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10-14 06:16马妙明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训室课程标准大赛

马妙明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4)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马妙明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4)

高职院校特流管理专业要与企业进行深入长期的校企合作共同研究、探讨,来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要共同优选教材后再进行课程标准的编写;要以赛促教,提升实训室建设水平;要强化科研,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Abstract:Higher vocatonal logistics major should carry out long-term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and optimize talent training scheme.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hoose textbooks and compose the course standards;promote teaching by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level of practice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ll the teacher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talent training scheme

一、选择与企业深度长期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发展和建设的纲领,因此,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就业导向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很重要的。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和企业进行密切合作,进行调研获悉岗位需求后进行制定。我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和很多物流企业保持着校企合作的关系,如陕西邮政物流、申通快递,但是始终没有一家能深度合作且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行业在变革,企业在发展,如果能与一家物流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才有理有据,有章可循,也有助于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密切联系起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需要专业教师、企业人员进行真实的讨论,企业和学校一同对学生的岗位阶梯进行标注,所有教师一起对课程边界和课程交集进行界定和划分,对于前后续课程进行梳理,这样的课程体系才是经得起推敲的。[1]深度长期合作的方式包括企业调研、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师的挂职锻炼、企业员工的培训等,还包括校企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2]

二、进行教材研讨,共同优选教材后进行课程标准的编写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要撰写课程标准。以往多数院校的做法是每位任课教师完成一门相对熟悉课程的课程标准的撰写工作,教师们各自选择自认为适当的课程后再进行标准撰写,但这种隔离式的方式容易让大家陷入自我对课程的习惯认知。笔者认为,鉴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这种管理类专业普适性,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在优选教材后进行。应该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和专任教师们一起优选教材,将符合出版年限要求的各出版社成套教材进行汇总后,集中进行讨论式教材选拔。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教师也是对某门课程体系架构的一次思考,也可以吸纳许多教材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补充,最终确定适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材,这个过程不仅是选教材,也是学教材,为以后的自编教材奠定基础。

共同选好教材后,对一门课程该讲授的内容进行最终思考和确认后再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这样制定的课程标准是集合了校企双方人员的意见、整合了多本教材的核心优势内容的课程标准。[3]

三、以赛促教,促进课程建设和改革

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中和物流专业对应的赛项是“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以该赛项为专业核心赛项。学院积极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市场营销、会计技能、报关等财经商贸类赛事(如表1所示)。如通过“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可强化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大赛的实操环节,练习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具备仓储业务、配送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一项赛事可以牵动多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财经商贸类其他赛项的积极参赛,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同时也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表1 陕西省与物流专业关联的技能大赛及关联课程

四、技能大赛常态化,提升实训室建设水平

技能大赛常态化是和专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专业运行机制。如前所述的参加省赛冲击国赛是迎合赛事的必要行动,而技能大赛常态化是提升专业内涵、增强专业实力的一项选择性做法。技能大赛常态化包括根据课程开设情况制定物流专业技能大赛校赛计划方案;[4]每学期举办至少两个赛项的校赛,不仅是为省赛选拔学生,也是通过校赛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技能大赛常态化包括和技能大赛的软件和平台支持方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赛事中邀请软件和平台支持方工作人员担任裁判。

技能大赛常态化还可以和几所院校举办联谊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技能大赛的常态化,可以显著提升实训室建设水平。笔者认为:按照技能大赛赛场环境建设主要实训室,进行设备配套。以物流技能大赛为例:赛场环境所需的硬件软件基本可以满足核心课程的课内实训,综合校内实训演练;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可以通过配备实训软件来完成。

以现阶段物流实训室的校内建设状态而言,以赛事环境进行实训室建设是最基本的实现目标,这种建设结果可能是大众的,没有特色的。建成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室,还需要后续的调研,密切校企合作的方式。如和“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进行谈判,引进“菜鸟物流系统”,建成学生自主配送的校园配送点,这样实训室是集“校内实训”和“学生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训室,符合职业教育的新精神,也成为实训室的特色。[5]

五、强化科研,助力专任教师,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2016年,笔者指导学生到陕西邮政物流企业进行认识实习,总觉得不够深入,我有很多的理论,现场工作人员有很多的实践,但我们应该都有着不同的疑惑。如现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肯定有着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优化流程的的一些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教的都是优化的理论——该如何落地呢?这二者之间可不可以进行融合式探讨研究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导向可以是“问题导向式”的,即以校企合作的机会为契机,和企业工作人员一起探究企业运营中的一些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教师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了理论落地的可能性;企业员工通过问题的解决不仅优化了工作方式和思路,也提升了理论水平。

当然,除了如上所述的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外,教师也需要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类纵向课题,关注职业教育的新动向。[6]除此以外,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论坛讲座,通过学术讲座来开阔教师的思路也是非常好的做法。

[1]王云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5):119-120.

[2]杨学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4):147.

[3]邓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7(4):193.

[4]陈英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比赛要点研究[J].中国市场,2017(2):65-66.

[5]葛启文.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究[J].物流工程管理,2017(5):182.

[6]黄芬.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关问题浅析[J].物流管理与工程,2017(2):85-86.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

Reflections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 Miao-ming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Xi'an 710014,China)

G710

A

1009—7600(2017) 08—0019—02

2017-06-12

马妙明(1981—),女,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实训室课程标准大赛
插秧大赛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说谎大赛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高职院校实训室科学化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