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技术的分析研究

2017-09-03 10:26施闻周嘉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上臂前臂躯干

施闻 周嘉威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广东广州 510105)

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技术的分析研究

施闻 周嘉威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广东广州 510105)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划水技术研究,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游泳队运动员手入水后近似于直臂下压抓水,抓水开始时没有主动曲腕,在抓水和拉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

广东 男子 短距离自由泳 划水技术

游泳“是一项以生物力学与生理相结合的运动,生物力学效率是游泳运动员成功最重要的因素。1当今游泳划水技术的发展特点要求:上肢在开始下划时主动屈腕、屈臂积极划水,特别是包括肩胛骨的运动,以加大上肢活动幅度。当肩胛骨上提、前伸、上回旋时,有利于手臂充分前伸。根据游泳的“把手”原理,手掌和小臂前端应尽量保持不动提肘,形成良好的高肘动作。当高肘技术使上肢、肩关节参与拉水、推水肌群处于远固定时,可以提高前臂在抱水阶段和拉水阶段前半程划水的上肢、肩关节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的肌肉初长度,使之在拉水和推水阶段上肢、肩关节伸肌肌群收缩时更加有力,能够充分调动核心力量,增大划水的力量。反之,肩胛骨活动范围小,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就会受限制,划水力量减小。

1 研究对象

广东游泳队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指参加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运动员。国外优秀自由泳运动员选取的对象是:70至80年代的施皮茨,当今的索普和霍根班德。

2 研究方法

运动员在广东队游泳训练情况和技术录像。技术录像采用SONY数码摄像机和水下摄像机采集系统,对运动员的训练和队内测试进行现场拍摄以及观察。训练、队内测试时的水上、水下技术录像,运用Darfish4.0运动解析系统,解析拍摄的运动员途中游技术动作结构和运动特征。

3 结果分析

爬泳中传统的划水技术分析可以分为入水、抓水、拉水、推水、出水和移臂几个阶段。入水阶段是指手指尖触水到整个手掌完全入水;抓水指从开始划水到前臂与水平方向呈45°角的阶段;拉水指从抓水结束到手指尖与肩垂直的阶段;推水指拉水结束到手靠近腿下沿的阶段;出水指推水结束到手露出水面的阶段。现代爬泳技术分析增加了前伸阶段,前伸指入水到手掌开始划水的阶段。

为了对两个不同时期的爬泳划水技术进行比较,该研究以施皮茨的技术分析方法和右臂技术为参照对象。

3.1 索普与霍根班德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片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在开始抓水时刻,索普与霍根班德躯干和上臂的夹角分别为171.7°和171.1°,手掌和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2.0°和6.2°。说明二者入水到抓水阶段过程中身体位置比较水平,前伸动作比较明显。

抓水结束时刻,二者躯干和上臂的夹角分别为170.6°和173.3°,上臂和前臂的夹角分别为137.6°和139.3°。划水过程中高肘动作比较明显,因此躯干和上臂的夹角非常接近180.0°。

在拉水结束时刻,二者躯干与上臂的夹角分别为16.6°和38.8°,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分别为105.4°和153.4°。角度的差异表明索普拉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突出,且身体绕垂直轴的滚动相对较大。

出水时刻二者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分别为115.3°和140.3°,该数据同样表明索普与霍根班德在推水和出水阶段注重利用身体的核心力量。

3.2 广东队运动员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片分析

3.2.1 H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片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在开始抓水时刻,H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96.1°,手掌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0.6°。该数据表明此刻其身体位置相对较平,但入水后的前伸动作不明显;

在抓水结束时刻,H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27.6°,上臂和前臂的夹角为178.9°,表明其划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因此造成躯干和上臂的夹角较小,而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则较大。

拉水结束时刻,躯干与上臂的夹角为23.3°,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35.6°。该数据同样可以表明HXX拉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且身体绕垂直轴的滚动幅度相对较小。

出水时刻HXX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200.8°,再次表现出在推水阶段高肘动作不明显。

3.2.2 Z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

从图3可以看出,在开始抓水时刻,Z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70.3°,手掌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7.7°。该数据表明此刻其身体位置相对较平,但入水后的前伸动作仍不明显,而是直臂下压开始抓水,造成躯干与上臂的夹角相对较大。

在抓水结束时刻,Z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27.1°,上臂和前臂的夹角为167.5°,表明其划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因此造成躯干和上臂的夹角相对较小,而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则相对较大。

