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浅谈

2017-09-05 20:51何旭春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控制与管理施工质量

何旭春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行业,施工管理是整个行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混凝土的施工作为关键环节,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以及综合效益的提高。本文以预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为核心,就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一、引言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是当前工程技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因素。本文简要的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预拌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管理,探讨了预拌混凝土质管体系的建立的途径和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管理工作,以求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预拌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到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和相應严格的管理制度,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也不可能生产出既优质又经济的混凝土。如何设计出好的配合比,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原材料方面的了解与控制,是做好配合比设计的基础。必须掌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及其波动情况、供应能力和价格等技术经济数据。

(二)尽可能掌握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包括施工的结构部位及验收方式、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指标,以及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等情况。

(三)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例如,施工期间的环境温度,是否是雨季施工,是否是大风季节、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等待情况等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四)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管制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设备的保养情况、员工的操作水平、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的混凝土的离散水平,这涉及到了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可通过混凝土的标准差来反映。

(五)对标准、规范的理解掌握。由于我国现行的规范体系是每个行业各有一套,而且这些不同的行业对混凝土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标准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而这些行业都是混凝土企业的潜在客户群,这就要求混凝土公司在设计配合比时要根据相应的行业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设计。而且由于混凝土使用部位的不同或使用材料的差异在配比设计中所依据的标准就可能不同,这点在配比设计中也要慎重考虑。另外,必须尽可能了解施工部位在混凝土质量验收评定中是采用统计方法还是采用非统计方法,以确定合理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综合来看,预拌混凝土施工设计出配合比如在生产中使用,还应转化为生产配合比,其控制因素主要是针对砂、石的含水率和质量波动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并根据拌合物的性能予以校正。需要强调的是在配比转化中要保证实际生产的混凝土的离散水平处于设计的控制之中,这是配合比管理的重要内容。另外,从利于生产的角度混凝土公司应按通常条件设计出一系列的常规配合比,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但应注意的是要根据材料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验证和调整,这种验证调整可以说充满了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季节交替时更要系统性的进行试拌调整,如某一配比较长时间未用,一般为3个月,在重新使用前应进行试拌调整。对常规配合比的管理要在每日使用前做好核对工作,并根据生产报表进行复核和统计分析,以管控质量和成本。对每一次的配比调整,哪怕仅仅是微调也应做好相应记录并予以保存,以保证质量的可追溯性。

三、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是针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过程的特点进行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2]因为是混凝土拌合物,因此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一方面是时间性。因为受到凝结时间的限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完成浇捣施工。另一方面就是半成品。预拌混凝土实际上是种半成品,其浇注和养护是由施工单位完成的。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其最终质量受到时间、施工、养护等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商品混凝土合格,但结构混凝土不合格的可能性。同时,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其强度究竟是多少,当时无法知道,要标养28天后才能知道,按照ISO9001体系的标准,属于特殊过程,需要通过各相关环节的保证来证明生产出的混凝土是合格的。所以混凝土的生产阶段管理涵盖了原材料、设备、生产控制和交货施工的整个过程。另外为满足工作性要求,预拌混凝土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大流动性,一般混凝土坍落度较大(10cm以上),尤其是要求泵送的混凝土。且胶凝材料用量较大,混凝土浆骨比大;二是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混凝土中浆骨比增大意味着自收缩引起的开裂可能性加大;而由于粉煤灰和外加剂的使用,使混凝土干缩开裂危险加大。因而从配合比角度预拌混凝土比自拌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增加,这需要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工艺来解决。最终的混凝土质量必须依靠混凝土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相互协作才能得以保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应实行动态监测,一般要把好三个关,即销售关、混凝土拌制与供货关、施工关。

四、关于混凝土销售阶段的质量管理

预拌混凝土的销售合同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开端,在合同中应明确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验收办法。为了保证合同条款不被误解和顾客的要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在正式签订合同前,一般应组织合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合同条款是否合理,对用户提出的要求特别是质量要求,企业是否能在工艺条件、设备条件、管理等各方面给予满足。这给混凝土企业带来很大困扰,无法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设计配合比和组织生产,提高了生产管理成本,增加了质量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日常的技术积累工作,提高应变能力,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总之,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最终目标是使用户用得开心、用得放心,同时也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J].邓旭华,詹国良,李定安.混凝土.201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控制与管理施工质量
浅谈铁路工程招投标与投资控制
做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基于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分析探讨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