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与影响分析

2017-10-31 11:48袁华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8期

袁华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化肥料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威胁了生态环境,文章主要阐述了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残生态循环;植物营养交流;微生物菌肥

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30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人们重视农业产品的安全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普遍使用化学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由于农民频繁、过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1]。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过程能够更加安全环保,减少农业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土壤肥力生态系统平衡,通过生态肥料的使用,既能减少农产品中的化学肥料残留,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健康,还能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化学农药化肥的依赖。微生物菌肥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的微生态系统平衡。

1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制

微生物在土壤中拥有庞大的数量,并且种类繁多,是植物最原始、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繁殖之间能够进行有机分解,形成植物根际微生物、根瘤、菌根等进行代谢活动,微生物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肥力,快速反应土壤的健康状况。土壤微生物主要包含:放线菌、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其他类群形成了分解土壤所需要的微生物基础。有益土壤的微生物除了能够快速将有机质转变成为肥料以外,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2]。丛植菌根真菌是禾本科植物的根系中最重要的微生物菌,通过丛植菌根真菌能够增加植物体内的碳氮循环,促进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固氮菌群是土壤中氮成分的源泉,是植物所需的氮成分养料基础。溶磷菌群能够分解土壤不能溶解的磷酸盐,并且快速转化为磷肥。硝酸菌群主要是将土壤中的氨气转化成液体氮。酵母菌群能够创造维生素、分解有机物和生长促进素,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3]。乳酸菌群主要通过分泌有機酸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光合细菌群主要制造类胡萝卜素、葡萄糖,并且能够消除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2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

微生物菌肥主要是通过在有机物中添加合理配比的有益微生物菌,包括:固氮菌、钾细菌、磷细菌等等制作成的绿色新型环保肥料。微生物菌肥目前是我国主要推广的肥料,是未来农业养殖肥料的主要方向。依据微生物菌肥的生产过程,包括微生物菌肥通过粉质、水溶、造粒等工序,将微生物菌肥划分为3类:第1类是经过太阳能大棚发酵后,进行翻倒氧化、干燥、粉碎、后熟、筛分等工艺后形成微生物菌肥,这种微生物菌肥是抗病害、保持土壤肥力、保证土壤含水量、活化土壤和生态环保的高效微生物菌肥。第2类是将氮、钾、磷、微量元素和生化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联合复合微生物益生菌,包括枯草芽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等通过液体混合进行发酵而形成的水溶性微生物菌肥。第3类是禽畜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以后,加入腐殖酸、硫、钾、镁、磷等营养元素和微生物活体,搅拌后通过造粒技术形成的微生物菌肥。

3 我国微生物菌肥的不足和发展

目前我发国的微生物菌肥正处于发展阶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并且产品的成分较低,肥料等微生物菌群极不稳定,非常容易出现退化现象、颗粒强度过低、繁殖系数不高等问题,微生物菌肥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极容易造成破碎问题。所以,我国在微生物菌肥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我国微生物菌肥目前主要通过研究实验获得参考研究数据,微生物菌能够为植物供给大量的养分,并且能够保护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结[4]。社会上对于生物菌肥的报道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并且介绍过程中较为笼统,没有结合生产进行具体分析,所以我国微生物菌肥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前景。现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微生物菌肥的生产能力有限,所以暂时无法大量推广。政府应该加大微生物菌肥的宣传,并且广泛普及微生物菌肥优点,扩大微生物菌肥的生产量,有效实现我国的农业种植生产过程环保、健康。

4 结语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药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造成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现象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大力推广微生物菌肥,能够满足农产品生长养分,还能够保障土壤成分不被破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健康,通过绿色生态种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广泉,侯红燕,王珂,等.微生物菌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与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36.

[2]朱永宁,梁玉祥.微生物菌肥对土壤中速效氮迁移过程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9):203-204.

[3]邱献锟,赵基洪,初秀成,等.健晨·微生物菌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17.

[4]黄启亮,韩广泉,侯红艳,等.新型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与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5(3):218-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