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7-08-30 04:14黄雪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黄雪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和良好的实践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在教学中寻求突破和创新,深刻领会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将小学数学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得到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主导作用的发挥,不断总结学科内容特点,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这其中分层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一、对分层教學法的正确认识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如: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再根据分层的结果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里面的分层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小学生进行分层;二是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根据全班同学的数学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学习能力优秀,成绩优秀稳定,具有很强的拓展思维;B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能力较强,成绩中等,有很强的可塑性;C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水平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需注意两点内容: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自尊心,避免C层次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A层次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二是B层次的学生应占较大比例,在进行教学时以B层次为主,抓中间,带两边。

二、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在深入理解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后,需要依照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这里要求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将分层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然后依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实质是:在一个教案的基础上,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中有所进步。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C层次的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初步了解时间单位的换算,养成良好的守时习惯;B层次的学生在C层次学生的基础上,要能够准确的掌握时间的概念和各项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时、分进率,并能够自己动手画钟面,A层次的学生在B层次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三、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体现,在明确分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教学内容分层时需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甄别和判断,要明确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拓展的,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适用于哪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还要注意层次感,鼓励学生向更高一层次的内容进行学习研究,进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数的认识”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的内容,在进行“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就产生了对“大数认识”的渴望,教师如果在这时不进行拓展,会扼杀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行拓展则容易造成学生进度不齐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后续的内容作为探索模块给学生以引导,当学到后一部分内容时学生自然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更好的对教学环节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练习、习题,课后的作业、拓展等这些教学环节,都可以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途径。要把分层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就必须在这些教学环节上下工夫。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将习题内容进行了分层,且各个层次之间难度呈递进关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中获得了学习收益,由此可见,通过数学习题这一教学环节的分层,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信心,对提升学生的层次水平也是一种鼓励。

五、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分层评价学生也是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整体上来说,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以鼓励为主,但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鼓励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C层次的小学生评价,要以积极鼓励为主,多发些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侧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对于B层次的小学生评价,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发些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帮助学生向更高一层次迈进;对于A层次的小学生评价,要严格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