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7-09-23 11:36王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瑞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从中突出了“对话”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那么,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探寻并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阅读策略,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因其费时、费力、低效始终成为教改关注的焦点。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以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为教学的基本特征,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情感代替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学生自己的领悟和感受,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师注重讲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教师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既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很少顾及学生的反应。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据。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薄弱环节的分析

1.教学理念滞后,无法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能够走出应试理念的束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大卸八块”式的讲解,将其分为字词、结构、写作特点等几块,进行程序式教学,具体来讲,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分段归纳中心,接下来开展分析练习和学习考核,这样的程序式、模式化教学理念,无法有效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模式陈旧,无法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在部分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这种模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参与性不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运用陈旧的单向教学模式,無法有效满足学生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

3.教学方式单调,无法适应素质课堂标准在有些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既缺乏生动的信息化演示媒体,也没有能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未能营造出底蕴浓厚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兴趣不高,无法有效积极地投入到语文阅读的学习之中。

三、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学生教学阅读时,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条件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阅读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点: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由此可见,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2.学会运用工具书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此外,还要理解和掌握各科知识,为阅读提供更多的材料。

四、引导学生质疑并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完那篇文章,我还推荐他们阅读鲁迅的《伤逝》。学生感觉收获很大,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还自创了很多佳作。

五、处理好教学目标达成和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显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通过一两篇阅读文本的教学就能达成的,因此,在具体面对某一篇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就要首先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都要有“类”的意识和概念来解读眼前的“篇”,明确课堂教学不是为学生讲解文本,而是“使用”文本来引导、点拨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悟到并学会:这一类的文章是这样来读,这一类的生活是这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学习方法是这样来做。并在这体验、学用、会做的过程中,感悟语文与生活,逐步形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如在教学小说《智取生辰纲》一文前,我做了这样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主要解决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然后有意识地布置给学生一个课后作业:思考环境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两大要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为下面的第三个要素――环境描写作铺垫;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从课文中写“天热”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为引子,结合学生曾经学过的《故乡》《孤独之旅》中的环境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环境描写常见的几种作用,使学生对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然后,我又精心挑选了学生喜欢的作品《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走进森林》和《雪山飞狐》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片断作为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旨在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实践证明,整堂课教学内容集中,教学目标明确,且落实到位,使学生对“小说”这一类文章应该怎么读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效率不可谓不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