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回归“绿洲”

2017-10-17 08:29张建平
教育界·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绿洲拓展

张建平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排解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我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有了一些理解,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积极情感;师生关系;合作;拓展

【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8课,主题是人与自然。作者以参观访问的形式,介绍了阿联酋人民为改善生存环境,在茫茫的沙漠上辛勤种植、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课文在写作上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先介绍了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然后重点讲述了迪拜的美景和建设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迪拜人民的勤劳,感受“沙漠中的绿洲”的來之不易,也彰显了阿联酋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和优良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的原因,了解建设绿洲代价之大,劳动之艰辛,体会阿联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优良的环保意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文本“空白”,想象阿联酋人民还会怎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并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迪拜的美丽景色及建设绿洲的壮举,体会阿联酋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和优良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如同爱护孩子一样的情感。

【教学准备】迪拜的图片、文字投影、伴奏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信息提取,概括主要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的“绿洲”指的是哪座城市?

生:迪拜。

师:像迪拜这样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的城市有很多。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里面有一个词——

生:星罗棋布。

师:对,这个词告诉我们绿洲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

相机出示文字投影: 沙漠中的绿洲 星罗棋布 迪拜

师: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看谁先来试一试。

生1: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迪拜是其中之一。

师:说得真好,特别是这个“之一”用得准确,简洁明了。

生2:在星罗棋布的“沙漠中的绿洲”中,有一个城市叫迪拜。

师:你好像在给大家讲故事,很美!老师也来说一句:“沙漠中的绿洲‘星罗棋布,迪拜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老师说得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1:老师采用了比喻的方法,给人感觉生动、形象。

生2:把迪拜比作明珠,我听出了老师对迪拜的喜爱。

……

【评析】以上学生凭借 “迪拜”“星罗棋布”,与课题“沙漠中的绿洲”形成的“信息链”,建构了文体内在的意义链,降低了概括内容的坡度,也顺应了文体形式。学生的表达也体现了概括课文内容的“精度”和“效度”。其中“之一”的运用体现了准确性;尤其后面师生的概括更富形象性、情感性,给人以审美的情趣。

二、学习课文第2节—— 词境还原,体味迪拜美景

师:那么,为什么迪拜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节,画出文中的句子。

生:(读文交流)出示投影: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师:这里有两个描写景色的词,分别是——

生: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师:从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生:迪拜树木茂盛,花儿很多,景色很美。

师:这两个词,课文先写了“绿树成荫”,后写了“鲜花遍地”,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师:说得对。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抬头绿树成荫,低头鲜花遍地,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人间仙境、人间天堂……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在读“绿树成荫”时把头抬起来,读到“鲜花遍地”时把头低下去。

生:(演读、齐读)

【评析】“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从上到下,呈现出文本美妙的视角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两者的写作顺序,易于学生建构起一个整体的想象空间;再让学生闭眼听老师的深情描述:抬头——绿树成荫,低头——鲜花遍地,通过语音再度还原“词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心中的意象,“人间仙境”、“人间天堂”便呈现在他们眼前;最后通过蓄情演读,深化了角色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第3—6小节——中心句引领,感悟壮举

1.中心句引领,创设情感基点

师:同学们的朗读真有感情,老师也仿佛身临其境,迪拜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更美——

导读:“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在草地上行走。”

师:这里的人美在哪儿?

生:迪拜人很勤劳。

师:从哪儿看出?

生:我从地上没有一片落叶可以知道,一旦地上有树叶,迪拜人就及时地打扫了。

师:还美在哪儿?

生:迪拜人很爱惜花草树木,从不攀树枝、摘鲜花,以及不在草地上行走可以看出。

师:是的,迪拜人的环保意识和他们的行为习惯和这座城市一样美。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那么迪拜人爱惜花草树木,爱到什么程度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一句话。

生:(读文交流)出示投影:“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师: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花草树木比作孩子。endprint

师:是的,在阿联酋人民的眼里,花草树木就是他们是孩子,他们爱花草树木,就像你们的父母爱你们一样,是那样的精心。我们一起再读一次这句话。

生:(齐读)

师:那么,阿联酋为什么会像爱孩子那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小节,看看阿联酋是怎样建设绿洲的你们就知道了。画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评析】“……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是文本中心句,也是教学的情感基点。采用中心句引领易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课文,也产生了“前后联系”的阅读效应,更重要的是,以此探明了“悟”切入点,有效地统领了本课的教学。

2.品味重点句,感悟壮举

师:那么,阿联酋为什么会像爱孩子那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呢?

