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2017-10-17 12:43宋均
教育界·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自学能力主体性

宋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通过学习这一思想达到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加强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在做中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教学做合一,发展学生“三大能力”等。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主体性;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努力践行这一思想,给了我很多启发。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在做中教,加强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他明确提出必须“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的说明,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学生在认识分数二分之一之前,我做了一些铺垫,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出发,通过出示小朋友喜欢的卡通人物大雄和哆啦A梦,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请小朋友们做小助手,给大雄和哆啦A梦分东西。首先,出示四个糖果,师:同学们能为他们分一分吗?生:每人分得两个。师:这样分公平吗?……通过生活实践,很自然地揭示了“平均分”的含义。其次,老师继续请学生为他们分两杯饮料。学生在上一次平均分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不紧不慢,故作疑惑地出示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的主角还是大家熟悉的卡通人物大雄和哆啦A梦,他们正在吃妈妈给他们准备的点心,可是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蛋糕了,大雄和哆啦A梦开始争抢了……老师紧接着问:大雄和哆啦A梦遇到什么问题?生:他们在抢一个蛋糕。师:你能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生:每人分得半个。师重复强调每人分得半个,在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学到这里,在这个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不仅体会到平均分的意义,还能够为较好地认识二分之一做好准备。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启发我们,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行动、观察、看书、讨论和思考。

二、在做中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關系说,做便是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需要一个充分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传统的教案上也鼓励学生自主,但总是不彻底,学生的学还是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这样的局面最终使得学生缺乏思考,最终还是未能脱离被老师牵着走的结局。如何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通过反复琢磨,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通过三个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一个方面是布置课前预习。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实践自由合理地安排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预习例1,经历思考不同的解法的过程。第二方面是课上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我设计的思考问题是:(1)你是怎样理解“男生是总人数的”?你能用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吗?(2)你会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试着列式解答再检验。(3)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讨论中还学习到同伴的优点。第三方面是“我是小先生,我的想法我来说。”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上台板演,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次也不例外,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总结出4种解题方法,而我只是在旁边适当地引导和补充。整堂课,总能听到学生独到的见解和相互的鼓励。因此,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做合一,发展学生“三大能力”

当今社会,“学习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逼近,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而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则显得异常重要。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各种具体情况。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这一课时,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我请学生走进大自然,以小组作为一个群体去采集不同的树种,学生在采集的过程中不仅对树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增强。第二个环节,回到班级,对小组中采集的树叶进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树叶是有宽有窄的。第三个环节,让学生探索树叶中的“比”的秘密,通过小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量一量树叶的长和宽,发现“秘密”。得出结论:(1)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2)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3)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请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计算和比较,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有趣的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动脑动手去“做”、去主动学习,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给学生多提供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给当今教育的启示也是深远的。在教学中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广夫. “教师主导”引发的思考 [J].当代教育论坛,2007(09).

[2] 周逸先. “教学做合一”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J].学科教育, 2001(05).

[3] 余浩.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探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 邬娜.教学做合一实现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J].当代职业教育,2011(05).

[5] 郭东振,郭玉芳.探析新形势下的教师主导作用[J].教育研究,2009(11).

[6] 陈莉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7] 李玉年,余国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合肥学院学报,2009(04).

[8] 张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J].文学教育,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自学能力主体性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