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2017-09-05 10:47张舒萍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张舒萍

摘要:对中学语文课程工作来说,阅读教学是其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学质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同时对于提升他们成绩也大有裨益,对此这就要求广大中学语文语文教师务必要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有鉴于此,文章在基于笔者对有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情况下,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从四个角度进行探讨,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方法

一、站在作者视角细读文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为一篇文章,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上,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就需要站在作者视角进行文章细读,并结合教案关于该课文的解读,随后自己认真总结出一些符合教学的重点知识与内容,这样一来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学生得以掌握准确的知识点以及提升教学质量。从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采取主要根据教案对文章进行肢解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重点段落与句词的方法,这种带有功利性与目的性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较为快速地了解文章知识点,但实质上他们也仅是“水过鸭背”对于知识掌握难言牢固,并且也无法培养他们对于文章美感的追寻,从而严重制约着他们文学能力。有鉴于此,为了有效地保障中学阅读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就应当采取站在作者视角进行细读文本,这样使得自己在進行原汁原味真实详读情况下准确认识文章,并构成自己一定见解,从而为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二、站在读者视角细读文本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除了站在作者视角外,相对应的站在读者视角也是重要策略,但其并非是要求学生自己去读文章,这从我国著名教育加叶圣陶曾对“暗中摸索”式教学的反对不难看出。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主体,而教师则是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因而要想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教师要利用自己组织和调控者的身份,并站在读者视角进行文章细读。结合实践来看,相比于站在作者视角细读文本,要想确保站在读者视角取得良好效果,广大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紧抓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细读文本时首要考虑到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重点在何处、哪里的文字值得品味等这些教学目的,随后在明确情况下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文本细读,从而为阅读教学良好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以读者视角细读文本上还需要考虑好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比如文章导入上要采取什么样的吸引人的开篇方式,文章展开展开中利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进去探讨等等,之后教师在占细读文本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阅读教学拥有了兴趣,那么会使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上要思考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教师站在读者视角进行细读文本时要特别注意选取文章中一些有趣的地方标注出来,之后在教学中予以明确点出,从而在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下为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三、站在习者的角度细读文本

因为不同学生其理解能力,智力水平以及知识掌握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对文本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当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若学生来学,其会对哪部分内容产生疑惑,哪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哪部分内容存在争议等。如此一来,才能够提前做好预设,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应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俗话说“凡事预则立”,如若课堂教学没有进行预设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李镇西教师指出,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应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所以在预设过程中,应当要预留充足的探究空间给学生,让课堂更丰富多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照“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与文章作者进行对话,久而久之便能够达到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的教育目标。

四、还原课外资料的延伸和拓展

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以实现课内外结合,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到“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时”,可让学生围绕文本中心思想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而对课外资料进行查阅的学生便能够应用课外资料来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如,一学生说:“老师,我在课外资料中了解到还有许多像大嫂这样的朝鲜人民。如‘志愿军妈妈柳梅,她在寒冷的冬季将冰层敲开,在刺骨的冰水中给志愿军洗了七百多件衣服。”另一名学生也说到:“有一名叫韩桂芝的姑娘,有四名伤员住在她家中,当敌人的炮弹将她家中击中后,她先把伤员全部背出,最后才将她弟弟背出,但是她弟弟却已经被烧死了。”还有一位同学当场补充了一则名为《路标》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多好的材料啊!此时教师则可适时总结到文章的大娘以及同学说所提出的人物,她们为了朝鲜的解放,为了志愿军战士都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样的查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的血的代价,从而提升了文本生命的价值。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教者、习者以及作者三方视角进行分析均各自有着其长处,所以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有所变通,并进行科学应用,找到教学重点。这样一来,不但转变了传统单一的阅读体验,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进而有效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上文笔者就由教者、习者以及作者三方视角来探讨文本细读策略,希望能为促进文本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左彬.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内容及策略[J].俪人:教师,2015(14):296-296.

[2]翟唯维.论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天水师范学院,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