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法探究

2017-09-23 15:59陈国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方法

陈国忠

摘要: 新课标提出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基础性”,同时提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与能力。想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方法

要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概念比较,把握本质,避免混淆

初中化学,有的概念既抽象、不易于理解,而且还容易相互混淆,这种情况就很适合利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利用比较教学法,就很容易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并列、隶属、相似或者对立等各种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各个不同概念的内涵,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并将其掌握。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以及原子的概念时,笔者就曾经利用比较教学法,对二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详细地对比,结果则使学生能够将两个不同概念区分得十分清晰明确,当然,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时也更加得心应手。学生清楚地知道:所谓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而所谓元素,则是对所有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氧气分子以及水分子,二者当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目都是8,如此一来它们也就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即氧元素。而原子做为一种微粒,则能够互相结合从而又可形成各种分子。

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可被教师广泛运用。比较法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和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把握概念之关键点,促使学生反复推敲,因此不仅使学生对各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更能够避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现模糊易混的状况;同时往往还能够使某些比较分散的知识,在对比中找到它们的内在关联,从而将其串联,使知识更加系统,更容易被学生全面掌握和自如运用。

二、通过原理对比,加深理解,有助记忆

在初中的化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基本原理,而化学基本原理对刚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往往会感觉比较抽象、不易被理解,如果教师合理运用比較教学法来对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就能使相对抽象复杂的原理得以简化,从而更易于被学生理解以及掌握。

例如,在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时,笔者往往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列表对比,表格如下:

通过以上对比,使各个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鲜明而且突出,学生很容易将其把握并对它们进行正确区分。教学中,通过诸如此类的列表对比,很容易使学生牢牢把握某些基本原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合理的化学知识体系,当然,如此一来也会为学生进行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性质对比,归纳总结,建立体系

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很多很广,而且这些知识分散在不同章节,零散杂乱,致使很多学生感觉化学学起来简单,记起来难,难于将知识全面掌握,难于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解决问题时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学生学化学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其实,这些多而杂,貌似缺乏规律性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教师如果妥善结合比较与归纳的方法教学,就能突显出这种知识之间暗藏的关联,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学习了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后,笔者结合导学案,引导学生对盐酸和稀硫酸的性进行对比归纳。通过对比总结学生发现盐酸和稀硫酸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盐酸和稀硫酸呈现出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容易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出酸的通性,这使学生为以后推测和学习其他酸的化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教师通过对物质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助于在看似零散杂乱的知识之间找到联系,找到规律,使多而广的知识更便于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这也便于学生在运用中加强联想,拓宽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将知识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进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通过实验对比,拓展思维,培养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是促使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教学之中,采用对比的形式开展实验,或是设计实验来进行对比,都能够使教学更为直观,使探究教学得以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分析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倾倒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教师一般会这样设计:从烛焰位于低处的蜡烛那侧缓缓倒入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学生会观察到烛焰位于低处的蜡烛先熄灭,位于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据此学生很容易推测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支持燃烧。如果实验到此为止,该实验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思维定式,认为熄灭蜡烛的实验,必然是火焰低的先熄,高的后熄。于是,相关教学中笔者则又设计了一个实验与之对比:从火焰位置较高的蜡烛的上方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学生观察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为什么相差无几的操作,现象却截然不同呢?学生内心非常好奇,急切想要探明真相。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最终会殊途同归,照样推测出了有关二氧化碳的上述结论。通过这组对比实验正好可警醒学生,实验现象不能死背,操作中也许仅仅差之毫厘,现象上却可能谬以千里,遇到具体问题就要具体分析,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践证明,进行对比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以上几种,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只要结合实际合理、得当运用,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往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李兰.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兴趣方法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