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差异前置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7-08-26 09:50朱帮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骨精前置儿童

朱帮

语文课程标准是固定且程式化的,教师面对的学生则是灵动、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认知风格特点等因素,如果老师的讲解与新知传授与学生的期待视野有相似之处,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因此,不同认知风格的儿童需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一、前置性学习——蓄势待放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学习。”笔者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前置性作业,其内容涵盖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让学生尝试完成。《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课前,笔者设计以下前置性学习单:“你心目中的妖是怎样的;白骨精三次变成什么,孙悟空是怎么打的,选择文中词语填写表格;你觉得课文中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或写错;你还有什么问题。”前两题为“独立型”孩子准备的跳跃性学习任务,给这类孩子留下思考与拓展的空间,后两题则是倾向“依存型”孩子的程序化学习任务,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

“我听见,我忘记;我看见,我记得;我实践,我牢记。”有主动的学习与深入的思考,学生的预习才实实在在,有的放矢,才能避免语文课堂中重复孩子的已有认知。

二、课堂活动——百花齐放

四成的孩子喜欢“听觉型”认知方式,七成的学生更喜欢“视觉型”认知方式。儿童非常享受通过个人努力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阅读,自我提升,教师则需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学习场。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开放学习环境,多运用教具学具,在角色扮演中发展儿童思维。《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两个教学活动:总结学生关于妖的认识,制作“妖之名片”,再让学生以此为线索寻找教材中字里行间渗透的“妖”;由学生的问题发现小说这种题材的写作技巧。比如,有学生问:“孙悟空为什么不是一棒打死白骨精而要打三次;为什么第三次白骨精不继续跑;唐僧这个人物是不是显得多余……”这些问题让同学们再次陷入思考之中,最终提炼出小说 “一波三折”的特点与“侧面烘托”的习作技巧。这正是 “基于学生、高于学生”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把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向最近发展区推进。

每個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关注他。如果我们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学生学习单反馈与展示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反思型认知风格的孩子思维缜密性培养,也有利于内向、担心出错而不愿意发言的孩子积极地展示自己。学生学习成果的课堂展示,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能力的提升,是解决学习内驱力、满足学生成就感的最佳途径之一。孩子反馈前测性作业的同时,也给予凭直觉来获取信息的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孩子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孩子思维非常活跃,欠缺深思熟虑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份时间还给他们,他们绝对会给我们惊喜。拉·布鲁意叶说:“有两件完全相反的东西在同样地左右着我们,即习惯与新奇。”这种前测性学习单的展示正给了这部分孩子充足的时间去观看其他同学富有条理性的回答,也让他们有时间准备组织自己的语言,进一步挖掘潜能。

三、课外作业——迎风开放

作业是课堂教学链条的重要一环,对巩固学生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查漏补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自我认知风格的学生喜欢独自完成任务,设计作业时,应设计让其发表独立见解的作业及其他可以独立完成的作业;结伴完成型的孩子适合完成两到三人合作的作业;团队合作型孩子乐于作为团队的一员参加活动或完成任务,喜欢和集体在一起。这类孩子的作业应以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等作业,引导他们合理分工,互动学习。

《三打白骨精》一文的作业设计上,笔者分析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中提出的问题,发现孩子对《三打白骨精》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便以此为引子,让同学们去阅读《西游记》这本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伴分享。这样的作业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让他们乐于完成。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关系,教师应根据班级整体认知风格类型设计教学前测,在更大面积上提升儿童认知能力,也要针对每个儿童的个性,考虑个体差异的应对策略,弥补儿童认知风格的差异。诚然,教师可能还不会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化交流,但是教师只要有这种意识并坚持下去,教学一定能达到另一番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行小学)

猜你喜欢
白骨精前置儿童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