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7-11-01 13:46魏军利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结节出血量切口

魏军利

(磁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6500)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对比研究

魏军利

(磁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6500)

目的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以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35例患者和对照组3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应用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以及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外科临床疾病,其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以女性为主。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方法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是非常显著的,比如: 手术创伤面较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患者手术过程中痛苦大、伤口恢复慢、手术切口还有影响患者身体的美观。进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的较大的痛苦和影响。最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临床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成熟。采用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就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因此,我院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中间的差异情况,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HB和彩超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35例患者和对照组3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中,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23例,患者年龄最小和最大的分别为27岁和65岁,平均年龄为(37.8±4.4)岁,患者病程最短和最长的分别为4个月和25年,平均病程为(6.9±1.7)年;对照组35例患者中,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2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的为67岁,平均年龄为(38.2±4.1)岁,患者病程最短的为5个月,最长的为24年,平均病程为(6.9±1.7)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其中将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方法应用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体的手术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以及颈部稍微往前伸,将胸骨切迹以上2厘米的位置作为切点,沿着皮肤褶皱的方向切开一个切口,切口的长度大约为3~5厘米,然后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部阔肌、将皮瓣游离出来、之后,沿着甲状软骨到胸骨上窝纵向切开颈白线以便!分离甲状腺被膜,使甲状腺充分暴露在外面,对患者甲状腺病程情况进行观察和判断,如果手术操作空间不够,则要在沿着甲状软骨水平方向,将部分胸骨甲状肌切断,随后将甲状腺峡部位切开,将气管前患侧峡部的血管分离出来并且结扎起来,将甲状腺中的静脉离断,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向上牵引甲状腺上下极、然后分离切断囊内分支内游离的甲状腺下极,保留甲状腺的后被膜,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以及进行游离时可以紧贴甲状腺上极,同时注意进行远离处理的时候应该离开甲状软骨侧板。在钳夹上极血管侧的血管时,应该十分注意确保血管钳紧贴上极钳夹,同时要将腺体一侧的血管钳钳夹在上极的腺体上,如果上极较深且较宽大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结扎,应该进行上极腺体的实质内分次结扎,切除完成之后,放置好引流管,最后将伤口缝合。手术完成之后48个小时,可以将引流管取掉。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到1年的随访。

1.3 手术效果评定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定,评定的具体指标包括术切口的大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对治疗过程中获得的统计数据以及评定数据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获取对应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等,其中对于治疗效果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采用P<0.05表示。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4.68±0.61)cm,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1.25±3.12)mL,平均手术时间(42.31±2.42)min,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1±2.22)天,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6.71±0.58)cm,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73.25±4.54)mL,平均手术时间(68.31±3.59)min,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8±2.63)天,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s)

?

3 讨 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这说明小切口手术方法应用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李焕朗,林伟明,谭木秀,等.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7(12):64-65.

[2]万拥军,李 刚.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80-81.

[3]李靖勇,林 辉.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及复发因素探讨[J].医学信息,2015(4):88.

R581

B

ISSN.2095-8242.2017.042.8157.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结节出血量切口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