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优秀男子自由泳运动员杨金潼个性化体能诊断与训练的实证研究

2017-08-27 02:18何建龙刘钦龙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竞技专项

何建龙,刘钦龙



对中国优秀男子自由泳运动员杨金潼个性化体能诊断与训练的实证研究

何建龙,刘钦龙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天津,300074。

根据现代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自由泳的专项特点,对我国优秀青年运动员杨金潼进行了个性化体能诊断,通过对FMS、Y-Balance、专项能力、专项成绩等方面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杨金潼左右上肢的灵活性存在不对称,右下肢后群肌肉柔韧性相对较差,右侧肩关节和左侧髋关节的稳定性偏弱。我们在明确杨金潼的训练初始竞技能力和薄弱环节后,根据诊断结果和比赛安排为其设计了12周的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并且将训练划分为基础能力训练期、ESD能量代谢期、爆发力训练期和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期4个阶段。在本研究训练结束时对杨金潼重新进行了各项体能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杨金潼的薄弱环节得到改善,同时速度、爆发力和专项耐力均得到显著提高。运动员在本研究结束后参加世界青年游泳冠军赛,在800m和400m自由泳比赛中获得1金1银的佳绩,且均创个人最好成绩,专项成绩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自由泳;杨金潼;个性化体能诊断;针对性体能训练

自由泳对运动员的身体的灵活性、肌肉耐力、平衡性、对称性等在4种泳姿中的要求是最高的[1]。目前国内较为优秀的中长距离自由泳选手较少,杨金潼作为当前国内后孙杨时代最优秀的青年运动员之一,从今年4月份的冠军赛开始,连创佳绩,很有希望在东京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以2022年东京奥运会为目标提供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此运动员应予以重点关注。为进一步取得突破,在新赛季开始之前,我们对杨金潼进行了个性化的体能诊断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希望借助当今先进的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帮助其全面提高体能水平,为后续的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家游泳队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杨金潼,运动员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杨金潼基本信息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万方和中国知网等国内权威期刊数据库中,以“自由泳”、“体能诊断”、“体能训练”等关键词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并将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纳、整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选取多名体能训练专家、一线体能教练员、游泳教练员作为访谈对象,获得了自由泳专项体能特征指标及竞技能力评价标准。

1.2.3 实验法

(1)体能诊断与评价手段

①FMS测试。FMS 测试包括直臂深蹲、单腿过栏架、前后分腿蹲、主动直膝抬腿、肩部灵活性、转动稳定性、躯干稳定性俯撑等动作等7个动作,通过此测试可以分析运动员不同身体环节的损伤风险。每一动作的得分为0—3分,满分为21分,0分为测试时疼痛。

②Y-Balance测试。此测试针对人体的神经控制能力、本体感觉、肢体活动范围、力量和平衡进行较为精准的量化。测试要求运动员的两侧上、下肢分别在单腿站立和俯卧撑姿势下,在测试仪上沿“Y”字型的3个方向均进行3次触够,取最好成绩。

③专项能力测试。专项能力测试由8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静息心率、3分钟俯卧撑测试、3分钟引体向上测试、卧推1RM值、铁片拉力最大功率测试、CMJ、25m自由泳速率游、2 000m自由泳强度节奏游[3]。此测试用来反映杨金潼专项所需的各种能力情况,与竞技能力直接相关。

④运动成绩测试。为检验本次实证性研究的最终成果,我们将以杨金潼在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和全国锦标赛的成绩表现作为参照点,完善训练细节,使以后每一阶段的训练更加符合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特点。

(2)训练方案。本研究持续了12周,每周包括两次综合体能训练课,经历了4个训练阶段,并按每个阶段的不同目的设计了不同训练内容,丰富了训练实践。

(3)注意事项。一切科学、完善的训练系统均是建立在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训练中尤其要重视伤病的预防,以积极主动地态度保护运动员。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从统计学上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能训练周期的划分

训练前通过FMS 测试(见表2)和Y-Balance测试(见表3)发现,杨金潼的右肩和下背部有明显疼痛,Y-Balance测试时两侧上肢差值达到16.7 cm,一般认为差值超过6 cm,说明运动员左右侧肩关节活动度存在显著差异。由表3可知,杨金潼的左右上肢的灵活性存在不对称,右下肢后群肌肉柔韧性相对较差,右侧肩关节灵活性差,左侧髋关节的稳定性弱,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注重肩背部的放松、牵拉和双腿下肢后群肌肉的对称性练习。在训练前,将杨金潼的各种专项素质测试指标和上一次全国大赛的专项成绩,作为初始值。

