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7-09-08 21:39王懋莹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企业财务管理营改增

王懋莹

摘要:“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国务院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实施“营改增”有助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主要探讨了“营改增”战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机制与对策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管理;作用机制

“营改增”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营改增”制度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活力,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深刻的影响。

一、实施“营改增”政策的意义

增值税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以所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记税依据的一种流转税。主要包括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实施“营改增”政策,就是把企业的营业税改为部分税,减少企业的税收额度与负担。

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是社会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加快企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行“营改增”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推行“营改增”政策,减少出口税收,有利于促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推销我国优秀的产品,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推行“营改增”政策有利于实现政府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使企业信任政府、配合政府的收税制度[1]。

二、“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赋税额度的变化

由于增值税的计税方式灵活,因此每一个企业要上交的税额是不同的,例如建筑安装业要交付的税额要远远高于以服务业为主的小型企业,而有些企业的税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对于企业规模小的服务业来讲,降低了其赋税比例,减少了其赋税压力,对于企业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就扩大了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发展。“营改增”政策总体来有效改善了企业的税收压力,加强了企业的活力,更加注重服务行业的培养。

(二)会计核算方面

在实行营业税的制度时,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和录入都比较简单,营业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只需要考虑营业额和税率两项即可。而增值税的计算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涉及的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而销售额也需要计算: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其中的含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至此,当期销售税额才计算完畢。当期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同样也需要经过计算得出:当期进项税额=买价×适用税率。

综上可以看出,计算增值税要比计算营业税复杂许多,涉及的环节多会容易导致失误,造成财务核算的不准确。

(三)发票管理方面

“营改增”实施之后,发票类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普通的营业税发票改为现在的增值税发票,需要的发票的数量和发票限额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纳税人在开具发票时,由于缴纳税务较多,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最少会有两种发票,用以记录不同方式的收税,而且这种发票的使用以及注销都很严格。因此,开具增值税发票更加烦琐,增加企业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损耗。

(四)管理风险方面

由于“营改增”实施后对于财会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如果财会未能有效掌握“营改增”的制度以及收税原则,或者职业素质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就会拖慢企业的财务管理进度,不能有效的运用“营改增”政策,管理日常的账务信息。另外,“营改增”如果使企业的计算难度提升,出现漏洞,则会加剧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由于增值税的灵活性、开放性较强,有些不良企业很可能利用这一特点,实行违法的偷税漏税行为,危害国家税收秩序。

三、推行“营改增”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完善纳税体系

我国的纳税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的,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合理的、科学的体系,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与修改。“营改增”实施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依据中国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建立切实可靠的纳税体系。实施“营改增”政策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不维护,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

除了国家大力支持“营改增”,省市各个地区要积极配合,加强与国家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加强对于“营改增”的税收宣传力度,做到公平收税,扶持和引导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

财会部门要积极应对这一形势下的各种影响因素,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与提升,要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计算方式,避免因为人为失误而带来的企业财务风险危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或是信誉损害。

(三)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企业要对与“营改增”政策有充分地认识,“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相关操作流程增加,工作任务加剧,财务报表的制作变得更加复杂。企业要完善财务报表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使财会人员更加精准地掌握相关数据,更准确地掌握公司的财务情况。其他部门在监督财务部门的同时,还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调查与统计,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损害企业的利益。

(四)加强企业的管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需要所有部门一起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提供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对于财会部门的监督作用,颁布各种赏罚管理条例,影响制约员工的行为方式,使其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

结束语

“营改增”政策有利于企业制定适合的企业管理策略。我国应继续完善“营改增”政策,发挥企业的活力作用,各省市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龙敏.“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8:186-188.

[2]马诗慧.“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6,17: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企业财务管理营改增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