生:(读文交流)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木和花草。他们把……挖去,填上……埋下自来水管。”

师:这里有两句话,从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里什么都没有,都要花钱买。(相机引出缘由:不毛之地)

师:从“国外”买来,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要花很多钱,代价很大。

师:那么,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要花多大的费用呢?课文怎么介绍的?

生: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师:据专家说,现在培养一个孩子要几十万。也就是说,阿联酋人培育一棵树就要花几十万,那么,建设绿洲要栽多少树呢?要花多少钱呢?

生:(无法计算、不计其数)

师:阿联酋人民面对这么大的代价,他们有没有退缩?有没有放弃?

生:没有(相机导读:“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木和花草”)

师:读完这句话,你有何感受?

生:建设绿洲的代价很大。

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信念十分坚定。

(相机出示句式:“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木和花草”与原文句子比较)

师:用三个“买来”好在哪儿?

生:写出了买的次数多、东西多。

生:突出了建设绿洲的代价很大。

师:……花钱买泥土、淡水、花草树木,这仅仅是建设绿洲的第一步,他们还要做什么呢?导读:“他们把……挖去,填上……埋下自来水管。”

师:他们还要挖去——填上——埋下——(生接答),通过这些动作的词,你们体会到什么?

生:阿联酋人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师:是啊,阿联酋人们为建设绿洲所付出的代价之大、劳动之艰辛,让我们佩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

生:(齐读)

【评析】感悟的中介是理解,理解转化到感悟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两句话教学中,教者进行了分句理解,进行“层层剥笋”。例如,第一句理解由三个“买来”(代价大)——“从国外”(代价更大)——抵得上一个孩子的费用(代价巨大)——三个“买来”(坚定的信念);第二句话着重通过“挖去”“填上”“埋下”几个动词体会劳动的艰苦。最后两句链接,概括为“代价之大、劳动之艰辛”。在此基础上以读促悟,从而沙漠中的绿洲的来之不易、阿联酋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便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成。

3.读写迁移,深化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我们体会到了阿联酋人为什么会像爱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因为它们来之不易。那阿联酋人又是怎样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呢?请默读课文第4~6小节,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出示投影:当树木花草的枝叶 时,园林工人 ,霎时 。

生:(交流)

师:草木枝叶蒙上灰尘,园林工人会及时给它们洗脸,真是精心侍弄。那么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小树遇到暴风、生病、干旱时,园林工人又会怎样侍弄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写一写。

出示投影:当 时,园林工人 , 。

生1:当小树被风挂倒时,园林工人赶忙跑来,把小树扶起来,然后用木棍把小树固定住,再用绳子绑紧,霎时,小树又挺直了身体。

生2:当夏天花草树木被太阳晒蔫的时候,园林工人迅速赶来,给它们架起遮阳棚,不一会儿,花草树木又精神起来了。

……

师:同学们写得很棒,有的一连用了几个动作的词,还学会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花草树木的变化。那么,现在的迪拜变成怎样的城市了呢?(出示迪拜风光图片)

生:(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声,请你们把心中最美的词语写到黑板上来。

生:(自由上臺板书)

【评析】由文中“洗脸”——到学生笔下的“扶树”“遮阳”等,是文本世界与生活图景的建构,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生活源泉的注入,写作方法的渗透,有效地促进了读写的迁移;通过欣赏迪拜的风光图片,进一步以直观、鲜明的生活图景激发了学生对迪拜美景的赞美之情,所谓“情动而辞发”,上黑板写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词语便水到渠成。

四、总结课文——表达情感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

生:你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敬佩。

生:阿联酋人民,你们创造了一个城市建设的奇迹!

师:阿联酋人民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机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师:从中你们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生:自豪。

生:喜悦。

生:坚定。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们内心的感受。

生:(读文)

(教师介绍“迪拜奖”,结尾小结)

【评析】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与阿联酋人的话语加以碰撞,能自然形成情感的共鸣,再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升华,深化了学生对人与自然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绿洲拓展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亲,我站在你这边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