表2 训练前FMS测试得分

表3 训练前Y平衡性测试长度

我们在明确杨金潼的训练初始竞技能力和薄弱环节后,根据诊断结果和比赛安排为其设计了12周的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共分为4个阶段(见表4),第1阶段是基础力量训练期,为期4周,主要降低杨金潼的下背部和肩关节的伤病风险,解决左右侧上肢的灵活性不对称问题,提高神经肌肉的募集能力,增加基础力量负荷强度;第2个阶段是ESD能量代谢训练期,时间为4周,在前期基础上着重提高杨金潼的肌肉耐力水平,根据中长距离自由泳对肌肉耐力需求较高的运动专项特征,通过HIIT、Tabata等训练手段强化血液循环、呼吸和运动等系统的协同作用;第3个阶段是爆发力训练期,时间为2周,主要提高杨金潼完成动作时的瞬时速度,激活上一阶段的专项肌群,使前两个阶段获得的力量素质向专项能力转化,为中长距离自由泳水上训练打好基础;第4个阶段是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期,时间为2周,训练内容主要为小负荷、快速整体性复合式用力的游泳专项动作模仿,如弹力带打腿、铁片拉力、keiser抱水等动作,为比赛做好准备[2]。

表4 本研究阶段杨金潼的体能训练方案

2.2 体能训练方案的制定

在经过了前面的测试和诊断后,我们根据杨金潼现阶段身体素质的基本情况和每个训练周期的主要目标,为其制定了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案。

2.2.1 基础力量训练期体能训练方案 基础力量训练期目的是提高杨金潼身体环节的主要发力肌群的力量素质,改善下肢柔韧性、提高躯干部位稳定性,强化肩带和核心区肌群力量,降低损伤风险,为后期训练做好准备。本阶段每周安排2 次体能训练课,采用“IHP 双重混合式训练模式”,即大肌肉群和功能性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动作6组,每组6次,负荷递增。每次训练后,要对杨金潼的薄弱环节进行灵活性和纠正性练习,并使用泡沫滚压,提高肌肉的延展性。

2.2.2 ESD能量代谢期体能训练方案 此阶段的训练将以有氧为主,心率控制在132—150次/min(中低强度有氧)和162—174次/min(高强度有氧)。主要任务是增加心力贮备,提高混合强度转换时的肌肉有氧和无氧耐力能力。采用的手段主要有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法、Tabata循环训练法以及一般性的有氧水中抗阻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运动员心肺系统的能力和骨骼肌系统的耐力因子,并促进陆上力量训练的实效向水中的专项力量转化。

2.2.3 爆发力训练期的体能训练方案 爆发力训练期主要任务是提高杨金潼一次性动作的爆发力水平,与上一阶段衔接,使力量素质得到唤醒和激活。本阶段每周安排2次体能训练课,均以数量少且30%—50%1RM的负荷为主,要求全身均衡快速收缩发力,每个动作完成4组,每组完成4—5次,每个动作完成后休息3min;爆发力练习后尤其要进行泡沫轴的恢复再生性练习,提高其肌肉的恢复能力。

2.2.4 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期的体能训练方案 专项力量训练是在前面3个阶段完整且有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特别是力量训练的契合度而进行的训练。主要是在赛前保持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使专项化的动作模式得到加强,另外由于专项部位的肌群、结缔组织、韧带等在此阶段得到加强,因此此阶段的训练还有一定的防止伤病的作用。

2.3 体能训练效果评价

2.3.1 训练前后FMS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FMS是针对人体基本运动能力进行测评的一种较为权威的方法,这一测试通过7个动作对人体的关节灵活度、躯干稳定性、对称性。当运动员的测试总分等于或小于14分时,我们即可认定该运动员的身体基本运动能力受限,需要更加详细的查找和排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薄弱环节,以排除损伤风险。

杨金潼在本研究开始前的FMS测试中,髋关节灵活性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受限,下背部和肩关节尽管没有较为明显的伤病,但排除性测试显示杨金潼的下背部和肩关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使得最后得分仅为11分,说明其在上述部位存在较大的受伤风险。因此,我们在此阶段的训练开始后,着重对杨金潼的下背部力量和肩关节稳定性进行了强化,并且提高了其髋关节的灵活性,为后续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表5所示,杨金潼在训练后身体基本运动功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他的下背部和肩关节出现的疼痛已消除,且髋关节灵活性得到改善,使其FMS最终得分为20分,说明此时杨金潼的身体基本运动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表5 杨金潼训练前后FMS测试分数对比一览表

2.3.2 训练前后Y-Balance测试分数对比分析 如表6、表7所示,根据训练前的测试分析,我们针对杨金潼的薄弱环节通过弹力带、瑞士球、TRX、肌电刺激仪、等速肌力系统等仪器进行了单侧纠正性训练。在本研究结束后的测评显示,他的双侧上肢差值从原来的16.7cm减小到了8.5cm,并且两侧上肢和下肢向所有方向的移动距离均有提高,Y-Balance测评总分提高了10%左右。以上数据显示杨金潼肢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平衡性、对称性较训练前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其损伤发生的概率。

