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生命哲学(上)

2017-09-13 00:31讲者林明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祖宗易经学问

讲者_林明进

老祖宗的生命哲学(上)

讲者_林明进

【编者按】

炎炎暑期,相聚灵岩道山,整理国故心事,来一场生命智慧的碰撞;烈烈夏日,论道清幽古刹,听名师阐发经典智慧,启发生命大气象。在2017年首届志道校长高级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倾听了殷浩然先生的“易经奥秘与国学文化”、向功平先生的“茶道的信仰之修”、赵君先生的“中医思想与生命健康”、刘刚老师的“心世界——尖端激励法实践”以及林明进老师的“老祖宗的生命哲学”。本期刊登林明进老师的“老祖宗的生命哲学”课程内容,以飨读者。

我是来自台湾的国文课老师林明进。我的老师是爱新觉罗·毓鋆,他在台湾教书40年,我听他讲学35年,我崇拜他的学问,更崇拜他的人品,他讲的是他能做得到的。他最要好的老师是王国维、康有为、柯劭忞、郑孝胥、罗振玉、梁启超等大师。老年时,他的眉毛是黑的,全身须发是白的,这是修炼的极点。我是一个乡下孩子,我的父亲对我有个小小的期许——让稻香变书香,我的少年岁月到中年岁月都在毓老师创办的天德黉舍(现奉元书院)读书。毓老师说:这不够,还要让书香变杏香。我打算用“以经解经”的方法来讲四书,让孔子来解释孔子,让儒家来解释儒家,这样才有可能呈现它的原汁原味。

生生之谓易

太极图是中国最古老的符号,黑色的部分代表阴,白色的部分代表阳,黑色的部分有白点,白色的部分又有黑点。三千多年前,老祖宗就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我们现代的医学观点来讲,男人身上有女性荷尔蒙,女人身上有男性荷尔蒙。《易经》之前的书,我们难以知道,因为被秦始皇统统烧掉,这本书由孔老先生解读后,成为一本哲学书。这本书不仅影响了儒家,也影响了道家。

爱新觉罗·毓鋆,师从王国维、康有为、柯劭忞、郑孝胥、罗振玉等诸先生,在台湾讲学六十年,创办奉元书院,讲授《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国学经典

中国的学问阴阳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阴阳上面还有个太极,在生命变化前还有一个更早的源头,我们称作“元”,孔子在《论语》中讲“吾道一以贯之”,一就是元,元就是一。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他认为: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孟子讲“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中国的学问从这里开始。

中国的学问是从生命哲学发展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乃至于经济哲学。我们老祖宗让我们很钦佩,春秋战国以前就有这么好的思想,历朝历代的思想都没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结晶。

一阴一阳,就像紫禁城的木建筑,没有一根铁钉,都用榫头。阴阳是我们中国哲学的开端,阳是实的,阴是虚的,万物的生生不息需要阴和阳的配合,所以中国人的学问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天地,生万物。中国很少讲形而上,这个民族很务实。

三画卦,表示天、地、人,如果用生命一生来说,三画卦的底下是开始、中间是茁壮、上面是结束,用文雅字眼是“始、壮、究”,所有的生命现象是从开始到结束。但从三画卦变成六画卦,老祖宗的生命哲学完成了,三画变成六画是乾卦,卦是由下往上画,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之后又重新开始,开始、茁壮、结束后又开始,可以不断画上去,第三爻到第四爻之间是结束又开始,从始终之道变成终始之道,终始之道就是生生不息之道。

《周易•系辞上》讲“生生之谓易”,“之谓”是白话文“就是”的意思,“谓之”是“叫做”的意思,那么生生就是易,一部《易经》讲的就是生生不息之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实从变的角度来讲,是三百八十四个现象,因为㐅乂生息,瞬息万变。

老祖宗告诉我们要懂得时的变化,所以易经就是变经,一有变异,如何找到它的不易,如何找到它的规则,教我们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人生就是要抓住这个瞬,因此孟子讲孔子是圣之时者,而不是说圣之任者也。

