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素养缺失分析及解决之道

2017-08-26 21:27易怀茂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素养农村学校

易怀茂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等教育理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很多时候这些理念的内涵却被无端扩大和曲解:“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说法此起彼伏,舆论也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对学生只能说好,不准说“不”。一夜之间,“师道尊严”渐渐有被“生道尊严”替代的倾向。

一、农村学生素养缺失现状

在教师的“放任”下,一些农村学生也在悄然“演变”,他们原本具有的朴实、厚道等品格也慢慢消失,素质教育也几乎沦为空话。甚至农村学校原有的“本色”也在丢失。

1.思想品德的缺失。现在的不少农村小学生身上,农村孩子特有的纯朴、厚道等品格很难找到,还有些对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几乎没有很好理解。

2.知识能力的缺失。社会崇尚物质享受的风气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孩子的影响、渗透已非同一般,使得他们不仅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好,而且也丧失了对大自然的认識,缺乏生活实践体验。他们甚至连大米从何而来都不知道,经常会闹出把小麦当成韭菜的笑话,至于二十四节气的各节气该种什么农作物更是一片茫然。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铜做不得铜,铁做不得铁”,“不能成龙,就连成虫都是懒虫、腐虫、无用之虫”。

3.抗压能力及体能的缺失。当今不少农村孩子正逐渐丧失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美德,经常是挨了教师一两句批评就掉眼泪,甚至赌气不上学,遇到一些挫折不能承受。体育课上,小跑几十米就昏倒甚至猝死的事例也不鲜见,这种状况,在之前的农村孩子身上是无法想象的。

二、产生素养缺失的根源

现今的农村孩子存在的上述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诸多法律规定: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义务教育阶段也不能开除学生。教师一度困惑和彷徨,对学生的过错听之任之,导致纯粹的“赏识教育”产生副作用。此外,社会上有苛求“教师是万能的”倾向,致使教师压力过大,间接地影响他们教育学生的方式与态度,孩子也容易与教师发生矛盾。

2.家庭原因。现在农村孩子的家庭条件也越来越好,都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掌上的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长辈们也满足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无理要求,使得他们也有了不劳而获的思想,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撒谎、欺骗。

3.教师原因。受到当今教育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导致现在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比较放任。但是教师自身也有原因,不少教师甚至忘记了教书育人的天职,一心只想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功利心严重,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素养、道德素养的修炼和追求。

三、解决素养缺失的途径

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担负起为孩子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养成教育成为常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要想学生知礼、守礼,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更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小学低中年级应从最基本的习惯、礼节学起、做起,如让他们学习《增广贤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朱子家训》及民间的《教儿经》《教女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不仅要理解其义,而且最终要达到自觉运用的目的。高年级学生要熟读《论语》《道德经》《菜根谭》等,以陶冶其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2.让实践活动丰富多采。国家编写的教材以及校本教材固然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对提高农村学生素养有积极作用,但结合实践活动则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农村学校可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城市学校里较为普遍的“少先队活动”“校园广播站”“模拟法庭”等都值得借鉴。现今有些农村学校还有不少闲置的土地,可开辟出来搞种植或养殖,让学生自主打理。这样,使学生既劳逸结合又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获得知识,又能锻炼体能;既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勤劳奋进的传统美德,更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3.让体能训练落到实处。“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农村学校要积极开展“两操一舞”“体育大课间”“阳光运动一小时”等活动,真正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总之,面对眼下农村学校学生素养缺失的现象,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认真引导、教育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将先进的育人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学生,才能把农村学校缺失的东西找寻回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涌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素养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学校推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