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挑战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以第31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为例

2017-09-03 10:26刘媛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鹰眼判罚

刘媛婷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鹰眼挑战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以第31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为例

刘媛婷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随着国际排联发展与改革,鹰眼挑战技术首次在奥运会室内排球项目使用。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第31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使用鹰眼挑战技术的情况统计分析,并结合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鹰眼挑战技术的必要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鹰眼挑战技术促进排球比赛公平有序进行;挑战时长远小于技术暂停时长减小观众观赛疲劳;它被作为战术性挑战使用调节比赛节奏。建议加强裁判员对鹰眼技术使用的专业培训;建议完善竞技排球比赛规则让竞技排球比赛良性开展。

女排 鹰眼挑战技术 裁判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国际排联宣布修改室内排球比赛规则,规则要求76场室内排球比赛全部取消时长1min的技术暂停,增加鹰眼挑战技术。这一规则的修改不仅使奥运会室内排球项目对鹰眼技术的首次使用写进奥运会历史,而且让排球这一传统的隔网对抗运动项目除了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外又增加了许多看点。室内排球比赛融入鹰眼技术是国际排联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裁判员刘江曾表示:“从2012年世俱杯到2015年世界杯,使用有鹰眼挑战技术的室内排球比赛没有出现过一场投诉。”而第31届奥运会室内排球比赛规则的变革更加说明了排球运动用高端科技信息说话的时代已经到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前四强(中国、塞尔维亚、美国、荷兰)共8场比赛(包括1/4决赛、半决赛和冠、亚、季军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鹰眼技术和排球比赛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同时查找第31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相关数据信息并与理论依据相结合。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第31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前四强队伍的8场比赛资料录像进行认真观察统计得出一手数据。所有参赛队挑战的项目以视频回放为准。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和SPSS 15.00数据库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鹰眼挑战的方法与内容

2.1.1 挑战方法

当教练员对裁判员的临场判球有异议时可向第一裁判员提出挑战。值得注意的是挑战必须由主教练提出,需在裁判员判定死球后5 s之内提出;挑战优先于暂停或换人;不允许挑战技术犯规动作;一支队在一次比赛中断时只能提出一次挑战;每队每局有两次挑战机会,如果挑战成功,保留继续挑战权利,但每局挑战出现两次失败,该队本局失去挑战权力。

2.1.2 允许挑战内容

允许挑战的内容具体包括:界内球/界外球、拦网触手、触网、触及标志杆、踏线违例。其中,界内球是指在比赛过程中球的任何部分触及比赛场地区域,包括压线均视作界内球。踏线违例是指队员发球踩线、队员后排进攻时踏及3 m进攻线;队员单脚或双脚完全过中线。

2.2 排球比赛引入鹰眼技术的必要性

2.2.1 排球比赛水平的提高

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每个球的判罚都应该建立在绝对公平的基础上。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战术特点的不断变化以及排球竞赛规则的改革。运动员凭借大力跳发、找主要进攻队员发球等一系列拼发球的手段破坏对方一传,主要进攻队员使用发力重扣、后排进攻与二传配合默契的背飞、短平快,拦网队员手指与球的分毫接触以及拦网等技战术的提高让裁判员对运动员是否踩线、触网、是否拦网触手等犯规动作的判罚带来更大的挑战。比赛中球速越来越快,球在高速运动时触及标志杆,裁判员对比赛中关键球落点的把握也是判罚的重点。排球运动的每球得分制让整场比赛每一分的意义变得非常重大。因此,需要鹰眼挑战技术对每个争议球进行判定,让比赛公平有序开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2.2.2 体育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