生而有难

我们祭拜祖先既说祖庙也说宗庙,那祖宗是什么?中国的孝道是四个字,孝老孝考,父亲死后称作“考”,“考”简单说就是祖先,中国的孝顺不是仅仅孝顺父母,而是要孝顺列祖列宗,孝顺生命最早的源头,祭天祭地。“祖”字左边的“示”表示一种祭器、礼器,上面一横,表示祭祀的对象,右边“且”是男性的生殖器,代表最早的祖先,祖庙就是最早的庙。“宗”字下面的“示”表示礼器,宝盖头是女性生殖器,从中国的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孝道是不忘本,从父亲母亲到列祖列宗,这样中国的生命哲学才有源头。

《易经》的第三卦是“屯”卦,这一卦是讲我们的老祖宗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中华民族将生日视为母难日,现如今在各地区常见的情形是:摆一个蛋糕、点几根蜡烛,过生日的人许愿,吹灭蜡烛。这是两百多年文化在征服我们五千年的文化。西方人的“生日快乐”是从孩子的角度讲;中国人的“母难日”是把价值放在产生新生命的母亲身上,孩子出生,大家很开心,这一天也是妈妈最痛的一天。

屯表示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生命是脆弱的,可是脆弱的生命需要奋斗

屯卦,下卦是震,易动;上卦是水,代表危险,一动就有危险

屯卦,下卦是震,易动;上卦是水,代表危险,一动就有危险。这不仅是讲出生,也是讲任何事情的第一步都不容易。通俗来讲,医生告诉妈妈,恭喜你怀孕了,接下来是恶心,闻到煮饭的味道会想吐;怀孕三个月之内很少告诉别人,因为这是危险期;三个月后每个月检查一次,随后每个月检查两次;最危险的是上生产台。

中国人把生产看做是一个“难”的过程,“屯”这个字,一株小草从根部长起,要突破厚厚的土壤,冲破坚硬的石头,穿出地面,“难”在哪里?我是农家子弟,家里用人工嫁接的方法种了很多水梨,好不容易活了、发芽了,轻轻一碰就不见了,所以生命是脆弱的,可是脆弱的生命需要奋斗。生命的第一卦屯卦,讲生而有难,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怕困难的民族,一个吃苦的民族,这个民族认为一切的成功、一切的主宰都从动中得来。

人生不圆满

如果生而有难,那么再来看《易经》最后一卦。第六十四卦叫做未济卦,第六十三卦是既济卦,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作者名为沈既济,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生命的第一步,屯卦是一动就有灾难。未济卦是下坎上离,上面是火,下面是水,火往上走,水往下流,火水不交,背道而驰。《易经》讲阴阳相济,相交才会产生生命,事情才会好。火水不交,放在易经最后一卦,代表人生的不圆满。

第六十四卦叫做未济卦,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作者名为沈既济,成语黄粱一梦来自《枕中记》一书

《易经》第三卦是生而有难,最后一卦是人生不圆满,这个民族很清楚明白地告诉后代子孙,人活着有传递生生不息的责任,任何的苦难都得承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其实人生不如意可能性是百分之一百。尽管人生满意的事情不算多,但仍需要奋斗。中国有两个成语是“否极泰来”“剥极必复”,是指长期坏运之后,必将转而出现新的契机,这对应的是“否卦”“泰卦”“剥卦”“复卦”。中国人是不会自杀的,自杀是舶来品,老祖宗教我们的是怎么活下去。

我们没有自杀这一行为,因为“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书》)。我们是在实践父母留给我们的身体,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负责,还要为父母负责,还要为列祖列宗负责。

在台湾,我每天烧香两次,烧香是一种仪式,很多人讲这是迷信,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妈妈叫我这样做。孝道的第一个价值就是顺,顺不是迂腐,顺是中国人伦理关系很微妙的润滑剂。“孝”从小篆来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讲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意思是“善事父母者”。

《易经》讲的都是非常生活的知识,从屯卦到未济卦,从生而有难到不圆满的人生,逆境是我们的人生,苦海无边是我们共同的认知,在不圆满的人生中追求圆满是我们的态度,自在自得是我们的安顿,明心见性是我们的功课,慈悲忍耐是我们永恒的平常心。平常很重要,平常才能正常,正常才能做非常的事业。如果不平常那叫异常,异常就会反常,反常就容易失常,失常人生就经常无常。有难有苦不圆满,但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真实的人生,中国人是这样看人生的。台湾有句话用普通话讲是“吃苦当做吃补”,中国人好可爱。

