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7-10-31 21:53杨晓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0期
关键词:股权结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杨晓

摘要: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以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股权结构因素与盈余管理的量化关系,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国有控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比例呈负相关,后者尤其显著,据此提出优化股权结构降低盈余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股权结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本文从股权结构的四个衡量指标提出研究假设分别阐述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存在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各个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就小,他們可能会为了私利采取操纵盈余行为。因此提出假设: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幅度正相关。

(二)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

股权高度制衡时,公司控制权相对分散,股东很难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进行干涉,股东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受到限制。提出假设H2,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幅度负相关。

(三)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

国有控股企业受国资委管理,国资委不直接负责企业运营,会委托代理人管理企业,就会造成管理层等内部控制者为了私利而侵吞全民所有者的利益。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产权清晰,能够防止大股东为了私利进行盈余操纵行为。提出假设,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幅度更高。

(四)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

机构投资者投资更具专业性,使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参与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越少,盈余信息质量越高。因此得出假设,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幅度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EM=β0+β1FIRST+β2Z+β3NATURE+β4INSTITURE+β5SIZE+β6DEBT+β7ROE+β8ROA+δ

上式中EM为盈余管理变量,β0-8为回归方程系数,δ为随机误差项。

针对研究假设,分别提出检验回归模型如下:

1. 股权集中程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模型:

EM=β0+β1FIRST+β2SIZE+β3DEBT+

β4ROE+β5ROA+δ

2. 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模型:

EM=β0+β1Z+β2SIZE+β3DEBT+β4ROE+β5ROA+δ

3. 股权性质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模型:

EM=β0+β1NATURE+β2SIZE+β3DBET+β4ROE+β5ROA+δ

4.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其中拟合度R2的值为0.721。从表1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是正的0.095,并且与盈余管理程度(EM)在l%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研究假设1预期一致。

(二)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其中拟合度R2的值为0.742。表2看出回归模型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说明模型整体效果还不错。股权制衡度(Z)的系数为-0.010,但不显著,说明股权制衡度(Z)与盈余管理程度(EM)之间负向关系不显著

(三)股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本文将864个观察样本按股权性质属性,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二者和EM之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看出,股权性质是国有的其操纵性应计利润平均数是0.14821,而股权性质是非国有的其操纵性应计利润平均数是0.16363,两者差异较大,初步说明,非国有控股企业其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国有控股企业。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H3,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其中拟合度R2的值为0.750。表4显示虚拟变量NATURE系数-0.018,显著性水平为10%。模型回归方程的F值都达到了l%显著性水平。该NATURE系数为负说明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存在更大幅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假设得到验证。

(四)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其中拟合度R2的值为0.790。表5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INSTITUTE系数为-0.222,显著性水平为1%。回归方程F检验以显著性水平1%通过检验。INSTITUTE系数均为负数,说明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假设得到验证。

四、优化股权结构与降低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

通过建立方位的的投资主体营造大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促使公司内部治理更加完善的基础上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

(二)提倡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完善相关机构投资者的法律确保其权益受到保护以此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鼓励并支持建立一些长期型、有责任感的投资机构,避免一些投资行为的短期化。

(三)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在会计准则及制度许可的界限内,房地产上市公司运用应计项目操纵盈余致使机会主义行为能够实现,应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以减少会计运用的可选方法,以此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四)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

组建内部审计委员会,建立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等内控制度。

参考文献:

[1]辛清泉,王兵.交叉上市,国际四大与会计盈余质量[J].经济科学,2010(04).

[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02).

[3]胡莉梅.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权结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