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仙草”的扶贫传奇

2017-09-20 09:10盛玲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仙草金平特派员

本刊记者|盛玲

一株“仙草”的扶贫传奇

本刊记者|盛玲

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科技特派员团队利用科技支撑百亿级铁皮石斛产业,依托“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大平台,创新扶贫模式,使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书写了一株“仙草”的扶贫传奇。

古谚云:铁皮石斛何处有?深山长寿村里求。古时候,当有危重病人处于生命垂危之时,人们常冒着生命危险悬索崖壁或射箭采集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阴处,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仙草”——铁皮石斛,将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能令病人起死回生,颇具传奇色彩。

铁皮石斛是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被尊列为天山雪莲、人参,何首乌、冬虫夏草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还有“北有人参,南有石斛”一说,老字号药店的橱窗里总要放上百年老山参,颇大的何首乌和一罐用铁皮石斛卷成的铁皮枫斗。铁皮石斛因其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独特功效,备受人们追捧,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野生铁皮石斛都价格不菲。

“仙草”下凡 实现人工繁育

野生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之间,常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喜湿润和半阴环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由于自然繁殖能力低、生长缓慢、野生种群稀少、自花不育、传粉困难、结实极少、成活极难等原因,自然产量极为稀少,更因民间长期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绝种,目前已禁止采摘野生铁皮石斛。以往的资源利用主要依靠野生,为了让更多群众能吃得起铁皮石斛,吃得到好的铁皮石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必须攻克铁皮石斛人工种植的难题。

斯金平教授研究铁皮石斛

1997年,以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就开始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办法。经过多番努力,团队攻克了结实难、发芽难等繁育难题,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实现了铁皮石斛种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基础。团队通过对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进行观察和模拟,科研人员开发出多光源综合利用节能省电组培专用光源系统,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筛选、调控。创新的综合应用,解决铁皮石斛种子不发芽与苗期生长慢的难题,将种苗培育期缩短30~60天,能耗降低70%,空间利用率提高30%。

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品种创新。为解决铁皮石斛在繁育中实生后代分离严重问题,科研团队在铁皮石斛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上下了大功夫。科研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收集全分布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305份,建立了最丰富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揭示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育成了适合加工、鲜食等用途的5个专用品种(品系),繁育出育种群体,为铁皮石斛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撑。解决了双亲控制授粉解决种苗后代表型分离严重问题,其中“晶品1号”多糖、浸出物含量分别比《药典》高84.4%、73.8%,增产61.3 %。

要实现种出铁皮石斛、种出好的铁皮石斛,栽培技术一定要跟上。经过大量的的实验、对比,科研人员筛选出铁皮石斛栽培最佳基质--松树皮,从种植难成活提高到成活率98.0%。研究发现造成铁皮石斛自交不育、花粉粘性低与高活力期短、花结构特殊等结实难的主要原因后,团队尝试进行人工控制授粉,发现其结果成功率达到82.6%。实现精准采收,生命周期产量提高1倍,多糖含量提高30.35%,最大程度的保持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斯金平说,多糖含量决定了铁皮石斛的药效与品质,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药效可一点儿都不减。

铁皮石斛

此外,科研人员模仿野生环境培育铁皮石斛,揭示了养分吸收机理,开发出设施栽培、活树附生、悬崖附生、立体种植、盆栽等5种栽培模式。根据研究成果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其中功效成分分析的技术体系还被国家行业标准采用。

“原来的铁皮石斛都长在悬崖峭壁上,抗逆因素很多,见土就死,繁殖不出来。通过树皮栽培、活树栽培再到石头栽培,现在种出来的铁皮石斛品质越来越好。”斯金平介绍说。

不遗余力 推动“仙草”产业落地生根

斯金平团队在进行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基层,从事铁皮石斛的技术推广工作,在服务大健康产业的同时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团队先后建立了国家林业局铁皮石斛工程技术中心、浙江铁皮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联合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员铁皮石斛创业链等一系列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推广应用平台。不仅提供大规模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探索扶贫机制新模式,还利用科技支撑百亿级铁皮石斛产业,技术辐射到十八个省市,为铁皮石斛产值从3亿增长到130个亿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中草药种植不同于普通农作物的种植,农民对铁皮石斛的习性、栽培技术等都很陌生,科技特派员在推广时更是不遗余力,事无巨细。

