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想象读出精彩

2017-08-26 16:51张玲余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山寺星辰评析

张玲 余琴

【教材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笔调、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了解李白,读懂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去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感受他那奇妙的想象力。说说你们对李白的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

人,才华横溢,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句。

师:据资料记载,李白写的诗流传至今的就有900多首,他也被世人称为“诗仙”。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题目是《夜宿山寺》。这个课题可不好读哦!里面藏着两个生字。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夜宿山寺。

师:“宿”和“寺”都是平舌音,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你知道“宿”是什么意思吗?

生:“住宿”的意思。

师:非常正确,(指着课题)

诗人李白在课题中不但告诉了我们写这首诗的地点是——

生:山寺。

师:还告诉了我们,这首诗写的时间是——

生:夜晚。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生:李白晚上住在山上的一个寺庙里。

师:带着理解再次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评析:这个课题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在教学“宿”“寺”两个生字时,分三步走,先拼读字音,再出示词语,接着理解字义,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不但把诗题读准了,还把诗题读懂了。】

二、一读古诗,读通诗句

师:(出示古诗,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古诗,再读给同桌听,然后向我推荐。

(生1读)

师:你把古诗读得很正确。

(生2读)

师:你不但把古诗读对了,而且还读出了古诗的节奏。通常情况下,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这样读才好听呢!让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我读前面两个字,你们读后面的三个字,准备开始。

(师生配合读)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好像看到了一座很高很高的楼。

生2:我仿佛看到了星星就在眼前。

师:孩子们,你们可真会读诗呀!

【评析: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此处巧妙地渗透五言诗的节奏划分,通过出示停顿符号、师生配合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二读古诗,读懂诗句

(师出示第一句诗,指名读。)

师:这句诗中藏着一个生字——危。(出示词卡)

生:(读)危楼。

师:那你知道“危”是什么意思吗?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危”的籀文,上面是个“人”,下面部分代表山崖。通过观察字形,我们了解到“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身居险境。所以诗中这个“危”字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师:那么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楼之高呢?请用直线把相关的词画出来。你画了哪个词?

生:高百尺。

师:百尺差不多就是10层楼那么高。10层楼在我们现在不算很高,但是呀,在古代那可真算得上是高楼啦!在唐朝,普通老百姓住的是这样的平房或者是茅草屋,(出示圖片)这就是李白登上的高楼,(出示图片)再加上这么高的楼还矗立在一座高山上,如果你站在上面,你是什么感觉呀!

生:楼好高呀!有点害怕,感觉自己要掉下来了。

师:来,登上高楼,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诗句。

生:危楼高百尺。

师:在《赠汪伦》中有一句诗也用到了“尺”——“桃花潭水深千尺”,表示潭水很深。李白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叫《望庐山瀑布》,诗描写了庐山瀑布非常壮观。当中有这样一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你知道这里的“三千尺”是表示什么吗?

生:瀑布很长。

师:是呀,说明瀑布很长很长。

【评析: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多种形式随文识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字理识字“危”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高”,出示的图片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楼之高,又相机拓展李白带有“尺”字的诗句,达到了识字与诗意理解的紧密结合。】

师:你还从哪里看出了楼之高呢?

生:手可摘星辰。

师:(出示词卡“星辰”)谁能当当小老师读准这个词呢?

生:星辰,“星”是后鼻音,“辰”是前鼻音。

师:读得真标准,注意点也提到了,谢谢你的提醒。同学们看着这个“辰”,你想到了哪个字?

生:早晨的“晨”。

师:“辰”和“晨”这两个字不但读音一样,长得也很像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它

们吗?

生:上面一个“日”,就是“晨”;“日”字不见了,就是“辰”。

师:真是一个好办法。(出示满天的星星的图片)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真想把星星摘下来呀!

师:啊呀!你们和李白想到一块儿去了。他也想——

生:摘星辰。

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是诗人此时却觉得很容易。读一读这句诗吧!你从诗句中的哪个字感受到摘星辰很轻松呢?

生:我从“可”字中感受到了摘星辰很容易。

师:是的,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你说这楼高不高呀?请你读出轻而易举。

(生读)

师:看着你们读得那么起

劲,我也想来试试。我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如果你觉得我读得还不错,就给我点掌声,好吗?

(师读,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你们的掌声让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刚才是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做着动作来读的。你們也可以这样来读,和自己的同桌一起试试吧!

