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7-09-05 23:51梁发明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现高校

梁发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各高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纷纷进行教育改革。高校的改革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面,还应当改革后勤管理工作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建议等方面探讨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的后勤工作主要是通过后勤人员对高校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高效科学规范合理的运行发展,从而提高高校工作的整体管理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日益发展,但其中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要想更好的发展高效工作,为祖国建设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对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进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作用于高校,更应该走向社会,从大局出发,全面的为学生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更好的服务。

一、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现状

(一)后勤管理工作模式单一陈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教育改革的目标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而相反有的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的信息水平十分发达,这就导致两极分化不均衡,落后的越落后,先进的越先进,双方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虽然有的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想要做出改变,但归根到底仍是低端的后勤管理系统使用简单的计算技术,无法起到任何变化。

(二)学生管理工作改进不完善

现代的高校为了便于学生的校内生活,也为了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加便利,采取了让学生吃饭用饭卡、喝水用水卡等措施,这看似是中高校后勤管理的一种发展,但其实仍然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模式,无法做到更高的发展,而且校内的其他后勤管理工作更加落后

(三)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差异化明显

之前就说了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很大差异,它的差异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后勤管理观念里系统设施的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后勤管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工作缺陷、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等方面,造成这种现象与学校的关注程度不够、投入的人力、资金不足等方面有着很大关系。

二、高校后勤管理存在问题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达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进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使高校后勤不再是制约高校的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忽略了教育服务的本质

虽然高校后勤管理的内部机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但说到底还是流露表面的形式化,实际内容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作为的现象,导致高校后勤内部管理有重大漏洞,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后勤管理工作偏向商业化,而不是以服务学校和同学为义务,对高校教育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导致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它当以为学生服务、发挥优良教育和提高校园经济效益教学质量为准则,将二者科学合理的融汇发展,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否则会导致后勤管理内部的混乱,造成诸多的恶劣后果,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地位,带动经济效益的发展。

(二)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没关注到长远发展

高校都知道再进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相互结合,解决矛盾,推动高校后勤管理的的多元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对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心态尤为迫切,不光是搞笑,这也是社会各界希望快速解决的问题。但要知道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求的,追求真理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讲究科学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规律,坚持将教育服务和经济效益融合的原则,优化内部结构,传遍思想观念、创新改革方式,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三)后勤管理部门过于孤立,与与学校其他部门联系不多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很多人都有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后勤管理工作改革社会化,就是要完全原理学校的监督,只是一味的独立发展,不再受到高校的管辖。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校方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关注较少、监督程度不够、在管理上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这就会造成学校和后勤管理部门在工作上有很多的矛盾产生,而且难以调解。从工作内容来看,后勤部门与高校其他部门的作用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所以发生联系的概率很低,基本上可以说是后勤部门是个孤立的部门。

(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高校后勤的管理工作落后,不能满足高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一方面又管理制度落后阻碍的影响,但更多的原因则是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他们的管理经验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经验,不能适应当教育改革的要求,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而且这些工作人员思想觉悟不高,重视经济利益,缺少服务的心理。

三、高校后勤管理创新

(一)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只有高校后勤管理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后勤管理制度的落后和自身专业素质的不足,尽可能能提高自身素质、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学校服务,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后勤管理发然创新。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统创新中,需要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只有保证科学性,才能从实际上真正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让后勤管理工作完美的适应学校工作的开展,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校后勤管理创新。

(二)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要想科学优化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对管理工作的问题有效的处理,就要对后勤管理体制创新,这就需要高校后勤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做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充分利用发挥市場的作用,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多元化。经过科学实践和过往经验的证明,充分利用市场的各项资源对学校的大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市场化资源也是最能满足高校后勤管理创新的方式,能够帮助学校及时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对高校后勤管理的作用,一定要保证交易的透明化,做到公正平等。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要更加走入社会,同时,在学校的内部,学校要加强对后勤管理的监督,让学校的其他部门加强和后勤管理部门的联系,处理好职能的分配,在给予后勤管理部门独立性的同时也要确保统一性。

(三)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高校想做到后勤管理的创新,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制度,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要加以培养,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让学校的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四、结语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世界迎来了互联网时代,逐渐走入信息化社会,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刺激下,我国高校对后勤管理系统纷纷进行改革创新,希望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能满足于此,要不断努力建立出面向社会、竞争强大,各方面性能更加完善的后勤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明庆.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2]许小如.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苏大学,2012.

[3]彭欢欢.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J].时代教育,2015,(15):157-157,180.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15.117.

[4]巴合扎提.塔力甫汗.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2.

[5]谭骥.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3.

[6]吴波.高校后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现高校
配调一体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电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文化建设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