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2017-08-17 20:39罗云
魅力中国 2017年32期
关键词:连续性现象情绪

罗云

摘要:现今的中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整天只知道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对于历史这种学科完全不重视,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这种心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厌学心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职责之一。

关键词:初中历史厌学情绪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学生态度端正,还是会认真学习的。但是如果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厌学情绪,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厌学情绪会让学生厌烦一切与这个学科相关的东西,基本上不听讲也不做作业,这样无疑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来说是没有一丁点好处的。因此,对于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历史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地开导这些学生,逐步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来,避免厌学情绪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一、学生对历史学科厌烦的特点

1 普遍性。只要有学习的地方就存在厌学现象,只不过发生的时期、延续的时间、严重的程度各不相同。

2 连续性。(1)知识的连续性。历史知识往往环环相扣,知识的连续性决定了厌学现象的连续性。如不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就不易认识唐朝的兴盛对其失败经验的借鉴,对唐太宗的认识及评价就不会深刻和公允。(2)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连续性。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如更换教师,不同教师在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这也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3)不良学习态度的“雪球”效应。厌学这种心理障碍行为得不到及时控制,不但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其人格发展上的种种危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 反复性。对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高的那部分学生而言,学习的困难,学习中的心理波动是会经常出现的,即使有所纠正,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水平和状态,一段时间后类似情形仍然会出现。

4 隐蔽性。(1)从检测结果看,有些学生的厌学表现并不能从几次测试的成绩中看出来,因为测试试题并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反而会掩盖学生在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厌学行为,这一情况往往易被我们教师忽视。(2)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隐性厌学的诱发因素,如果教师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发现并加以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学。

5 可干预性。初中学生厌学,一般都是可以干预并控制的。如果学生在出现学习困难、产生畏惧心理之前,家长和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厌学情绪的产生是可以避免的。

二、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1 环境的影响。学生内部以及学校周边人群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软环境,在他们中间,亚文化的传播极快,个人劣性的另一面充分表露出来并深深地影响着同伴,校内外出现的违纪、违法等事往往都与他们有关。我认为,对那些具有消极影响的小群体,应当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促使其转化;对极少数具有破坏性影响的小群体应采取措施,坚决地、彻底地予以取消和瓦解。

2 教师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厌学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听不懂。听不懂可能是学生的基础问题,但也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不当的现象。如吃不透教材,拔高教学要求,知识出现程序的混乱,甚至出现逻辑性错误;不仔细研究教法,课堂呆板、生硬;教育思想陈旧,一讲到底,搞满堂灌;情绪急躁,对学生“恨铁不成钢”……要减少或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将每个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中。

3 认知规律的制约。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新的知识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时,在学生的内心将产生一种积极的欲望,希望通过主观的努力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但是,若由新知引发的认知冲突超出了學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程度,学生经过多次的努力后仍不能达成新的认知协调,学困现象便发生了。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导人新知识时,要选择好时机,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新知识的导入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对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在教学中应适当地放低起点、放缓节奏,让学生有逐步消化吸收的机会。

4 习惯的因袭。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则对学习起阻碍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学习困难,进而诱发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否定,减少其出现机会,直至杜绝为止;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厌学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不能回避并与学习过程并存的现象,关注这一现象,研究相应的策略,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浅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2014年2期

2.臧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2009年4期

3.朱文锋陆军,《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2011年20期

猜你喜欢
连续性现象情绪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连续性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