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的河流上浅唱酌饮

2017-10-21 11:22潘秀萍
新智慧·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现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潘秀萍

【摘 要】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初中生在语文的河流上浅唱酌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有效性 实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新课程标准》具有指导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然后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师的经历总结出了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内容如下。

一、鼓励讨论,培养初中生语文问题意识

早在很早以前,很多学者就对问题意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宋朝朱熹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孔子的“疑是思之子,学之端。”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提问、质疑对于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将讨论式教学法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讨论是一个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讨论教学法理论依据较为丰富,例如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戴卫.约翰逊的社会互赖理论、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等,这些都为讨论式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当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教材《11*窃读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入其中,实现高效的课前导入。语文教师说到:“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你们经常阅读的书籍有哪些呢?”此时,很多学生都非常大声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继续说到:“我刚刚听到几名同学说喜欢读《小王子》、《苏菲的世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啊?”全班学生瞪大了眼睛,教师微微一笑,说到:“现在大家请看老师制作的课件。”语文教师打开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凿壁偷光的故事。此时,很多学生都已经对今天所要上的课程产生了兴趣,语文教师说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林海音的《11*窃读记》。”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多媒体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效的课前导入。

三、加强语文课堂互动

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互动教学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他们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并将互动教学法融入了初中语文课堂当中。互动教学法将学生由被动转为了主动,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大大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互动教学法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全相反,前者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平等、坦诚相待的,双方可以讨论、辩论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相互碰撞,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后者主要是以初中语文教师为主体,该种教学模式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难以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初中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等是互动教学法所强调的重点内容,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道桥梁,沟通了教师和学生,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具备合作担当的核心素养,具备团队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因此,合作素养是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学习课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随着语文知识的难度性越来越大,知识的密度也在增大,知识的独立性增强,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在增大,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帮助个体学习,帮助个体成长,在团队中共同进步,互帮互助,实现个人能力的最大化发展与提升。

自古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合作,在21世纪的今天,合作共赢依然是我国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很久以前,古人曾提出过关于合作的看法,例如“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合作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性因素,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前提。合作的作用,大则促进国家兴盛,小则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小组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人际关系、性格等,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因素,然后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应当提前对全班学生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确保所组合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弥补、相互促进。除此以外,初中语文教师分组的时候还应当合理把握人数,人数过多不利于讨论的顺利开展,人数过少则难以达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因此,小组人数通常可以保持在4—5人左右,这样子就可以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河流时浅时深,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他们应当耐心引导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语文的河流中浅唱酌饮。

参考文献:

[1]湛友.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8):121~122.

[2]魏景云.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引文版:00059-00059.

[3]何坤泽.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6(11):240.

猜你喜欢
实现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