拉水结束时刻,躯干与上臂的夹角为23.8°,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30.4°。该数据同样可以表明ZXX拉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且身体绕垂直轴的滚动幅度相对较小。

出水时刻ZXX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57.5°,再次表现出在推水和出水阶段更注重利用手臂的推水技术(核心力量作用相对不明显)。

3.2.3 D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

在图4可以看出,在开始抓水时刻,D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70.8°,手掌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7.7°。该数据表明此刻其身体位置相对较平,但入水后的前伸动作仍不明显,而是直臂下压开始抓水,造成躯干与上臂的夹角相对较大。

抓水结束时刻,DX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上臂和前臂的夹角分别为133.2°和171.9°,表明其划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因此造成躯干和上臂的夹角相对较小,而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则相对较大。

拉水结束时刻,躯干与上臂的夹角为56.4°,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56.1°。该数据同样可以表明DXX拉水过程中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

图1 索普、霍根班德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对比图

图2 H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

图3 Z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

图4 D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

图5 S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图

出水时刻DXX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54.1。,再次表现出在推水和出水阶段更注重利用手臂的推水技术(核心力量作用相对不明显)。

3.2.4 SXX右臂划水各阶段肢体技术

从图5可以看出,在开始抓水时刻,SCX躯干和上臂的夹角为173.2o,手掌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8.2。。抓水结束时刻躯干和上臂的夹角则为129.9。,上臂和前臂的夹角为176.5。。在拉水结束时刻,躯干与上臂的夹角为34.7。,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46.7。。出水时刻其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156.9。。

上述数据再次表明了广东队运动员划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水后的前伸、高肘动作不明显,移臂时身体绕垂直轴的滚动幅度相对较小。

3.3 广东队运动员右臂划水肢体技术分析小结

通过对运动员划水各阶段关节角度的对比分析,广东队运动员短距离爬泳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水后近似于直臂下压抓水,而不是先作前伸动作,然后曲腕划水;前伸动作除了BXX之外,其他运动员相对不明显;前伸动作可以使身体更好的保持流线型姿势,从而减少迎面阻力,提高游进速度。

(2)抓水开始时,广东运动员不是从曲腕开始,曲腕动作可以快速增大划水面积,获得适宜的划水曲线和攻角,以及最大限度地加速划水,来获得最大的升阻合力[3]。

(3)在抓水和拉水过程中,广东运动员“高肘”动作相对不明显。划水时若肘先动(沉肘) 或是和手一起动(直臂划水)都会影响划水效果,而“高肘”划水时划水半径减小,用时减少,比直臂划水延长了有效的划水路线,提高了划水效率,因此可以产生快速抓水、拉水动作;同时,“高肘”划水可以使手臂离身体纵轴距离更近,从而减轻了肌肉负荷。

(4)推水过程中,广东队运动员身体绕垂直轴的滚动不太明显,身体的滚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4]:①移臂较容易,使移臂的转动半径短;②使臂划水最有力的部分更接近于身体重心的投影面;③由于臀部随身体转动,腿打水时,至少能产生部分侧向打腿动作,这样就可以抵消移臂时造成身体偏离的影响;④便于吸气;⑤身体滚动后肩部出水,从而减少了迎面阻力。

[1]蒋金日.比赛速度.国家队教练员美国游泳训练系列讲座[Z].2008.

[2]郑闽生,金炜,王建国,等.对刘子歌备战第29届奥运会200 m蝶泳技术攻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94-98.

[3]《游泳》教材小组.游泳[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

[4](美)杰姆斯·依·康西蔓.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75.

Research on Stroke Technique of Male Short-distance Freestyle Swimmer of Guangdong Swimming Team

Shi Wen Zhou Jiawei
(Guangdong Province Ersha Sports Training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05, China)

By research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ime of pull of male short distance freestyle swimmer of Guangdong swimming team and their outstanding foreign counterparts in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three-D image video-recording,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swimmer's hand gets into the water, the arm almost straightly presses down to catch water. In the beginning of catching water, there is no voluntary flexion in wrist. “High elbow” position is relatively not obvious in the process of catching and pulling water.

Guangdong; Male; Short distance freestyle; Stroke technique

G861

A

2095-2813(2017)08(a)-002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27

猜你喜欢
上臂前臂躯干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神经阻滞对前臂改良穿支皮瓣V—Y治疗患者术后肢端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做做字母操缓解肩颈痛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为何双上臂血压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