林明进老师讲中国人原汁原味的教育观

教育的“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老师做好自己,学生跟着学习

教育的“育”是“养子使作善也“,让不正使之为正

中国人原汁原味的教育观

学生这两个字很饱满,“生”字是一株草从土里长出来,和第三卦“屯”很像。学生是学着怎么样活,像一株草从土里长出来,长出来后还会面临更多挑战,母亲怀胎十月很辛苦,但一个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生是困难的,刮风下雨跑不掉,被踩到也跑不掉,冒出土以后危机才刚刚开始。

“学”是觉悟的意思,中国的学问是内求的,不是外求的。学则觉也,自觉觉人,自己觉悟自己,自己去挖掘自己与生俱来的本心、本性,总是有人觉悟不出来,所以有“先觉觉后觉”(《孟子•万章上》),“伊尹,圣之任者也”(《孟子•万章下》)。先觉悟的去帮助后觉悟的,中国讲的是从自己到别人,西方讲的是个人主义。

“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学生到学校来就是学这个“生”字。如何学“生”?学天,因为天地生万物,天地是最伟大的德性,天地生万物,没有分漂亮丑陋,没有分有害无害。中华民族是学天的民族,比如武则天,则天就是法天,源自《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个女性就凭一点就值得男性学习,很多大臣劝她立碑,她说碑是后人立的,没有人给自己立碑,如果要立,就立无字碑。

学生的“生”是当作动词,学着怎么过生活,学生是到学校学习陌生的知识,学生存的能力,学生活的趣味,内在的满足。那么学生还要学习、要觉悟生命的价值。很多人觉悟不出来,那么就有老师这个行业来教学生,所以“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修道是什么?我们常说修几个学分,也是学几个学分,所以修道就是学道,有人学道,就有人教这个道,教就是教人性,教分门别类、各行各业的学科,此外,还有一个中心的价值就是教每个人如何做人。学是觉悟,觉悟生命的价值。如果要做伟大的事业是要从自己做起,要生生不息,先从学生开始,学生不是在学校的那段时间叫做学生,我们一辈子都是学生,觉悟生命的价值。

讲完“学生”,我们来看“教育”。“教”左边是“攴”是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老师父母拿着棍子,这不是鼓励老师体罚学生,是指轻轻的警惕,右边是念做“效”,小孩子看到什么学习什么,告诉老师以身作则,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教”的意思是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学记》讲“师严然后道尊”,《三字经》“教不严,师之惰”,很多人解释是尊敬老师或者老师要严格,我想应该是老师严格的教学生变为严格地约束自己,老师严束其身,师道就有尊严,教育的“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是“上行下效”,那老师做好自己,学生就跟着学习,所以老师自我约束做示范不够,还要做典范,以身作则,这就是所谓的“身教”。

师严道尊是要求我们老师作为标杆,这就是言传不如身教。教育的“育”,下面是女人的身体,上面是小孩子,刚刚出生的小孩子是头朝下的,手脚在后面,育是让不正使之为正。这两个字是中国人原汁原味的教育观,要以身作则,不正使之为正。

我的老师在我初中三年每天教《古文观止》,暑假还要教,三年内我学了一遍《古文观止》,他说文章好到哪里,如何布局的,它的特质在哪里,现在大江南北都在读经,接下来如何讲是重点,怎么讲,如何讲。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落伍,但是需要去实践的,中国的学问都是实学。

“祖德流芳”这四个字是从生生不息而来的,不是活着就行了,而是”行父母之遗体“,为自己也为列祖列宗负责

中国学问要一个字一个字讲

“学而时习之”五个字,我要讲三个半小时,中国的学问第一章一定有深意,“学”重要,我们一生都在学,“时”也值得探讨,所以中国的学问要一个字一个讲。

什么是儒家?“儒”字,人字偏旁加需要的需,从人的需要所建构出来的学问就是儒家,需要就有用,不需要就没有用,需要的你不用,你就用不出来,所以儒字多漂亮,中国的学问不是讲神的学问,是讲人性的学问。

什么叫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意思重点在“中”,中华民族的道统在“中”,什么叫“中”呢,很多国家都叫“大”,英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韩国叫大韩民国。大学是要学大,有容乃大。中华民族这个“中”,有本书叫《中庸》,《中庸》是一本小《易经》,《大学》和《中庸》相表里,《大学》就是一本小《春秋》,两部书是有相关性的,《中庸》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顺性,顺着人性去做事就是中道,汉朝郑康成解释“中庸”为“记中和之为用”,“庸”就是“用”,所以中庸就是“用中之道”。什么是中国?简单来说讲中道的国家就是中国。

