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7-10-16 01:39彭东海谢四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院专业

彭东海,成 运,谢四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信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

软件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彭东海,成 运,谢四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信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

软件工程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学科,是一项高科技的产业,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积极探索软件工程专业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和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实现转型发展,增强学生的软件工程师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软件工程专业;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将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转型发展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改革创新、师资优化、条件优越、教学优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工程素质,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优良实验实习基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实现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一)构建“2+1+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

软件工程专业实施本科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来校兼职承担课程教学,并引进企业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案例、解决方案,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课程项目中,引入企业的项目需求、业务能力要求、质量要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课程知识原理的同时,逐步理解知识与业务的融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设置贯穿大一至大四的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企业的优质资源,落实在工程见习、课程设计、工程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等本科诸阶段的校企实践教育环节之中。

学生第一、二年由校内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担任部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指导教学;第三年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各承担50%的教学任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四年学生全部到合作企业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实施双导师制,分别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担任导师联合指导,以企业导师为主、以学校导师为辅。企业导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项目实践的技术指导;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学位论文相关主题的研究、论文撰写的指导。学院组织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构成的答辩小组,实施学位论文的答辩。

(二)专业技术课程先行

软件工程专业技术可采用课程教学优先进行,专业理论课适当延后的原则。软件技术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并不依赖于软件理论课程,因此软件技术课程可以先期进行学习。专业理论课不是解决学习专业技术课程的必备基础,而是为将软件设计得更好的理论指导。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计划把C语言、JAVA程序设计、JAVA EE开发、Android编程做为专业技术课程路线,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做为专业理论课路线,做适当调整(见表1)。

表1 开课学期对比表

调整后,学生在1年半内就可以学完从事软件开发所需要的一个平台和工具,能从事软件创新的工作,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编程经验的学生在后期学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把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放在学生掌握相关平台和技术以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综合能力。

(三)专业方向和招生规模

在目前的软件工程专业的3个方向(JAVA开发、.NET开发和软件测试),计划新增Android开发、IOS开发、游戏开发、JAVAEE+大数据4个方向,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计划如下(见表2)。

表2 软件工程专业招生计划

(四)培养跨专业人才

项目管理人才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计划与本校商学院合作,建立软件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改革

“学思学用结合、产学产教合作”[1]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是该专业综合改革成功的关键,通过改革,要让师生的头脑转起来,让师生的手动起来。

(一)项目案例教学

实践性强的课程用项目案例进行教学,如:C语言、JAVA语言、JAVA EE、Android编程、游戏开发设计等课程,可先从企业引入真实的项目案例,再改造成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适合学生和老师使用的教学案例,并编写项目案例教程,要求学生在本科4年期间完成4万行左右的代码。这样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学生具备熟练、开发、调试和软件测试等能力,具有项目开发经验,从而达到软件企业招聘单位普遍要求的软件项目开发工作经验的需求。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以建设优质高效课堂作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突破口,实行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他们也不会的不讲。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趣味性思维性练习,布置具有成就感的任务,布置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项目;不布置重复性任务,不布置惩罚性任务,不布置超过学生能力和限度的任务。

通过优质高效课堂建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把学生锤炼成学知识、练技术、会学习的人。

(三)课程设计改革

目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有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UML统一建模课程设计、JAVA EE架构开发技术课程设计、.net框架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计划将课程设计任务改革成由老师组织选题,学生课外自己完成相关选题,由答辩小组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每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既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口才和胆量等综合能力。

(四)考核方式改革

软件工程专业部分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针对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JAVA EE架构开发、Android编程、XML编程、游戏开发设计等课程的考核,让学生先撰写课程项目开发报告,然后以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

(五)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应用型专业综合改革的重心。首先,搭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校企双方师资互动与培养,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实训、实习环节教师。制定教师定期进入企业脱产实践制度,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编制、修订实训和实习计划,协同开发具有实质性的项目,一起开展工程实训。其次,实践并改革“两基三段式”的实践教学[2]。在3+1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校内和企业两类基地进行实训,完成课程相关实验、专业实训与工程实践、顶岗实习与就业见习三阶段等实践性学习任务。第三,将实训相关的任务按照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配,重视项目案例库的开发和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3]。

(六)加强工程实用性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以“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有利教学”为原则,尽量选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或者国家规划教材。同时,组织教师与合作企业一道共同立项编写或参编工程实践性强质量高的教材。计划联合企业,让其主编或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Java Web编程》),软件工程类规划教材3部(《Java 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和《Web开发基础》),自编配套辅导教材4部(《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和《JAVA WEB实验指导书》)。

(七)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以系列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专业课程,从课程文件(标准、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课件、考核、网站、视频)、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全方位展开改革,开发特色课程。积极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精品课程。

三、师资培养

专业的发展,师资是关键,教师水平不断的提高,专业的发展才能持续。“双师双能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4],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有效措施。计划成立JAVA+大数据团队、Android开发团队、IOS开发团队、游戏开发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按计划送教师到大型企业去挂职锻炼或培训(见表3)。

表3 教师团队培训安排表

第二,引入企业一线的开发项目,把项目经理请入校园做讲座,或者给老师和学生做项目开发培训。

第三,教师半学期上课制度试点。由于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少,教学任务重,把需要送到企业培养的教师的相关教学任务集中在半个学期内完成,一年中就能连续腾出6个月的时间,或者从事科研工作,或者到企业锻炼转型。

第四,直接从企业引入年薪制的高级项目开发人员或管理人才。

第五,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对利用实际开发项目,指导学生从事项目开发创新的教师,可以适当补助课时或经费。

第六,组建软件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为将来建立湘中软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主干课程建设为依托、以校院质量监控为保证、以产学研为平台,加强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培养[5]。

第八,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青年教师在3年内必须到IT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到一年;聘请校外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安排相应教师全程跟听,当好企业教师的助手。此举可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赢:企业为学校培养了师资,学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学生提高了工程素养与工程能力。

四、结语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实践中获得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修订了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教师把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大大加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邱珊.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5(12):15.

[2]孙明英.区域性大学转型发展及其路径探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3.

[3]闫俊伢.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1):144.

[4]徐亚丰,贾连光,田斌,等.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8(12).16.

[5]刘欣.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9):7.

Abstract: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a high-tech industry, and an important social development booster. School of Information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a new mode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the school has been promoting a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alent cultivation reform, teaching reform, and various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Students therefore benefit enormously from this as they can learn better and master the skills required for job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责任编校:舒阳晔)

TransformationalDevelopmentofSoftwareEngineeringSpecialty:ExplorationandPractice

PENGDong-hai,CHENGYun,XIESi-li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TP311.5

A

1673-0712(2017)03-0083-04

2017-03-2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RKJGY1641)

彭东海(1975—),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学院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