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感悟遣词造句的艺术美

2017-08-26 12:56王苏芹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刘伯承词句将军

王苏芹

词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明白词句释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感悟语文遣词造句的艺术美。比较教学是词语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指对比两个相似的词语,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掌握文本特点,领悟作者用词的巧妙之处。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鉴赏词语,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入字里行间,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调换近义词语后与原文比较

在赏析文章词句时,用近义词替代原来的用词,诵读分析,在比较中体会词语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感情。

例如教学《五月槐花》一课,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中的遣词造句值得细细揣摩。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精妙,笔者采用调换词语的方式,请学生先朗读第一段,之后说一说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找出了很多词语,比如玉雕的圆球、白生生、喜盈盈、香喷喷、白茫茫。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一段的最后两句,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提到了这两句话中的三个词语写得好,大家想一下可以用相似的词语替换吗?”学生纷纷给出答案,有的说:“可以用‘白如雪替代‘白生生,用‘幸福替代‘喜盈盈。”有的说:“可以用‘白花花替代‘白生生,用‘飘香十里来替换‘香喷喷。”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发言,表扬大家提出的词语都很有文采,然后将替换的词语带入文章诵读,与原文比较,然后说一说感受。有的学生说:“原文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因为这三个词语都是叠词,句式整齐,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整齐的韵律之美。大家再看一下,‘白花花和‘白生生哪个更好呢?”对于这两个词,学生觉得意思差不多,于是笔者及时引导:“两个词都是叠词,形式相同,这时我们可以从二者的意义入手,‘白花花也能体现槐花的雪白,但‘白生生除了体现这层意思之外,还能让人感到自然生动的美。”学生听了恍然大悟。

二、删去辅助性词句后与原文比较

删去辅助性词句是指将文章中的某一词句去除后与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前后的表达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副词、形容词等辅助性词语。

例如,在讲《军神》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刘伯承将军的“军神”精神,笔者首先介绍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能体现刘伯承将军是一位真正的军人和军神的词语。学生找到了描写刘伯承将军就诊时、手术中、手术后的一系列动作神态的词语,如“平静”“抓破床单”“一声不吭”“青筋暴起”“勉强微笑”等,笔者及时肯定:“大家都找得非常好。这些词语主要是形容词和动词,直接描写刘伯承将军的动作和神态,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能间接体现刘伯承将军坚毅不屈的精神,大家能不能找出来呢?”于是学生再次重读课文仔细搜寻,发现了“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这一句中的“居然”一词,以及“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一句中的“真”字用得十分到位。笔者让学生将这两个词去掉后再读这两句话,并谈谈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这类词语的作用是增强感情色彩。具体来看,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一种惊讶、难以置信之感,通过反差突出刘伯承将军的伟大。

三、去掉修辞后与原文比较

赏析带有修辞的词句是阅读中一项重要内容。修辞的作用通常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去掉修辞语言就会平实化,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就能发现使用修辞给文章表达带来的生动之处。

例如,《九寨沟》是一篇描绘我国大美河山的文章,文字优美,作者很善用修辞来描写美景。在讲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去掉修辞的方式赏析文章。请学生读完文章后找出文中使用了修辞的词句,并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去掉修辞,用平实的语言描述出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有的学生说:“‘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这一句,去掉修辞后就是‘大大小小的湖泊,晶莹透亮,分布在五彩斑斓的蜿蜒的沟谷中。”有的学生说:“‘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这一句可以将‘白练腾空‘银花四溅改为‘水流自上而下激起雪白的水花,四处飞溅。”学生通过比较去掉修辞的改写与带有修辞的原句,很容易发现有修辞的句子不仅整体上给人一种优美的感觉,而且更加简洁,借助修辞手法简短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內涵,如仅通过“白练”便凸显了瀑布的雪白颜色以及水流柔软的特点。除此之外,修辞手法还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使整个句子更加生动。

总而言之,比较教学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养成探究性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遣词造句,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刘伯承词句将军
我家的“将军”
将军
将军驾到
将军完婚
刘伯承治校三法
刘伯承带兵思想探讨
刘伯承过许昌
刘伯承倡导的训令式指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