体育科技由生物科技、材料科技和信息科技三部分组成,它已经逐渐渗入各项体育比赛项目之中。体育信息科技最早表现在体育赛事转播,但最显著的表现是在网球比赛鹰眼技术的使用,由于机器对运动画面的捕捉,教练员请求鹰眼挑战时,机器完全不受裁判员主观意志的影响慢速播放挑战画面,促进比赛公平进行。排球是细致和精细的运动项目,球速可达120 km/h以上。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有专家提出数字化排球、精细排球,它指的是各个国家的科研团队把对方每一轮的发球、进攻、拦防,每一个球的每组线路的技术统计数据统计用高端科技软件做到极致。在排球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科技不仅运用在每个高水平球队的日常训练、研究对手技战术特点,而且排球竞赛执裁也从人工执裁转变成人工与科技信息相结合执裁。鹰眼技术的出现基本杜绝了由于场地反光、灯光等原因造成的因裁判员视觉盲区形成的误判,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当今,竞技体育的金牌大战已经成了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科技大战,体育科技的运用,减少了运动队和裁判员之间的争议纠纷,促进了竞技体育比赛的公平。在鹰眼挑战技术高速摄像机的监督与配合下,技术统计方面大大缩短了统计时间,各个国家每支队伍的科研团队对顶级运动员运动动作的体位分析也日趋明朗,更加突出了判断准确和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2.2.3 裁判员执裁的辅助工具

如参与31届奥运会室内排球比赛的裁判员全部是国际级裁判,他们执裁的每场比赛国际排联会根据比赛判罚情况打分。随着奥运会场地建设的不断改进和激烈比赛中来回球次数不断增多,虽然每一位国际级裁判都有非常丰富的执裁经验,但因场地反光、主观意识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错判、改判和争球在鹰眼挑战技术使用前非常普遍。教练员和运动员由于一球的判罚影响比赛情绪。裁判员每球的判罚对比赛的公平性和场上两队比赛情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在世界高水平的55场排球比赛中,共进行336次鹰眼挑战,平均每场请求挑战6.1次,说明比赛运动队对裁判员的判罚至少有6次是不满意的。所以裁判员需要采用“第三只眼——鹰眼”来进行判罚的“技术监督”。

2.3 奥运会排球比赛引入鹰眼技术的实证分析

2.3.1 允许挑战项目

第31届奥运会鹰眼挑战技术可以提出的挑战项目有以下5种情况:球界内/球界外,拦网触手,触网,触标志杆,踏线违例(见表1)。

由表1可知,女排四强队伍在比赛中教练员使用鹰眼挑战技术从多到少依次为塞尔维亚、中国、荷兰、美国。其中,中国、塞尔维亚、荷兰使用鹰眼挑战技术的次数集中在10次以上,美国队最少仅有4次。中国队和塞尔维亚使用挑战项目相对平均,五种挑战项目从1/4决赛到金牌赛一共使用了4种。随着各国使用鹰眼挑战技术次数和项目的增多,对裁判员权威的挑战越来越大。

由表2可知,奥运会女排四强队伍挑战内容基本集中在球界内/球界外和拦网触手两个项目挑战比率分别为50%和33.33%。这两个项目因为球队技术的提高,发球和扣球球速过快导致裁判员无法在毫秒间对原先看到的场景进行人脑慢动作回放,国际顶尖运动员发球球速最快可达到90 km/h以上,如此快的球速可能使司线员判球的角度没有判断好形成视觉误差,也可能使球触及地面瞬间回弹发生的轻微变形,触地面积增大造成判断误差。排球比赛规则明确规定:球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场地包括界线都算作界内,因此需要通过鹰眼挑战技术对存在争议的快速球采取慢动作回放来判定球权的归属。在8场比赛中5种挑战项目全部使用,说明奥运会女排四强队伍整体对鹰眼挑战技术的认可,他们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运用界内球/界外球和拦网触手的挑战为本队争取最大利益,调整本队比赛节奏。