【评析:在“手可摘星辰”诗句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了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看着星星想象说话,从而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抓住一个“可”字,读出摘星辰的容易,从而突出楼之高。再通过教师自己的范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的诵读,增加了古诗学习的

情趣。】

师: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该跟你们一样,闭上眼睛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生:不敢高声语。

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敢大声说话。

师: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生:恐惊天上人。

师:站在楼上说话都会惊扰到天上的神仙,你们说这楼怎么样啊?

生:高。

师:怎么读这两句才不会惊扰到天上人呢?

生:(轻轻地读)恐惊天上人。

师:你来猜猜,此时此刻,神仙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1:可能在睡觉。

生2:可能在弹琴。

师:你能看着图片,进行大胆想象,改编诗句吗?

生1:不敢高声语,恐惊月宫仙。

生2:不敢高声语,恐惊嫦娥舞。

生3:不敢高声语,恐惊玉兔眠。

师:你们真是富有奇思妙想的小诗人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不但体现了楼之高,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一个亮点,先通过追问为什么“不敢高声语”从而引出“恐惊天上人”这句诗,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再次感受到楼之高。接着让学生猜猜天上的神仙都在干什么,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大门,并且指导读好这两句诗。最后在图片的帮助下,让学生做了一回小诗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四、三读古诗,读出诗韵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登上高山,登上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一起站在高楼之上齐读这首著名的古诗。

(生齐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借助板书,一起来背诵古诗。

(生齐背古诗)

师:诗不但可以读,可以诵,还可以唱呢!(播放吟唱)好听吗?再听一遍,跟着吟唱。

【评析:回顾全诗内容,体会想象之妙。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全诗的目的。吟唱全诗,又一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五、指导写字,课外延伸

师:又到了写字时间了,今天要写的生字有三个。先来看“危”,请仔细观察,说说这个字在写的时候,哪个笔画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注意里面的是横折钩。

师: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现在请你自己

在书上写一写,写字姿势要

注意。

师:“惊”和“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我们以“敢”字为例,听听电脑老师教我们写好字的秘诀吧。

(师播放微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敢”这个字呢?“敢”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在写之前,先要做到“三看”: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敢”字的左边部分比右边部分略宽,左低右高,反文旁的“撇”穿插到“横”的下面,“竖撇”穿插到“提”的下面。下面,我们来当当小评判,评一评这几个“敢”字哪儿写得不够好。)

(师课件出示四个“敢”字)

生:第一个字左边太宽了。

生:第二个字左右等高了。

生:第三个字左右分得太开,没有注意穿插。

生:只有第四个字注意到了宽窄、高低、穿插,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大家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认真地写一写吧!

(生写字展示,师评价。)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感受了楼之高,同时也感受了大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把这首诗誊抄下来,也可以把诗画下来。下课!

【总评】

二年级学生学习古诗,重点是读好、读懂、积累诗句,适度体会古诗的意境、韵味。张老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夸张的想象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字词教学,落到实处。这首古诗共有六个生字,在读音上存在难度的是平舌音:宿、寺;前后鼻音:辰、惊。所以教师在解题、读题上下功夫,不厌其烦地纠正学生的读音,反复诵读。通过观察籀文字形,形象地使学生明白了“危”字在古今意思上的不同。在教学“辰”字时,拓展了同部件的“晨”字,让学生能掌握同部件同韵母的字。在写字指导上也颇有亮点,借助微课指导写好“敢”字,通过观察、比较框架结构,讲清注意点,抓住关键笔画,再让学生自己来书写,指导细致入微。

2.紧扣诗眼“危”,读中悟情。教学中紧紧围绕“危”来教学,从诗中找出体现“危”的诗句,并一句句品味、感悟。在理解“百尺”时,以古代的平房与高山上的寺庙作对比,让学生感悟危楼之高,进而拓展了“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诗句来理解虚指与夸张的写法,让学生有所得。在讲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时,拓展了“天上的神仙可能在做什么?”这一问题,以此来渗透想象的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同桌读、齐读、想象动作读和看图诵读等,通过朗读的方式逐句来进行品味,读中有情,读中有悟,读出了古诗独有的韵味。

3.大胆想象,学习创编。张老师紧紧抓住了“想象”这个点,大胆创新,重视语用,让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歌创编的殿堂。提供充足的素材“嫦娥”“玉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师富有引导性的语言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于是“恐惊嫦娥舞”“恐惊玉兔眠”等优美的诗句从学生的口中说出,给我们大大的惊喜。原来二年级的孩子也会创作古诗,原来古诗课堂也可如此有趣。

(作者单位:浙江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山寺星辰评析
月夜星辰
奶奶跳舞
散乱星辰
在山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夜宿山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wareness Among ESL Teachers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