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铺灸治疗产后身痛42例

2017-10-19 08:06张婷婷潘红玲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身痛任脉产后

张婷婷,潘红玲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湖北 武汉430074)

·针灸经络·

任脉铺灸治疗产后身痛42例

张婷婷1,潘红玲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湖北 武汉430074)

目的:观察任脉铺灸法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产后身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大椎、风池、膈俞、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治疗组给予任脉铺灸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等)。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5例,未愈15例,有效率为64.2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脉铺灸治疗产后身痛疗效确切。

产后身痛/针灸疗法;铺灸;任脉;临床观察

产后身痛指的是产妇在产后出现全身肢体或关节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以致影响日常生活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古代俗称“产后风”[1]。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近年来因夏季空调的使用也使得该病在夏季多发。“女子以血为先天”[2],妇人产后耗气伤血,百节张开,风寒湿邪易于趁虚而入,故本病以内伤气血为主,感受外邪为辅。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采用任脉铺灸治疗产后身痛42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产后身痛患者84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产后10~100 d内的产妇。治疗组42例,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9例;25~30岁27例, 30~45岁15例;病程最短3 d,最长36 d。对照组42例,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7例;25~30岁25例,30~45岁17例;病程最短4 d,最长34 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妇科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的诊断标准,①病因:主要为产时或者产后失血过多、饮食起居不慎等原因。②临床表现:以全身肢体或者关节的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等一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③体征:产后出现肢体关节活动不利,或关节肿胀僵硬。④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均正常。⑤影像学检查:X线片未见异常。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尚未经过治疗并且自愿加入本试验研究的产后身痛患者作为纳入对象。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在产褥期的患者;②伴有关节僵硬、强直及功能障碍的患者;③ X线片出现异常的患者;④患有类风湿性疾病、痛风的患者;⑤产褥期仍有出血的患者;⑥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无法施灸的患者;⑦患有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⑧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未愈合者及腹部皮肤破损的患者。⑨患有严重皮肤病而不宜施灸的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主穴:大椎、风池、膈俞、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加减: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再局部取穴。手足关节疼痛者,配八风、八邪、合谷、太冲;颈肩部疼痛者,配颈夹脊穴、肩三针;腰腿痛者,配腰夹脊穴、环跳、委中、昆仑;肘膝关节痛者,配曲池、手三里、鹤顶、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4]。操作方法:用0.5%的活力碘对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使用直径为0.35 mm、长度为40 mm的天协牌针灸针进行针刺,膈俞、脾俞、肾俞3穴沿脊柱方向斜刺进针0.5~0.8寸,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剩余的穴位行普通针刺法。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1 d 1次,治疗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间隔1 d。治疗组给予任脉铺灸,主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以任脉腧穴为主)。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自然屈曲放于床面,使腹部肌肉保持放松,充分暴露腹部任脉腧穴,用0.5%活力碘进行常规消毒。将8 cm×40 cm的纱布条纵向平铺于剑突至脐下3寸以下,以充分覆盖中脘至关元的任脉腧穴;在纱布上横向均匀平铺1层长5~6 cm,厚度约0.5 cm的新鲜姜丝,再在姜丝上平铺一层厚度控制在1 cm左右的5 a 蕲春陈艾绒,用点燃的线香将艾绒引燃,待其将要燃尽时,再平铺1层同等厚度的艾绒,如此反复平铺3次。如若患者自觉发烫难忍,可上下两头轻轻提起纱布,在皮肤上轻轻平移以降低温度。隔天施术1次,每次施灸在40~50 min,治疗7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来评定患者疼痛的程度。VAS评分表为1条标注有从0~10的10 cm横线,每1格为1 cm,每1格记为1分,依次为从0分到10分。0分为无痛,满分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所代表的疼痛程度就越重。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5]的标准。治愈:产后全身各处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主症消失,伴随症状消失。好转:产后全身各处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主症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减轻。未愈:产后全身各处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主症无明显变化。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9 小 结

对于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古代文献中已有相关记载,《经效产宝》[6]曰:“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其指出了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风、寒、湿等外邪的入侵。明代薛己的《校注妇人良方·产后遍身疼痛方论》[7]又提出了血虚、血瘀的病因,得到了清代名医傅山的认同,且在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中进一步阐述了妇人产后血虚、血瘀是导致产后身痛的根本原因。隋代巢元方认为该病的另一发病原因为产后劳伤肾精以致肾虚。总结历代医家的论述后不难得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血虚、血瘀、肾虚、风寒。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妇人产后耗伤气血,百节张开;或饮食起居不慎而致风寒湿邪趁虚而入;或素体肾虚,而产伤耗气动血致肾之精血亏虚;或产后停留在体内的淤血未去,留滞经脉久不消散而发病。本病以内伤气血为主,感受外邪为辅。故在治疗上应把握扶正祛邪这一总的治疗原则。

《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任养也。”说明任脉与女子的经、带、胎、产等一系列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阴经内连五脏,又与任脉相会。任脉汇集了五脏(三焦)之气:上焦(肺)的宗气,中焦(脾)的水谷之气,下焦(肾)的原气,说明任脉经穴不仅可以调理局部气血,还可运行全身气机。妇人妊娠,气血向下汇聚以养育胞胎,以致机体阴血相对不足;而又加之产伤耗伤气血,产后余血留滞。清代傅青主认为妇人产后脾胃气血虚衰尤甚。故本临床试验所取任脉之上脘 、中脘、下脘三穴是调节中焦气机的要穴,可健脾养胃以促进后天之气血的化生,气血化生充足则血虚血瘀者自愈。产后百节空虚,营卫失调、腠理稀疏,风寒湿邪易于侵袭,而取任脉之水分、神阙、阴交穴,因其具有益气补虚、散寒除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产伤易耗伤精血,而至肾虚,任脉在调理下焦气机上有其独特作用 。气海穴为“生气之海”;石门穴为三焦之募穴, 为原气所发之处,;关元穴为真气所系, 是阴中有阳的穴位;故取任脉下腹部气海、石门、关元诸穴,因其具有大补原气 、补肾益精、回阳救逆的作用。

铺灸疗法是起于民间的一种灸疗方法,属于隔物灸的一种。隔姜铺灸是结合艾叶和生姜的功用来发挥作用,二者结合可温经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益气升阳,使腠理疏畅,局部血流增加,尤宜于虚症、寒证。故产后身痛血瘀者、风寒者尤适用本法。任脉隔姜铺灸结合了隔姜铺灸与任脉的综合作用,既可益气行血补血、补肾益精,又可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以散寒补虚、扶正祛邪。本研究将生姜切成丝平铺于任脉腧穴,较常用的隔姜片灸温热效力更强,作用面积更大,灸力更持久,对产后身痛之血虚、血瘀、肾虚及风寒证均适用,且效果更佳[8]。

随着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灸法因其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在治疗与养生方面都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采用改良的隔姜丝铺灸任脉疗法,相较于针刺治疗,因其不会带来针刺疼痛感,且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10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6-287.

[2]阮亦,张丹英.从血论治产后身痛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39-14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5.

[4]李抒云,李杰.针灸疗法治疗产后身痛30例临床体会[J].四川中医,2010,28(7):117.

[5]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22.

[6]唐·咎殷.产宝[M].朱定华,著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明·薛己.校注妇人良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0.

[8]王丽,袁卫华,蔡圣朝.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3):35-36.

1001-6910(2017)10-0045-03

R271.4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0.19

2017-06-28;

2017-09-01

(编辑 田晨辉)

猜你喜欢
身痛任脉产后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后身痛怎么办?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