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走班实践策略研究

2017-09-06 08:00李红娟
科教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高中生物教学新时期

李红娟

摘 要 生物是高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對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越来越多,分层走班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就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走班的实践展开研究,希望为高中生物教学的进步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 高中生物教学 分层走班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68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Stratified and Practical Classes i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New Period

LI Hongjua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Yangcun No.1 Middle School, Tianjin 301700)

Abstract Bi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curriculum,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facing the demand of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more and m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hierarchical class is one of th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e of stratified walk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progress of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 new period;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tratified and class-selection; practice

1 分层走班的概述

1.1 基本含义

在学生群体中,智力水平、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导致同班同学在各科成绩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此,按照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将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高低分别组成不同学习班级,原有行政班级保持不变,在各课程上分别进行走班学习,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班级中求学,这种模式就是分层走班。

分层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哈里斯在1868年进行实践的,命名为“活动分团制”,在西方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按学科进行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得到应用和推广,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差异,又发挥班级授课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概念在我国出现较早,“因材施教”就是分层教学的体现,在1914年,朱之善提出“分团教授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分层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学生根据文化程度差异进行分班,然后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开始进行分层教学试验与改革,并采取分层与走班结合的尝试。

1.2 基本原则

在应用分层走班教学方法中,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整体性原则,指的是将学校所有行政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并将各个年级、所有教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为分层走班提供良好条件。

二是自主性原则,在分层走班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将学生进行分层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来选择合适层次的学习班级,让学生处于良好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1]

三是流动性原则,学生在分层走班时,并不需要局限于固定层次的学习班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时改变选择,在各个学习班级中自由流动,让学生感受多种学习氛围,不断提升自己,提高学习成绩。

2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走班的实践策略

2.1 学生分层走班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分层走班就是为了让不同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所以,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分层,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明确学生差异,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确保分层走班的科学合理有效。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能力、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等,分层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为提高分层的准确性,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观察,做好记录,结合调查问卷方式,通过学生问卷、同学问卷、家长问卷与教师问卷等多种途径,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

然后,在掌握学生的详细资料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学习兴趣、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能力倾向、考试成绩等,在统筹安排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划分为基础、提高与优秀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层学生在基础上相对较差,缺少明确学习动力与足够学习动力,对学习处于敷衍了事状态;提高层学生有着一定学习兴趣,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任务,但缺少进取心,学习习惯、学习动力有所缺陷,成绩不够稳定;优秀层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刻苦努力,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主动性和独立性,基础知识扎实,成绩优秀。

学生分层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在走班学习中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当学生在分层走班中表现出色、成绩提升后,可以将其提升到高一层中;反之,则调整到低一层中,督促学生进步。[2]endprint

2.2 教学方法分层走班的策略

在教学方法分層走班方面,不同层次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决定着其适用的教学方式也会不同,其中,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应当采取慢速度、低难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进行多次反复,减少过多变化,加强基础知识方面传授,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查补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疏漏,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重视对学生的考查,及时将学生不足之处反馈给其本身,加强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高中生物知识。

对于提高层的学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练习,提问点拨重点知识,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更为熟练地掌握生物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

对于优秀层的学生,教学方法应当以讨论式、启发式为主,适度扩大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增加综合知识、变化内容的培训,增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设计生物实验方法,提高对高中生活的运用能力。

2.3 教学内容分层走班的策略

教学内容的分层走班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适用的教学目标也是有所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保证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对于基础层学生,适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让学生熟记、掌握并简单运用高中生物的知识,多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传授基础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信心,巩固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层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数熟练掌握,并能够对其正确运用,同时加强分析能力、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培训;对于优秀层学生,除了要达到提高层教学目标之外,还要对生物教学大纲进行拓展,做好学生思维深度、广度的培训,掌握学习规律,训练综合技能,提高学生思维创新、知识迁移能力。[3]

二是学案分层的方法,不同层次班级学习力有所差距,统一的教学方案并不能起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所以,需要对学案进行适当分层,来满足各层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案分层中,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区分,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划定其优先需要学习的内容,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

2.4 评价分层走班的策略

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对于分层学生而言,其评价考核的内容、标准等都需要有所差异,也就是对评价进行合理分层。

对于基础层学生,评价要以鼓励与肯定为主,教师应当从积极的角度来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对于提高层学生,要侧重知识掌握扎实程度、知识面覆盖方面,重点评价知识掌握水平;对于优秀层学生,除了要评价知识是否全部掌握外,更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性、创新能力的评价。

具体来说,对各层学生的评价应当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能力,采取分层测试的方式,利用有基础题、附加题的相同试卷,将学生需要答的题进行标志区分,而同一题目,评分标准需要有所区分,比如基础层答出重点即为正确,提高层和优秀层需要做到答案的严谨正确。

二是情感态度,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状态、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等,情感态度的评价在各层学生中是适用的。[4]

3高中生物分层走班教学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就高中生物分层走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对生物课程的重视,由于生物在高考中分数比重不如三大主科,对生物课程重视十分不足,对其学习难度不够理解,认为并不需要采取分层走班的教学方法,妨碍分层走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二是缺少足够生物教师,分层走班教学需要有大量生物老师作为支撑,但在许多学校中,生物老师配备数量并不充足,经常有一个生物老师负责多个班级的情况,在这种紧缺情况下,多个班级同时开展生物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着较大困难。

三是管理方面难度较大,在分层构成的新学习班级中,学生彼此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不够熟悉,学生即使缺席也很难发现,容易发生迟到、早退、逃课等不良现象,增大管理的难度。

3.2 解决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加强对生物的重视,学校应当将生物作为重点课程,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分层走班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第二,做好生物教师的安排,学校应当加强在生物教师方面的储备,对所有班级进行统筹安排,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不同水平的教师,比如优秀层,应当让经验丰富、思路敏捷、视野开拓的教师来担任。第三,管理方面,要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采取双班主任的方式,给分层学习班级设置单独的班主任,选择负责的班级委员,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力。[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分层走班教学方式,对学生健康成长、生物教学水平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掌握并使用正确分层走班教学策略,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接受到符合其自身的教学内容、方法,提高学生高中生物学习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大华.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走班的实践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5.7:166.

[2] 宋知刚.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走班的实践及思考[J].中华少年,2017.12:200-201.

[3] 张晓玲.高中生物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3.

[4] 韩艳玲,毕宪顺.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分层走班制实施路径探析[J].考试研究,2016.3:86-90.

[5] 张丽鹃.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体会研究[J].新课程(下),2017.1: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高中生物教学新时期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