我们叫做华夏民族,“夏”是会意字,方方正正的头,两只手,两只脚,手脚万能,脑子聪明的人,是中国之人也,“夏”是中国人的意思,华夏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的意思,我们的历法叫做夏历。

我们讲了学“生”还要讲中国人的学“死”,有信仰的民族发明了宗教,没有信仰的中国人祭祀祖先,祖先的牌位一般写“祖德流芳”,这四个字是从生生不息而来的,不是活着就行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要祖德流芳。

在古代,如果父亲的身份是大夫,用大夫之礼下葬,儿子身份是士,那就用士之礼祭拜,规模就要小很多;而如果父亲的身份是士,用士的礼下葬,儿子的身份是宰相,那就用宰相之礼祭拜,规模就大很多,这叫光宗耀祖。《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中国的孝道很简单,“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是从孝开始讲,而不是从忠开始讲。

从两性之爱建构出儒家学问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圆形里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比如在德国,人们使用的是马克杯,没有盖子,北京人喜欢喝盖碗茶,盖子是阳,杯子是阴,合起来之谓道。所以阴阳不是两个,而是一个东西的两面。什么叫阳,山南水北,阴阳是一个山的两面,如果不懂阴阳,就不懂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讲相对待的。一阴一阳,乾施坤受,雄施雌受,这就是生生不息之道。乾道是主动的,但是没有坤道配合不行,中国的学问就是中道和正道,《大学》讲的是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止于至善就是正道。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想成为一个君子从夫妇之道开始,夫妇之道是“相敬如宾”,古代夫妻并不是男尊女卑,而是一样的地位,从文字可以看出来,“妻”是妇与夫齐者也,一样大。《易经》乾卦是“大哉乾元”,坤卦是“至哉坤元”,意思是男性与女性,你多大,我就多大。天尊地卑乾坤定这句话很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是男尊女卑的意思。尊是高的地方,登高地自卑,卑就是低的地方,高与低并无价值判断,高的地方是天的位置,低的地方是地的位置,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万物生生不息,这也是《中庸》第一章的最后八个字,“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天尊地卑不是“尊卑”而是天地的位置。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是从最早的阴阳开始的,云行雨施,云动开始下雨,品物流形,各种万物都流动成形,阴阳相交,男女相爱,一切事物才开始成形,老奶奶在晚上看鸡蛋,有形就是有生命,空如也就是没有生命,如果母鸡没有和公鸡在一起,它还是会下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是指雄性与雌性爱的结晶,中国学问博大精深。

儒家讲“仁爱”思想,我们常讲杏仁、瓜子仁、核桃仁,龙眼仁、绿豆仁、花生仁、鸡蛋仁,仁是种子的意思,仁的人字旁是“二”,这代表阴阳,比如花生,这株植物开花了,如果没有授粉,它就枯萎了,授粉后,整个茎就弯下来到地底下去。花生哲学就是“谦”的哲学。

《易经》第十五卦是谦卦,这个卦是三吉三利,无往而不利,上卦是地,下卦是山,和大自然完全相反。你有像山一样的智慧、德性、才情、学问和人品,都要韬光养晦地底下,这叫“谦”。这一卦开启了道家“不争”的哲学,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家发展出了“让”的哲学。

这就是中国的学问,智商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的。种子是两性相爱的结果,所以仁爱思想不止是爱人而已,而是要落实到爱的层面,儒家的思想建构的触点是寻找万物生生不息原因开始的,公鸡打鸣、蝉鸣、鸟叫都是求偶,我们把学问放的太远了。儒家是从两性之爱建构儒家的学问,两性之爱发展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结果是种子,过程是相爱,植物叫授粉,动物叫受精,授粉、受精称为爱,中国人称之为最美的德性——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德就是善的行为的结果。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想成为一个君子从夫妇之道开始,夫妇之道是”相敬如宾“,广为流传的是“画眉”之事,张敞夫妇成了“相敬如宾”的典范

猜你喜欢
老祖宗易经学问
比多少的学问
《易经·序卦》探微
“一”的学问
文物表情包
人类的老祖宗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老祖宗的童年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