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生核心能力的应用实证研究

2017-10-21 08:18马春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护理学导向

刘 蔚,覃 勤*,马春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生核心能力的应用实证研究

刘 蔚,覃 勤*,马春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生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级护理本科生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围绕提高核心能力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结果 两组护生核心能力各维度(除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及理论、操作、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及综合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老年护理学;护生;核心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把护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真实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护生独立进行学习计划、实施与评估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能力本位教育在医学教育界的兴起[1],高等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培养护生核心能力上[2]。2006年,刘明等[3]确定了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提出核心能力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本校2013级护理本科生180人,其中女生175人,男生5人,年龄17~21岁,高考录取后学校将其随机分为1班和2班。随机将1班90人作为对照组,将2班90人作为实验组。在开设老年护理学前,将两组护生入学成绩及第一学年各门课程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进行每个老年疾病的学习时,教师先利用鱼骨图与护生一起分析疾病的病因和治疗用药的不良反应等;接着教师给出具体典型的病例,护生分组讨论,要求每人发言1~2次,让护生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该疾病的护理诊断,并制订出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病例讨论结束后,将护生带到实训室,让其以组为单位模拟演示出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包括患者的评估、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康复训练、健康指导等。模拟演示时,护生做得不好的地方,由其他组护生补充纠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模拟演示后进行分组练习,大家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课后当场进行相关老年护理技能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老年病房进行实地见习。见习时,将护生每2~3人分为一组,选用老年护理院常见的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关节退行性病变等慢性疾病。见习仍然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见习结束,要求护生进行见习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评估患者情况、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措施、进行专科健康指导等,通过见习汇报了解护生对疾病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以多媒体进行理论授课为主。学习完每个系统的疾病后,在老年护理院安排临床见习,按常规方法进行见习带教。

2.2 效果评价

(1)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刘明等[3]编制,包括批判性思维、教育与指导、专业发展、临床护理、人际关系、领导、法律与伦理7个维度55个条目,经预调查,最后修改为48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表示没有能力,4分表示很有能力,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本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32。(2)在期末对两组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并计算综合成绩。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收集整理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

3 结果

授课结束后,向两组护生发放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由调查者统一发放,要求如实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3.1 两组护生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分)

?

3.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例数9 0 9 0 t P--理论考核成绩9 0.2 1±5.3 2 4 8 3.7 6±4.7 1 9 4.4 9 0 9<0.0 5操作考核成绩8 5.4 2±5.4 4 4 8 1.4 4±5.1 4 8 2.6 2 7 8<0.0 5综合成绩8 8.8 3±4.5 4 6 8 1.2 8±4.1 2 8 6.0 9 3 2<0.0 5

4 讨论

4.1 两组护生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得分情况分析

由表1可见,实验组护生在行动导向教学后,其核心能力各维度(除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后,护生通过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及进行护理见习实践,能更好地理解疾病与护理,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较好地提高核心能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让护生在老年护理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护生相互指导、共同学习,能提高护生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生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学会主动学习及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此外,行动导向教学法能较好地使护生理解和记忆专业知识[4],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沟通、组织能力。

从表1结果中我们发现,两组护生的法律与伦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今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对护生法律与伦理意识的培养,提高护生对法律和伦理知识的重视度。如可以用社会问题或一些临床纠纷案例来组织护生分析讨论;在见习时,可让护生注意观察法律和伦理与护理之间的关系及对护理产生的影响,使护生意识到法律和伦理对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4.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分析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两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一致,但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由表2结果可见,实验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在实验组的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我们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模拟情境、布置护理任务,让护生主动参与教学,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操作、自我总结。护生完成不了的内容教师再解释,这样护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有质的飞跃。我们在教学中还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让护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班级学习氛围好,这样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灌输,护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提高不明显。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课后当场进行相关老年护理技能的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有助于护生技能操作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构建以护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观,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护生通过在真实职业情境中学习,对于以后较快适应护理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1]张璐娇.标准化患者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J].护理学报,2010(21):18-20.

[2]李艳,何平先,刘巧艳,等.简易标准化病人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07-110.

[3]刘明,Kunaiktikul W,Senaralana W,等.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4]杨贵方,姜小鹰.护理本科实习生核心能力自评与他评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6):442.

G526.5

B

1671-1246(2017)20-0097-03

2014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题

(*通讯作者:覃勤)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护理学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护理学杂志》稿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