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精妙词句,赏析《老王》的语言风格

2017-09-27 00:03李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辨析形容词赏析

李平

编排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散文单元的《老王》是一篇颇能代表杨绛先生风格的散文。其沉稳内敛、质朴生动的语言堪称典范,值得品味,教材也对这一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这类优美的作品对学生写作语言的提升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就特别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的赏析。

指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语言进行赏析,首先需要建构一些基本的模式或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逐一进行引导:

一、锤炼精妙词语:抓住句子中用得特别准确或是生动的词语(一般会是动词、形容词或是副词之类,或者是用得庄重典雅、或感情色彩发生改变的词),辨析它的意义,赏析其表达效果。

二、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三、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说明(往往要分析其所才用到的说明方法)。

四、理解句式特点或用到的表现手法,指出其表达效果。

至于具体的对文章或语句要从什么角度或采用什么方法来赏析,要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来决定。所谓“随机点拨、因文入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立足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老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从精妙词语入手进行赏析。

福楼拜曾经说过: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到这个唯一的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精妙词语就是指的这个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在《老王》中,这样的精妙词语不少。如:

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4.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5.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为了能更深入的辨析这些词语的妙用,使学生的理解赏析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知识的要求,以教材编排的词类知识为蓝本,我们简要的梳理了形容词和动词的相关语言知识。在具体鉴赏时,让学生先辨析这些加点词的词类,这样,既巩固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相关知识,又为接下来的赏析奠定了认知基础。

在分类(动词和形容词)进行赏析时,可以结合进一些赏析方法的指导。

动词一般是赏析其准确性,所以可以采用比较法来体会。比如:例2中的“打”可以和“敲”比较,结合前后文,学生很容易理解到这里的“打”不是表现动作粗暴,而是极其准确的描写出了老王身体极其虚弱、敲门也需使出全身力气的状况;例4中则可以将“拿”和“攥”相比较,同样的手握物品,但不同的动词将物品于人的意义贴切的表现了出来——老王对作者一家情谊的珍视。照此法,例3中的“倒”和“抬”比较——“倒”描写出老王身体虚弱得不堪一碰,“散”可和“碎”比较——“散”更符合人体构造的科学。

同样,通过比较,学生也容易发现问题。比如例3中的“绷”,学生就提到 “老王那么瘦,又老,他应该是浑身的皮肤都很松弛而且有褶皱,皱皱巴巴的堆在一起”;而“绷”会显出紧绷、光滑的意思来,放在这里来表现老王的瘦弱不够准确。抓住这一契机,我顺势传授给学生“词语的形象意义”这一知识,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明白:词语有各种类型的意义,在写作中要尽可能考虑周全,注重推敲,才能做到“一字千钧”。接着我提议“我们自己来给找个恰当的词”,于是学生提出 “挂”、“蒙”“耷拉”等词。仔细想想,学生品味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生就能做出惊人的成果。

形容词的作用是修饰或限制,赏析时可以从生动和贴切入手去体会。比如,例1中的“强”笑,“强”在这里是“勉强、强颜欢笑”之意,非常准确形象的写出来作者见老王病得如此严重内心的酸楚和不忍。例2、例4、例5中的“直僵僵”“滞笨”“直”则是修饰动作,形象地描写出老王身体虚弱、僵硬的状态。

有些词语使用时会兼代一些修辞手法,赏析时应该一并指出。比如例2中的“镶嵌”:“镶嵌”本来指的是画框一类扁平的东西贴挂在平面上,在这里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准确传神地写出老王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表现了老王身体瘦弱僵硬,四肢不能灵活地活动的特点。

由此可见,根据文本的特点,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引导时既注意“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更要注意“面”(同类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摸索,只有這样 ,我们的教学才能有 “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3]四川省初中语文教师国培作业模块

[4]《福楼拜谈写作》

猜你喜欢
辨析形容词赏析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步辇图赏析
形容词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