“有一次我在乐清扶贫刚睡下,就听见有人敲门。姓蔡的两个农民让我去他们企业组培室看苗,他们的试管苗出了问题,苗长不了来。我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观察,一直忙到凌晨2点才找到原因……”斯金平教授回忆推广时的情景,并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一定要让高新技术简单化、平民化。在和基层的农民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产业要在贫困地区推广,技术一定要简单。我给农民上课,总结了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要点六个字:通风、 透气、漏水。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到我这里学习几天就能掌握整套种植技术。”

扶贫过程中针对铁皮石斛大棚种植成本高、风险大、技术复杂,贫困农民进不了这个产业的问题,进一步研发出岩壁附生、活树附生、立体栽培、盆栽等新型栽培模式,建立了一种“不砍树也能富”的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新模式,更适合贫困地区农民种植。贫困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实现“点石成金”、不砍树也能富,科技创新真正实现了“造血扶贫”。

铁皮石斛种植一亩大约投入十万元,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稳定扶贫的机制上积极做新的探索,一是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合作社或企业,贫困农民土地入股,并根据农民掌握的技能在企业或者合作社中从事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或销售,保证他们获得稳定的收入。一个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加工铁皮枫斗,一天收可达200~300元,一年可加工200到300天,收入达四五万元。二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三产融合,三产带动二产,二产带动一产,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森宇控股集团在全国建立了八千多亩基地,为数以百计的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就地脱贫。

成效显著“仙草”变成致富草

近年来铁皮石斛价格回归常态,针对一产利润空间下降的情况,产业发展围绕“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发展三产”,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2016年浙江省铁皮石斛栽培面积突破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80亿元,并有效地带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2017年浙江省“最具网络人气”的十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基地六个是铁皮石斛林下栽培,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为山区群众精准脱贫提供了金钥匙,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依托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浙江铁皮石斛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铁皮石斛扶贫产业已经在欠发达地区精准扶贫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斯金平表示,这是团队科技特派员与国家科技特派员铁皮石斛创业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现任浙江磐安、乐清等地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国家科技特派员铁皮石斛创业链首席专家的共同努力。

10年来,仅浙江省70%以上的铁皮石斛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都得到过该团队的技术指导,技术辐射达40余个县市,其中乐清、莲都、宁海、磐安县市等建立了铁皮石斛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特派员团队在浙江省雁荡山革命老区推广,使5万人脱贫致富,实现产值20多亿;仅乐清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就达1.2万多亩,年产的铁皮石斛鲜条、枫斗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80%,从业人员5万余人。种植铁皮石斛,制作铁皮枫斗,大幅度提升了乐清山区、老区农民的收入,一名铁皮枫斗加工技术女工年收入能达四五万元,铁皮石斛产业已成为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的有效载体,成为大荆、仙溪、智仁、龙西、湖雾、芙蓉等山区、老区乡镇农户的就业转型增长点。目前,乐清市已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点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3个;铁皮石斛仿生栽培面积3000亩,实现每亩年产值超5万元。

团队还为全国云南、湖北、贵州、海南、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新疆、山西、山东、青海等18个省、100多个企业与合作社提供了技术支撑,培训150余期,培训人数达2万人次以上,全国70%以上的基地应用团队选育的良种或开发的技术,为百亿铁皮石斛产业与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在井冈山等革命老区推广,深受群众欢迎,书写了一株“仙草”的扶贫传奇。历时19年获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发明专利9项,先后获得2015年度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团队负责人斯金平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斯金平认为扶贫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铁皮石斛产业扶贫的发展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基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产业扶贫;要依靠三产融合推进产业发展,让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在科技扶贫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仙草金平特派员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健听女孩》:无声世界里的有情人生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清凉可口的烧仙草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无臂无文化,照样撑起女大学生爱情伞
麻辣鲜香“海底捞”②
麻辣鲜香“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