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2017-10-12 18:31侯金芹
中国德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道德观玩偶惩罚

侯金芹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教学路径与方法再度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然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自提出以来进展缓慢,家庭的育人功能更是一块短板,家庭对学龄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尤其鲜有研究提及。本文将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龄前个体道德观的发展特点,为学龄前家庭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学龄前儿童;道德发展特点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之争有史以来就存在,这个问题在德育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先了解了婴幼儿的道德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以往对人性善恶的探讨仅仅局限于思辨领域,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孩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成人无法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而无法从实证的角度对人性的善恶进行量化研究。自2007年起,以温妮·凯伦(Wynn Karen)领衔的耶鲁大学婴儿认知研究中心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来考察道德观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出生起,婴儿更多地表现出“性本善”的模式,喜欢亲社会行为[1],然而,这种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却会因某些行为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月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知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认同“不好的行为要受到惩罚”的价值观。[2]随着婴幼儿有了“我”的概念之后,自我意识的出现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再次发生变化,9—14个月的婴幼儿趋于自我中心主义。[3]在不接受教育的前提下,这个阶段会持续至5岁左右。了解婴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为我们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学龄前儿童的道德教育指明了道路。

一、学龄前儿童道德观的阶段培养策略

根据温妮·凯伦的实验可知,学龄前儿童的道德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因此,对其道德观的培养需根据相应阶段的道德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策略实施。

1.8个月开始强化是非观念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随着大脑神经系统开发和社会化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8个月,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逐渐建立起“我”的概念[4],之后,婴幼儿的道德判断开始趋于利己主义。小月龄的婴幼儿具有一些先天的亲善行为,温妮·凯伦等人针对3个月婴儿的研究發现,婴儿更喜欢具有亲社会行为的玩偶,不喜欢具有破坏行为的玩偶。[1]但是这种先天的道德判断是脆弱的,他们尚不能根据客观标准判断是非对错。因此,从8个月开始,当婴幼儿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向孩童传递“好”与“坏”的概念,鼓励积极行为,漠视甚至惩罚消极行为,因为8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作出道德评判。[2]所以,父母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强化婴幼儿“不好的行为要受到惩罚”的道德判断能力。

2.18个月左右强化“分享”概念

温妮·凯伦等人的实验发现,婴幼儿在14个月左右进入自我中心主义的道德判断时期,有关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表明,18个月之后,婴幼儿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显现出再认的能力。2岁左右,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出现第一次飞跃,可以用人称代词“你”和“我”来称呼自己或他人,物权意识开始显现。[4]温妮·凯伦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设计了一项实验,实验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给予婴幼儿全麦饼干和燕麦片,考察其饮食偏好。(2)两只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同款玩偶,其中一只玩偶喜欢全麦饼干,另一只玩偶喜欢燕麦片。(3)询问婴幼儿喜欢哪只玩偶。研究发现大部分婴幼儿都选择了那只与自己有同样饮食偏好的玩偶。(4)展示一个场景:与婴幼儿饮食偏好不一样的玩偶试图打开玩具箱但却不成功,这时旁边有另外两只不同颜色的同款玩偶(与想要打开玩具箱的玩偶不同款),一只实施了帮助行为(帮助开箱),另一只实施了破坏行为(阻止开箱)。(5)询问婴幼儿喜欢这两只玩偶中的哪一只。研究发现,参与实验的婴幼儿基本上都选择了那个实施破坏行为的玩偶。也就是说,婴幼儿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个体,不喜欢与自己不同的个体,甚至喜欢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受到惩罚。[3]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呈现出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他们会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我身边的东西也是我的”。从发展阶段来说,这是正常现象,因此,父母应该在了解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对婴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引入“分享”的概念。

对于18个月至2岁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引导训练来实现孩子对“分享”的理解。引导训练是指成人指出儿童不良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使儿童觉察别人的情绪,促进共情能力的形成。例如,当婴幼儿将他人的玩具据为己有时,父母可以以一种温和的态度、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跟其解释:“这个玩具是小妹妹从家里拿来的,但是现在被你拿走了,她很伤心,咱们是不是应该把玩具还给她?”父母要坚定不移地引导婴幼儿。

引导训练最大的益处在于能够促使婴幼儿主动地服从道德标准:首先,引导能够让婴幼儿知道该怎样做,在以后的情境中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做出适当的行为;其次,给婴幼儿解释应该怎样做的原因,等于鼓励他们接受道德标准,促使他们将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5]280

此外,从18个月到2岁期间,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绘本阅读,将读书作为家庭生活的日常安排,与婴幼儿互动交流,了解婴幼儿的所思所想,了解其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在尊重婴幼儿物权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训练。例如,可以将“我”的概念扩充至“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分享这个玩具”等。以婴幼儿喜欢的绘本中的积极人物或者卡通形象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和强化婴幼儿的积极行为。