表1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比赛鹰眼挑战次数统计

表2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比赛鹰眼挑战内容统计

表3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鹰眼挑战成败次数一览表

2.3.2 成功率

通过分析奥运会女排四强使用鹰眼挑战技术的成功率可分析出裁判员对争议球判罚的准确性,并从侧面反映出教练员提出使用鹰眼挑战技术是否为战术性挑战。

(1)各国挑战成功率。

由表3可知,塞尔维亚和荷兰使用鹰眼挑战成功次数为4次,中国和美国成功次数为2次。失败次数从多到少依次是中国、塞尔维亚8次,荷兰6次,美国2次。整体挑战成功次数少于挑战失败次数,说明裁判员在对争议球的判罚上准确度相对较高,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决赛塞尔维亚对美国第二局比赛比分12:10时,塞尔维亚提出挑战拦网触手,但视频回放显示美国队触网,裁判判定塞尔维亚队挑战失败。在1/4决赛韩国对荷兰队第二局比赛比分6:8时,荷兰队挑战球界内/球界外,但鹰眼视频回放的是拦网触手,对方队员没有触手,与裁判沟通无果后挑战失败。这两例挑战失败从侧面说明了鹰眼挑战技术在鹰眼回放、裁判员配合等方面需要更严格的专业培训,对竞赛规则执行方面仍需不断改进、完善,确保每一次高水平竞赛的结果准确且没有争议。

从表4可以看出8场比赛使用鹰眼挑战技术的总成功率为33.33%,成功率偏低。美国挑战成功率最高,成功率是50%,中国挑战成功率最低,成功率是20%。美国队挑战较高的成功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队现场体育统计技术先进,除稳定比赛节奏和实时传回数据与裁判判罚有误外很少使用鹰眼挑战;二是使用战术性挑战,破坏对方比赛节奏。通过观看比赛视频发现,美国体育精细化管理程度走在世界前列。在美国队请求暂停时,除主教练总结比赛之外,还有各个助理教练总结说明比赛发球、扣球线路问题、技战术转变以及根据对方强、弱轮战术特点给予最优比赛战术。中国队挑战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女排使用的战术性挑战共4次,占到使用挑战总次数的40%。这样的战术性挑战从表面上看似失败,但是对对方的比赛节奏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

(2)各项目成功率。

由表5可知,奥运会女排四强使用鹰眼挑战技术挑战成功率较高的内容是踏线违例,成功率为100%,各国争议最多的球界内/球界外判罚成功率只有38.89%。挑战成功率最低的是触标志杆,成功率为0。奥运会作为世界顶级的竞技体育赛事,参赛运动对竞技水平也在世界前列。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赛前严密的技战术配合训练使各运动队的自失降到最低。鹰眼挑战技术较好的诠释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竞技体育特点。所以它的出现也是监督教练员、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对训练细节的处理与配合。其中,中国女排在1/4决赛对战巴西女排的关键比赛上,第二局开局中国女排2:0落后,队员要求教练员请求鹰眼挑战对方队员拦网触手挑战成功。这一关键球的挑战不仅让中国女排的士气大增,还更加密切了教练员与运动员场上场下的配合,增加了彼此的默契度和信任感。

表4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鹰眼挑战成功率一览表

表5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鹰眼挑战内容成功率一览表

2.3.3 战术性挑战

在排球比赛中无论是教练员还是场上队员对比赛节奏的把控非常关键。教练员提出使用鹰眼挑战判断争议球时破坏了比赛节奏,尤其体现在对方连续得分和关键分、关键球的争夺上,这样一来不仅打乱了对方的比赛节奏,也达到了对自身节奏的缓冲或重新调整心态和战术等目的。所以,使用鹰眼挑战技术与规则中的暂停、换人一样,可以达到调节比赛的节奏、队员心态、比赛战术等战术目的,即战术性挑战。

