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课堂提高扣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2017-09-03 10:26张冬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扣球实验班排球

张冬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上海 200093)

高校排球课堂提高扣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张冬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上海 200093)

文章运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排球课中扣球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目地是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方法得到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表明实验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使教学在各个阶段都具有较强的练习目的、学习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练习兴趣,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针对性的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使得练习内容分层、分步骤进行并最终整体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扣球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优化组合

排球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中,扣球是学生排球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项技术,但是扣球技术动作复杂,难度高,较难以掌握,扣球技术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影响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所以能否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使学生尽快掌握这项技术是实验教学的目地。扣球教学实验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组合,丰富其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扣球的教学效果[1-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上海理工大学2014级排球选项课的6个班学生221人中随机选出63人,分为人数相近的两个班。A班31人,平均身高170.3 cm,平均体重60.05 kg;B班32人,平均身高171.2 cm,平均体重60.2 kg。经统计学检验,两个班级在上述两个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在前期的课堂教学中AB班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和练习方法,在讲授扣球技术时(6学时),A班采用实验性教学方法(实验班),B班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对照班)。A、B班均由同一教师任教。

1.2.2 数理统计法

2 实验班的教学实践步骤

2.1 理解技术动作要领

首次课上反复播放排球扣球的技术视频,播放时采用连续动作—分解动作—完整动作的顺序,采用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多角度观赏学习。教师结合视频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术概念,要求学生进行想象练习,在大脑中反复演示技术动作。

2.2 教学示范讲解

第二次课堂实践教学中,学生模仿教学视频中的动作进行实践练习,教师纠错并进行正确动作示范和讲解,教学方法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交替进行。

2.3 实践分步教学

扣球教学的关键是解决好人与球的关系,保持好合理的击球点,争取在跳起最高点击球以及正确的手法[4]。围绕这一要点采用的教学步骤:(1)学习扣球挥臂动作和助跑起跳动作,再学习一步助跑起跳徒手挥臂动作;(2)进行一步助跑起跳扣固定球练习,学习二步助跑起跳徒手挥臂动作,初步掌握后进行扣固定球练习,再学习落地动作;(3)学习预判,二步助跑起跳扣抛球练习,逐步过渡到低网扣抛球(网高在2.05~2.15 m);(4)学习二步助跑起跳扣球和落地技术,由低网扣球过渡到女子网高度练习;(5)学习多步助跑起跳扣球和落地技术,由女子网高过渡到男子网高练习。在整个扣球练习中,应以掌握二步助跑起跳扣球为重点。在练习到某一步骤时如难以掌握,学生将返回到前一练习步骤强化学习,掌握后再进行下一步骤练习。

2.4 游戏性的教学比赛

在学生基本掌握扣球技术动作后,采用降低网高的方法(在2.15~2.25 m之间调整)进行游戏性教学比赛,目地是使得大多数学生能在比赛中使用扣球技术。教学比赛时适当放宽规则,重点检查和练习扣球动作。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观察学生的扣球技术掌握情况,并找出掌握较差学生进行上一步骤的练习,使其学习巩固扣球技术动作。

2.5 考核验收

在课堂教学次数、场地、教学内容和测试条件均相等的情况下,按教学考核的要求对学生的扣球技术进行技评和达标测试。任课教师不参与评定,考核聘请另三位排球课教师,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统计发现,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实验后考核成绩统计与检验表

表1 教学实验后考核成绩统计与检验表

n 成绩tP实验班 31 74.32±5.12 3.616 <0.01对照班 32 70.06±4.20

(1)实验班首先通过教学视频的反复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正确动作的概念,加快对扣球技术的理解。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讲解,抽象到具体的这一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欲望。

(2)实验班从扣球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入手,在具体的练习中围绕二步助跑起跳扣球为中心分布连接各技术环节,使得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有机结合、逐步进行,使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不断整体化和同步化,促进对扣球技术的掌握。

扣球技术是一项通过系统练习才能掌握的技术,实验班的扣球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系统的多次重复、巩固和提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点抓住“起跳”与其他各技术环节的连接和整体性,实现整体化教学思想。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掌握情况随时回到上一练习环节学习巩固,有较强的自主练习和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持久培养,提高教学效果[4]。

(3)实验班以教学比赛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在常规的教学比赛中,往往由于一传二传不到位,较少出现扣球技术,同时排球比赛时球不能落地,只要出现一人失误,场上所有队员都将进入间歇状态。如果比赛缺乏连续性,双方击球次数较少,经常使得比赛处于停滞状态,学生不仅在处于较低的运动负荷状态,心理也处在很低的训练水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运动热情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常见情况,实验在教学比赛时要求提高“活球”时间,并将重点练习放在扣球技术环节上,使运动的持续性提高,间歇时间减少,这样场上学生的运动量也随着一系列的如准备、移动、跳跃、击球等身体活动的增加而增加。教学比赛中学生在“活球”时必然要保持心理与生理准备,兴奋水平较高。“活球”时间越长,保持较好兴奋状态的时间也越长,这时心率提高的刺激作用也越大,锻炼效果越好。实验在教学比赛中,采用对持球标准降低、取消“连击”、取消“四次击球”等降低规则要求和降低网高等教学办法,保证“活球”时间的连续性,使得比赛具有连续性,在教学比赛的得分方式上主要运用扣球技术来得分,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

观察发现,教学过程中对照班活动连贯性较差,只有少数对扣球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能保持较高的兴奋水平,大多数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积极性不高。而在实验班中,比赛时场上气氛热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人人都在扣球这一动作上表现欲望强烈,在练习过程中也能自觉练习,主动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4 结论

(1)实验教学充分考虑到排球扣球教学的各种因素,在组织方法和手段上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扣球技术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使教学在各个阶段都具有较强的练习目的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3)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针对性的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根据掌握技术的程度来选择练习内容,分层、分步骤学习而最终整体化,以赛促教有益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练习兴趣的持久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1]黄明熙.高校排球课“想象训练法“的教学实验[J].体育学刊,2002(5):100-101.

[2]陈榕,潘前,蔡武成,等.普通高校排球垫球技术教学的实验[J].体育学刊,2002(3):71-72.

[3]张五平.排球规则个性思路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48-51.

[4]虞重干.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教学出版社,1999.

[5]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排球》编写部.排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G807

A

2095-2813(2017)08(a)-009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97

猜你喜欢
扣球实验班排球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2019年亚洲男排锦标赛四强一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影响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