3.2岁之后贯彻规则教育

榜样的影响力在学前期影响巨大,模仿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研究发现,经常和善于关怀别人的成人在一起的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更高,并且无论成人是否在场,他们都会遵守这些规则。[5]281而学前阶段,婴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保持言行一致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例如,他们嘴上说“帮助别人很重要”,但是却很少表现出助人行为,婴幼儿就会把父母所做的而不是所说的当作自己行为的标准。endprint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邀请婴幼儿一起制定规则,双方签署“合约”。规则有着明确的是非标准,违反规则就要接受惩罚。因此,父母不仅要主动引导婴幼儿辨别是非对错,还需要与婴幼儿一起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规范婴幼儿的行为。婴幼儿参与制定规则会激发婴幼儿的责任感,督促自己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情。

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严厉的惩罚会对婴幼儿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值得提倡的惩罚方式有暂停和取消特权。“暂停”这种方法可以使婴幼儿离开当时的情境。例如,让他们待在自己的房间,直到他们愿意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当婴幼儿行为失控时,几分钟的暂停足以改变行为,生气的父母也有了一段冷静的时间。“取消特权”是指取消婴幼儿从事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如取消婴幼儿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等。

惩罚对事不对人,父母应该向婴幼儿解释惩罚的原因,帮助其把错误行为与以后行为的期望联系起来,让婴幼儿知道父母依然爱他,不因他的所作所为而改变。[5]282

二、学龄前儿童道德观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 严格把关儿童观看的节目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模仿是儿童早期接受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绘本与动画片是早期重要的学习途径。作为成长在智能电子设备中的一代,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2016年发布的指南中依然建议应尽量避免18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使用电子智能设备(视频交流对话除外),如果父母想在这个年龄段为婴幼儿介绍新科技,也应该选择那些高质量的、有积极价值观的节目,并且父母应与婴幼儿一起观看,因为暴力以及消极的节目会给婴幼儿带来不良影响。[6]

西雅图儿童健康、行为和发展中心研究视频节目内容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其中一组儿童观看传递积极道德观的节目,另一组儿童观看有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卡通片。6个月之后,观看有积极道德观节目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更高、攻击性行为更低,更容易与他人相处,而观看暴力卡通片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暴力倾向以及不道德的行为。[7]因此,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家长一定要对视频节目进行严格把关,选择画质清晰、内容积极健康的节目,陪儿童一起观看,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帮助儿童理解视频中的内容,引导儿童将视频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6]此外,对于2—5岁的儿童来说,每天与电子屏幕打交道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切忌将智能电子设备作为安抚儿童的工具。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也不要过多地看电视和用电脑,因为父母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习惯。

2.充分发挥“生活德育”的魅力

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是德育的两项重要途径,父母应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父母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入日常生活中,注重利用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母亲节与父亲节就是一个教育儿童要尊重父母、心存感恩的好机会,在节日当天,父母可以为儿童讲解节日的由来,创造机会让儿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与敬意;建军节与建党节,父母可以领着儿童参观博物馆,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培养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劳动节,父母可以带着儿童参加劳动,让其感受劳动的光荣。另一方面,父母要重视实践活动,在家中给儿童安排适当家务,坚持实践育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了思维、判断、态度和情绪等心智过程,并且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身体的活动影响着关于客观世界表象的形成。[8]也就是说,学习不单单是大脑的活动,身体也参与其中,身体的实践活动会强化大脑对所学信息的加工。例如,已有研究发现简单的头部运动(如点头和摇头)就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点头的动作会无意识启动个体表达赞成的态度,而摇头则相应表达出反对的态度。[9]据此,父母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应注重儿童实践活动的参与,如父母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和儿童一起玩过家家;根据儿歌自发编制舞蹈;引导儿童实地演练绘本或动画片中呈现的内容等。

3.持续给予儿童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依恋对象,父母给予儿童高质量的陪伴和无条件的关注,有助于与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依恋关系和亲子关系。而积极的親子关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跟孩子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孩子该怎样做,对好行为给予表扬,这些积极的训练方式可以鼓励孩子实施好行为。[5]284

一方面,当儿童违纪或者违反规则时,父母不要急躁,要把违纪或违反规则当作教育的好机会,使用引导训练鼓励儿童改正错误。例如,当孩子拒绝遵守规则时,父母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我知道收拾玩具并不好玩”),提出妥协方案(“你收拾那一堆,我收拾这一堆”),并帮助孩子想出解决办法,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发展,会对某些道德观念提出挑战和异议。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父母应亲切、冷静、坚定地予以回应,表达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信心,赞赏他的努力,不轻易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良好的家庭氛围会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Hamlin,Wynn,Bloom.Three-month-olds show a negativity bias in their social evaluations[J].Developmental Science,2010,13(6):923-929.

[2]Hamlin,Wynn,Bloom,Mahajan.How infants and toddlers react to antisocial other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1,108(50):19931-19936.

[3]Hamlin,Mahajan,Liberman,Wynn.Not like me=Bad[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24(4):589-594.

[4]Rochat.Fiv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as they unfold early in life[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3,12(4):717-731.

[5]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Media and young minds[J].Pediatrics,2016,138(5):1-6.

[7]Rochman.Better TV habits can lead to better behavior among children[EB/OL].[2017-05-08].http://healthland.time.com/2013/02/18/better-tv-habits-can-lead-to-better-behavior-among-children/.

[8]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 2014(7):1032-1042.

[9]李明.点头Yes摇头No:德育阅读中的具身效应[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12:249.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观玩偶惩罚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
真正的惩罚等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