笔者在观看比赛视频和数据统计发现,中国女排教练郎平擅长使用战术性挑战。经统计,中国女排使用的战术性挑战共4次,分别是金牌赛1次、半决赛2次、1/4决赛1次,占到使用挑战总次数的40%。亚军塞尔维亚和季军美国也各有1次战术性挑战。由表4可知,中国的挑战成功率是奥运会女排四强中最低,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队的挑战没有起到效果。以半决赛中国对荷兰第1局比赛为例,中国在24:20率先拿到第1局4个局点,在荷兰队连追两分时中国队提出鹰眼挑战球界内/球界外,挑战结束时比赛经验丰富的郎指导再次使用一个暂停,以打乱对方发球节奏;比分24:24时,郎指导再次使用鹰眼挑战球界内/球界外。这两次挑战的结果场上队员都心知肚明,但是由于这两次鹰眼挑战的使用,促使场上队员心情平静,通过队员之间沟通的耐心打好一攻,也在对方连续发球的情况下打乱对方发球节奏,最终以27:25艰难拿下第1局比赛,为接下来的比赛提升士气。

2.3.4 挑战时间

通过对第31届奥运会鹰眼挑战技术挑战时间的统计,分析鹰眼挑战技术在高水平竞技排球比赛中使用的流畅性特点。挑战时间从教练员请求鹰眼挑战的蜂鸣音开始到裁判员鹰眼回放结束鸣哨判罚为止进行统计。

从表6可以看出,奥运会女排四强的8场比赛36次挑战,挑战时长集中在26~35 s。挑战时间25 s及以下和36 s及以上均为5次,鹰眼挑战用时相对集中。据用时统计发现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即每次挑战用时是独立的且每次挑战时长概率远小于技术暂停时长。所以鹰眼挑战技术的加入不仅对观众观看竞技排球比赛增加了趣味性,也在保证比赛公平性的同时促进了比赛的流畅性,使比赛时间紧凑,降低观众观赛疲劳。

表6 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鹰眼挑战用时统计一览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使用鹰眼挑战技术符合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体现了国际排联对现代体育信息科技的认可,辅助裁判员执裁,促进室内排球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2)第31届奥运会女排四强使用鹰眼挑战技术多数集中在界内球/界外球和拦网触手两个项目上。各队平均挑战成功率在50%以下,各队挑战内容成功率除踏线违例外不到40%。挑战时间大多集中在26~35 s之间。

(3)奥运会女排四强把鹰眼挑战当作战术性挑战使用,丰富了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内容和技巧,提升了教练员和场上运动员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3.2 建议

(1)鹰眼挑战技术在比赛公平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美中不足。建议加强裁判员对鹰眼技术使用的专业培训,教练员赛前指导,运动员专业技术能力培训。

(2)第31届奥运会比赛场上鹰眼技术对争议球的判定功不可没,但在判定争议球的同时运动员出现其他形式的裁判员犯规并没有判罚。建议完善竞技排球比赛规则,让竞技排球比赛更加公平、无争议。

(3)教练员申请鹰眼挑战除战术性挑战外也是对裁判员判定的不认可。建议裁判员在使用好鹰眼技术设备的同时,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减少主观因素判断,使竞技体育真正实现公平,公正。

[1]中国排球协会.排球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2]岳富军.鹰眼技术在我国排球联赛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3]曾鸣.鹰眼挑战系统在排球赛事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及其影响[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

[4]朱海霞.浅析“鹰眼”技术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6(5):125-128.

[5]杜宁.高水平排球赛事引入鹰眼系统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65-67.

[6]李玉动.“鹰眼”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95-99.

[7]钱来,邹玉玲.论“鹰眼”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0-102.

[8]邰峰.对网球比赛中“鹰眼”技术运用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55-56.

G80-32

A

2095-2813(2017)08(a)-0232-04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232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鹰眼判罚
6400万鹰眼变焦四摄realme X50 Pro 5G智能手机
猎击精英:鹰眼
论排球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排球比赛中技术动作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分析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讨价还价
足球鹰眼亮相体博会
鹰眼二型多旋翼无人机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