表6 训练前后杨金潼Y-Balance上肢测试分数对比

表7 训练前后杨金潼Y-Balance下肢测试分数对比

2.3.3 训练前后专项能力测试对比分析 由表8我们发现,经过一个系统的训练周期后,杨金潼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心血管系统上,他的静息心率由59次/min减小到51次/min,每分钟心跳减小了8次,说明他的每搏输出量增加,心力储备增强,这将为他以后各个单项中长距离自由泳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体现上肢最大力量和肌肉耐力的三项指标中,增长均较为显著,其中卧推1RM值增长12.5kg,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数量分别增长了12和29个。这三项指标中,3min俯卧撑的增长数值最为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与自由泳技术特征决定的:①俯卧撑为全身性运动,运动链动员多;②姿势为俯卧,与游泳的水中姿势相似;③与自由泳主上肢动肌群及发力方式相似,均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远固定收缩模式[4]。尤其是反应专项拉力水平的铁片拉力的最大功率由训练前的802.4W增长到训练后的1 164.2W,增幅为361.8W,功率曲线明显右移(图1),这一指标可以视为杨金潼的划水实效较训练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对于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通过减少划频,增加划水实效来维持较高速度,从而延缓疲劳使竞技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MJ数值反应的是杨金潼腿部爆发力情况,由训练前的42.7cm,增长到51.1cm,提升了8.4cm,这一数据值的增加最明显的效果是加快了他的短距离水中打腿频率,由原来的4.8s/10个动作增加到4.2s/10个动作,从而直接提高了其25m速率游的成绩,达到了11.1s,提高了0.4s,同时也表明其水中的短时间爆发力得到加强,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力量值也将随之快速增加,良好的水中基础爆发力,将会对杨金潼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而在最能够反映其中长距离能力的2 000m节奏游上,更是将成绩大幅度提高了2″42,可见本研究的相关训练内容较为符合杨金潼的个性化要求,在以后的训练中我们会着重加强他的耐乳酸能力的训练,提升杨金潼的综合竞技能力。

表8 训练前后专项能力测试数据对比

图1 杨金潼训练前后铁片拉力最大功率表现图

2.3.4 训练前后运动成绩对比 如表9所示,从3月份的冠军赛到8月底的世界青年锦标赛,杨金潼成绩稳步提升,在刚刚结束的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800m和400m自由泳项目中,分别比冠军赛时提高了1″71和1″48,均创个人最好成绩,也因此获得了1金1银的佳绩。

表9 训练前后竞赛成绩对比一览表

3 结 论

针对不同项目和个体设计的功能性体能诊断和训练方案,能够帮助杨金潼身体环节的损伤风险大大降低,身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游泳专项竞技能力,尤其是铁片拉力的最大功率实现增强,这对提高划水实效、延缓疲劳发生有较为突出的贡献。

在本实验的严格监控和科学训练下,杨金潼的400m和800m自由泳成绩都得到提高。这对于我国男子中长距自由泳运动员离备战2012年东京奥运会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林 洪.我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技、战术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6(2):34~38.

[2] 汤景之.世界级女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16(1):62~65.

[3] 何建龙.核心区力量训练对提高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155~158.

[4] 林丽雅.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史润强专项训练监控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48(1):67~69.

[5] BOYLE M. Advace in Function Training[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2, 48(1):67~69.

[6] 张明飞,郑晓鹏.竞技蛙泳制胜因素和新技术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4):71~74.

[7] 张 洁.中外优秀男子1500米自由泳运动员各50米分段时间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12~615.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ersonalized Physical Diagnosis and Training of The Elite Freestyle Swimming YANG Jin-tong in China

HE Jianlong, LIU Qinlong

Tianjin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074, China.

The personalized physical diagnosis was arranged for Yang Jin-tong, a young swimmer,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modern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estyle Swimm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FMS, Y-Balannce, specific ability and sports performanc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mobility of the Yang´s left and right upper extremities is asymmetric.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osterior muscles of the right leg is unsatisfactory. The stability of the left hip and right shoulder is weak. A 12-week personalized physical training program was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ompetition schedule the and diagnosis result. The training period was divided into 4 stages of the basic ability development period, ESD period, explosive power development period and sports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period. All the above-mentioned tests were conducted one week before the competition. The result of the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wimmer's weak point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the explosive power, speed and specific endurance have been enhanced. The swimmer entered the World Youth Swimming Championships after the study and carried off the gold medal of 800m and the silver medal 400m Freestyle Swimming. His specific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 greatly.

Freestyle swimming; YANG Jin-tong; Personalized physical diagnosis; Personalized physical training

1007―6891(2017)04―0070―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16

G861.11

A

2016-12-15

2017-07-03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竞技专项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竞技精神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花与竞技少女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