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9-20 22:13郭春娟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小学语文

郭春娟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心理启发技巧。这看似简单,但实则很少有老师能实现充分的启发,因而需要老师根据实际学情,巧用“暗示”教学法,将启发教学巧妙地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使语文课程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关键词:教学暗示;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以往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教学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可以巧用暗示教学法,将教学艺术与技巧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原本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注入生机,逐渐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表达与多感悟,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快速实现教学目标。

一、新课导入中灵活运用教学暗示

教学暗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较多语文老师都会运用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暴露了一个问题,即老师对其理解比较模糊,不能灵活地运用教学暗示方式,更不明确暗示教学法都有哪些手段,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不得其效的结果。其实广大老师平常使用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学暗示的一种,如果能再适当地添加导入语,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直接教学暗示法

直接教学暗示法能直戳学生的学习心理,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刺激及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学习人教版的《荷花》课文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与荷花相关的视频,视频中是荷花在夏季尽情开放的情景,同时可以播放沁人心脾的音乐,让学生在视听的冲击下,闭上眼睛自由地想象,想象着自己真的站在荷花池旁边,嗅到那沁人的芬芳。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地融入导语:荷花是如此的纯洁与美丽,每朵都有不同的姿态,当风吹来时它们犹如穿着白衣服的仙女翩然起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的《荷花》,让我们在池边踱步,倾听来自早晨的倾诉。这样就能为新课进行直接的暗示,能全面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2.问题教学暗示法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好奇心极重的阶段,老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此学习心理,在新课开始前,巧用提问的教学暗示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探究,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小木偶的故事》课文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在我们的印象中,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丰富,而为什么小木偶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受到什么样的委屈时都只会笑呢?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故事中寻找答案吧!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学暗示,能让学生从课文中明白“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3.背景教学暗示法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创作背景,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及主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诗词类的教学,如果能巧用背景教学暗示法,则能够让学生养成了解背景知识学习课文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游山西村》古诗时,学生如果对创作的时间及当时的社会不了解,那么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对此,老师要提前让学生了解“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的社会动态以及作者陆游的背景,这样便能够从诗人的情感方向着手分析此诗表达的情感。

二、课堂内容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暗示

教学暗示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获得情感与思想的升华。对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始终是教学的根本,需遵循此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暗示,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中,理解与感悟课文。

1.“问”教学暗示明确理清课文思路

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必须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但对于学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而老师可以巧用“问”教学暗示,设计系列性的问题,使学生能从不断的解疑中找出问题及课文中的联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中彩那天》课文时,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反映课文主旨的线索或语句,来分析课文的思路。这样学生既能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还能够感受课文的逻辑美与思路美。

2.“问”教学暗示课文主旨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时,老师要对圆明园毁灭的社会背景进行暗示,暗示圆明园毁灭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对侵略者的无耻行径表示憎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对此,老师要想让学生理解本文,可以提问:“有较多人读了这篇课文都认为,圆明园之所以会被毁灭,是我们国家懦弱的原因,你们觉得呢?”让学生明白凡事都有两面性,圆明园的毁灭原因之一是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另一原因是外国列强的无耻侵略。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需要老师将其育人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需要老师采取教学暗示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季華.浅谈语文教学中心理暗示时机及方法[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9):40-41.

[2]齐军,李如密.课堂教学暗示艺术中美的意蕴及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36-38.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