求“多”而不求“精”,对迎合学生喜好的活动组织的多,起到教育学生、锻炼能力作用的活动组织少,这就导致表面上看活动很丰富,但缺乏质量层次。其原因在于学校老师和各个社团领导者对学生活动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对学生活动开展的选材、定位不到位,为了拉拢人气而选择大家喜欢的文体活动,但对于能够与学生职业特点相结合的活动关注度不高,最后导致活动组织之后没有任何实际教育和锻炼学生的作用。

(四)学校对学生活动开展的各项保障还不到位

学生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费、场所和时间上的保障存在困难。学校在组织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的经费支持还比较少,不能真正满足开展活动的需求。另外,学校各种社团组织学生活动时也需要经费,其来源主要是靠入会费的缴纳来筹划,个别社团可能在一些校外单位拉到少数赞助,但这也远远不能满足开展学生活动所需经费。在学生活动开展的场地问题上,一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多,场地受限,资源比较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为了更好维护场地不受破坏,出台了很多限制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活动开展。另外,由于学生之间的专业课程不一样,致使一些学生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不能顺利参加活动。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对策

(一)要充分把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融入进来

要培养高素质的高职学生,就必须要提升其职业素养,培养其专业特长,因此设计活动时要具有针对性,看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在组织文化演出过程中,学生编排的节目可以与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相结合,提前扮演角色,提前熟悉情况。另外,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在组织活动中应当根据每个学生性格特点的不同而区分角色,从而达到发掘潜力、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不是单单靠课堂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点滴积累和培养。因此,学校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分任务压担子,多鼓励多帮助,整个活动的筹划、实施和总结的全过程均合理分工给各个学生,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并能在点滴积累中提升能力素质。

(三)搞好各项保障

首先,学校要解决学生活动的经费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经费用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以单位的名义帮助学校社团拓宽筹措经费的渠道,同时还可以把学生活动与商家广告结合起来,以提升品牌效益。其次,在场地上要配备基本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并解决利用效率问题。学校要根据学校各个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好场所使用计划,把体育馆、礼堂、田径场等场所充分利用起来,既提高利用效率,又不打乱仗。第三,在组织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安排,特别是一些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尽可能安排在课余时间,如果进行规模较大的学生活动,学校可以进行干预,并适当调整课程安排。

参考文献:

[1]陈前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保障体系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02).

[2]陈寿才,周蕾.高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集体经济,2009(25).

[3]魏彤.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策划[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