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血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17-09-14 08:10时扣荣陈伟成谭朝丹顾伟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甘露醇白蛋白血肿

时扣荣 陈伟成 李 洁 谭朝丹 刘 娟 顾伟鹰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脑出血危重患者血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时扣荣 陈伟成 李 洁 谭朝丹 刘 娟 顾伟鹰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目的探究并分析5%与25%的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血肿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和5%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人血白蛋白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等操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56±7.3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6.32)分,两组无明显差异(t=0.712,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8.67±4.78)分、(13.25±3.42)分,两组差异(t=4.57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9.92,P<0.05;t=8.31,P<0.05)。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率(3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3.3%,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18.3±8.2)ml、(18.4±7.5)ml(t=0.062,P>0.05),二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分别为(18.4±7.5)ml、(12.5±3.6)ml,差异显著(t=5.052,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4 w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t=7.39,P<0.05;t=4.34,P<0.05)。结论25%人血白蛋白较5%人血白蛋白更能有效较低颅内压,减轻颅内高压引起的并发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痊愈率。

人血白蛋白;老年性脑出血;颅内血肿;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因引起的颅内血管破裂出血〔1〕,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如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吸烟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老年患者的血管老化等〔2〕。据临床统计,脑出血除了以上病变之外,常有诱因,如突然的情绪激动、用力屏气、习惯性便秘等。由于病变部位特殊,脑出血起病迅速,死亡率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由于脑出血压迫脑组织以及神经,即使患者幸存,常留有神经功能缺损、认知、语言障碍等〔3〕。因此,除了抢救患者,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减轻患者后遗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常用的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有利尿减轻水肿,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甘油果糖等,此类药物常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部分特殊患者,仍然效果欠佳。研究表明〔4〕,人血白蛋白能有效减轻脑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水肿,提高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血肿吸收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本文探讨5%与25%人血白蛋白对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脑出血危重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57~79〔平均(63±16)〕岁,高血压病程1~8〔平均(3.2±3.5)〕年;出血部位:基底节36例,小脑4例,丘脑2例,脑干3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6~82〔平均(64±18)〕岁;病程1~7〔平均(3.1±3.4)〕年;出血部位:基底节37例,小脑5例,丘脑3例,脑干5例。排除标准:本身有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或者患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就诊时脑出血发病已经超过24 h者或者住院治疗小于4 w者;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包含测评表者。以上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脑出血,并且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出血部位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控制血压,并采用综合治疗(包括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减轻患者脑水肿。同时根据每日消耗能量,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此外,对于凝血功能有障碍的患者结合该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促进凝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包括甘露醇、呋噻米、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和5%人血白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药准S10940057)50 ml静滴,连续5 d,首次使用均在发病24 h后开始;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人血白蛋白治疗,用法剂量同上。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在住院2 w时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体积用多田方法计算,出血量(ml)=(π/6)×长×宽×层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按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功能评价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小于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56±7.3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45±6.32)分,两组无明显差异(t=0.712,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8.67±4.78)分、(13.25±3.42)分,两组差异明显(t=4.571,P<0.05),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19.92,P<0.05;对照组t=8.31,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18.3±8.2)ml和(18.4±7.5)ml,二者无明显差异(t=0.062,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分别为(12.5±3.6)ml和(9.4±2.3)ml,二者差异明显(t=5.052,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4 w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观察组t=7.39,P<0.05;对照组t=4.34,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重症疾病,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5,6〕,据不完全统计死亡率最高可达68%。这可能与脑出血后,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等有关。即使患者恢复,仍可能留有后遗症,比如神经系统障碍、智力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7,8〕。因此,度过急性期之后,防止或者减轻患者并发症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临床上最常用的保守治疗就是用甘露醇、速尿等渗透性利尿剂消除脑水肿,但上述药物尚有不足之处。甘露醇去水肿效果显著,但是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对于肾功能障碍、冠心病及性功能障碍者不宜大量使用。此外,由于甘露醇是强效利尿剂,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加重脑组织代谢紊乱〔9,10〕。超早期使用甘露醇有利于水肿扩大,因此,对于尚未危及生命的颅内高压,12 h内不主张用甘露醇去水肿。甘油果糖虽然无明显副作用,但是消肿作用较弱,若采用大剂量进行治疗,则副作用明显加大,可导致溶血等并发症,因而得不偿失。研究发现〔11,12〕,人血白蛋白能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白蛋白能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一方面促进了组织水分回到血管,另一方面达到了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的目的;人血白蛋白可能刺激血肿周围新生血管增生和血管性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血肿的溶解与吸收〔13,14〕;有利于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促进血肿的吸收;人血白蛋白可抑制凝血酶,加强抗凝酶活性,促进血肿溶解和吸收。

本文表明25%人血白蛋白较5%人血白蛋白更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颅内高压引起的并发症,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痊愈率〔15〕。

1夏 磊,程谦涛,王丽君,等.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继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J〕.广东医学,2012;33(24):3806-9.

2庄文锦,汪银洲.人血白蛋白佐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8;7(6):338-40.

3申亚巍.人血白蛋白辅助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3):188-9.

4劳全坤.人血白蛋白治疗脑出血脑水肿8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5(1):76-7.

5庄会艳,付怀栋,林福军,等.白蛋白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海南医学,2012;23(10):22-4.

6费 容,文治成,陈于祥,等.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4):476-8.

7李 森.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血肿吸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39-40.

8周俐红,李 静,周海燕,等.人血白蛋白在脑出血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7-8.

9严汝庆.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7):902-5.

10张光伟,杨 军.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血肿吸收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2;23(1):66-7.

11Lovelock CE,Molyneux AJ,Rothwell PM,etal.Change in incidence and aetiology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n Oxfordshire,UK,between 1981 and 2006: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Lancet Neurol,2007;6(6):487-93.

12王文化,赵 冬,吴桂贤,等.北京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352-5.

13Toda H,Takahashi J,Iwakami N,etal.Grafting neural stem cells improved the impaired spatial recognition in ischemic rats〔J〕.Neurosci Lett,2001;316(1):9-12.

14Masuda T,Isobe Y,Aihara N,etal.Increase in neurogenesis and neuroblast migration after a smal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Neurosci Lett,2007;425(2):114-9.

15Tang T,Li XQ,Wu H,etal.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in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ic rat brains〔J〕.Chin Med J(Engl),2004;117(9):1342-7.

〔2016-05-18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资助(No.2013-YY-01-02);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七院新星”人才培养项目(No.XX2012-026)

顾伟鹰(1964-),男,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研究。第一作者:时扣荣(1983-),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

R97

A

1005-9202(2017)17-4256-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41

猜你喜欢
甘露醇白蛋白血肿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