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笑灸调治对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2017-09-14 08:10周秀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特异性量表疼痛

王 洋 周秀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百笑灸调治对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王 洋 周秀玲1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目的探讨百笑灸调治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0例平均年龄(65.3±7.0)岁的老年人普及治疗,并进行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等统计分析。结果VAS评分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笑灸法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百笑灸调治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百笑灸;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生命质量

非特异性下腰痛〔1〕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根据其临床表现,祖国医学将它划为痹病的范畴。60%~80%的老年人曾经或正在经受着下腰痛的折磨,是目前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中的常见病之一〔2〕。老年患者大部分生活在社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更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本文旨在探讨百笑灸调治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长春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体检的≥60岁老年人90例。平均年龄(65.3±7.0),病程(2.8±1.6)年。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诊断标准(下背部、腰骸部、臀部持续或反复疼痛以及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症状超过12 w以上);(2)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4;(3)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筛查认知能力正常者;(4)年龄≥60岁且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特异性下腰痛和神经根性下腰痛(2)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3)脑器质性疾病和癫痫;(4)严重视听障碍,无法配合本研究者;(5)中途放弃未能坚持者。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经过对文献收集及专家经验总结,汇编制定适合社区老年居民实施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百笑灸法调治方案,由专业的中医医生及中医临床护士进行灸法治疗方案培训,首先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方法讲解及演示,社区老年居民及家属进行自身实践,并予以指导纠正。由患者家属进行居家治疗,社区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家访,具体方法为(1)取穴:主穴位包括腰阳关: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5寸为患者本人食指与中指并拢宽度)。命门: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大肠俞: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辅助穴位选取:阿是穴又称天应穴,是指在保健治疗时,选取身体上的某些压痛点或疼痛局部作为施灸部位。 (2)方法:通过专业医生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定位,用记号笔将穴位进行标记。将百笑灸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家属进行讲解,置于施灸标记部位,随时观察受热情况,防止烫伤。(3)时间:每部位灸30~40 min,每周治疗5次,周六、日休息,治疗4 w,共计20次。

1.2.2评价方法

1.2.2.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1)疼痛评估采用VAS评分〔4〕:VAS疼痛评分标准 (0~10分) 分为无痛(0分);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1~3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4~6分);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7~10分)。(2)基本治愈:改善率>90%,无并发症;显著好转:改善率为71%~90%;有效:改善率为30%~70%;无效:改善率不足30%。另外,观察不良反应,注意有否消化道症状、皮疹、头痛、头晕等。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2.2.2生命质量量表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4〕QLICD-GM(V1.0)中QLICD-GM包括躯体功能(10个条目)、心理功能(11个条目)、社会功能(8个条目)共3个领域2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五等级式条目,评分1~5分,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96。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百笑灸法VAS评分 治疗前后百笑灸法VAS评分(74.39±9.83、42.58±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7,P=0.000)。总有效率93.33%,其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66例,有效8例,无效6例。

2.2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 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中性别、年龄、病程、医疗形式有显著差异(P<0.05)。

2.3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社会人口特征的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比较

表2 百笑灸治疗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生命质量的比较

3 讨 论

老年人容易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各种疼痛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肌源性或关节突源性下腰痛等常见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5〕,疼痛和功能障碍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给家人、医疗机构、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高龄老年人同时存在多种疾病,在疼痛管理、躯体功能、症状及用药应对上的把握能力水平较低,故采用VAS评分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VAS作为一种简单且实用的以疼痛症状为主的评价量表,能准确表达样本之间测量值的差异〔6〕。本研究结果与杨丽艳等〔7〕研究运用灸法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结论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说明文化程度对社区老年性下腰痛患者没有影响,由于老年慢性下腰痛患者多选择居家,通过休息等对疼痛缓解,因此治疗多不积极,与患者的付费方式等没有影响,这与国内〔8〕的研究相一致。

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生命质量主要是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下腰部的功能障碍会影响老年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因为下腰痛作为一个临床综合征,会有腰部的疼痛或不适感,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坐位、站立活动等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使这部分人的社交活动、生理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功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生命质量下降。本研究结果与Benyon等〔9〕的研究一致,物理因子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躯干灵活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如下腰部疼痛等,同时可以出现感觉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在疾病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动摇患者的治疗信心。物理因子治疗是下腰痛患者的康复的重要手段,艾灸保健,中医称之为“逆灸”,最早见于《范汪方》,具有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作用〔10〕。

百笑灸具有简便安全、灸时不影响患者活动;舒适少烟、绿色环保;多穴同灸的优点。在慢性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治疗中,百笑灸的作用机制在于局部刺激,使患者局部皮肤受热,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组织代谢能力,有利于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疼痛、促进组织恢复的作用。

1李小金,韩秀兰,成守珍.下肢生物力学矫正联合脊柱区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4;6(4):233-7.

2黄若葭.Pilates运动疗法对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疗效的干预〔D〕.太原:中北大学,2015.

3吕和平.疼痛管理小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疼痛影响的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6):716-8.

4万崇华,张晓磬,李晓梅,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各量表的测量学特性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8(8):40-5.

5Bahrami-Taghanaki H,Liu Y,Azizi H,et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upunctu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J〕.Altern Ther Health Med,2014;20(3):13-9.

6罗 薇,杨 秩,赖文莉.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多个临床因素对正畸初始疼痛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6):867-70.

7杨丽艳,李志峰,何 佳,等.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2):59-61.

8许世波,王连成,李 平.针灸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肌肉力量和疼痛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21(2):176-9.

9Benyon K,Muller S,Hill S,etal.Coping strategies as predictors of pain and disability in older people in primary care:a longitudinal study〔J〕.BMC Fam Pract,2013;14:67.

10王春华.温和灸对亚健康状态的临床干预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

〔2017-03-27修回〕

(编辑 袁左鸣)

周秀玲(1966-),女,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研究。

王 洋(1983-),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

R685

A

1005-9202(2017)17-4397-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112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特异性量表疼痛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疼痛不简单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