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功夫童星 而今炫酷偶像 释小龙:熟视自我的超越与突围

2017-11-02 02:12吴泳王银贵
少林与太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少林小龙武术

文/本刊记者 吴泳 图/王银贵

昔日功夫童星 而今炫酷偶像 释小龙:熟视自我的超越与突围

文/本刊记者 吴泳 图/王银贵

核心提示

提起他,几乎所有人第一印象,都是那个噙着奶嘴、飞檐走壁的最萌小武僧,抑或是机警灵动、帅气侠义的少年展昭。

然而当生活中的他静静撩动咖啡厅的珠帘,微笑里略带冰冷地翩然走近时,你还是不由得诧异:这个头戴嘻哈帽,身穿银灰色时尚T恤,脚踏篮球“战靴”的酷炫小子,就是曾无数次“萌化”人心的释小龙?

脱去了小僧袍,摘下了菩提子,而今玉树临风的释小龙,更多的关注点和擅长点不断倾斜于滑板、酷跑、街舞、赛车漂移……

尽管曾长期求学于纽约,对“世界之都”的多元文化和前卫生活相当熟悉和赞赏,但生长于“功夫之都”的他,至今仍每天坚持练武,少林功夫和禅武精神就像少室山的朝霞和家门前的花树,从记事起就“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他的血液和内心。

有人说,4岁便一举成名的经历,幼年就接连爆出的经典作品,让释小龙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起点。但人们又从《惊天岳雷》《武动乾坤》《建军大业》乃至新近播出的《突围》(《功夫姐妹》)中,看到一个正不断超越自我的释小龙。

也许“突围”这个词用于释小龙并不恰当,因为意气风发、酷炫阳光的他并未被围。而在他新近主演的电视剧《突围》中,他一反“惯例”地倾情演绎了一名亦正亦邪、神秘深沉的复杂角色。借用“突围”这个词,观察者也从释小龙在剧中的收放自如里,分明感觉到那种呼之欲出、无处不在的张力和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能量。

新潮而“哈皮”的释小龙,其实在默默超越自己。

功夫萌娃变身炫酷青年

近日,在郑州曼哈顿广场一家颇有情调的咖啡馆,当释小龙头戴嘻哈帽撩起珠帘的一瞬间,所有人还是被他炫酷又不失沉稳的造型惊了一下——当年的最萌小和尚真的长大了。

就在接受专访前夕,释小龙的一组滑板酷照在网上和平面媒体上广为曝光。照片中的他一身全黑装扮,简洁帅气,头戴运动帽,脚踩滑板,一秒变身街头滑板少年。众多网友对他的评价是:“率性自然”“踩着滑板认真的样子,尽显运动少年的活力感和阳光气质。”

当天,在与本刊总编赵国华深谈两个多小时后,释小龙便匆匆赶往奥斯卡亚星小龙激光影城。在那里,他亲自参与了一场燃爆热情的粉丝见面会,与满场粉丝和嘉宾亲密互动。

他以一身休闲装惬意出席见面会,在众多粉丝的热烈簇拥下,简单回顾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演艺生涯,介绍了最近的一些新作品和接下来的新动向,并毫无顾忌地畅谈了自己对未来感情生活的一些看法,令粉丝们兴奋不已,场面气氛持续火爆。

释小龙在现场与众多粉丝分享了自己关于滑板、跑酷、漂移等时尚领域的心得,引起众多90后、00后粉丝的强烈共鸣。

与粉丝们亲密互动几十分钟之后,小龙还为幸运粉丝们送上惊喜礼品与签名照。在见面会尾声,小龙倡导在场所有人为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人民祈福,呼吁大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现场粉丝呼声一片应和小龙,场面颇为壮观。

8月30日,小龙的又一“小小动作”在网上引起不小轰动。

当天,为响应“开学第一课”的号召,释小龙在微博上晒出照片,照片中的他表情刚毅,练武姿势满分。《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央视1套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释小龙在微博上说道:“我的中华骄傲是武术!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作为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有的责任,我定不遗余力,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帅气的照片引得网友纷纷评论,短时间内点赞就过万。很多网友评论说:“你的中华骄傲是武术,你是我们的骄傲。”“为我中华武术自豪,弘扬传承发展武术,你是最好的代言人,期待你的新作品。” “一个字,帅,来切磋切磋。”“小展昭的神情几乎和现在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可爱,一个是帅气。”

这就是长大后的释小龙,酷炫新潮。

武术、时尚并不南辕北辙

“我自己也是年轻人,包括以前出国读书,这些都给我增加很多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作为男生来说,喜欢赛车、喜欢极限运动、喜欢军事等,也是年轻人彰显个性的爱好。”释小龙对本刊总编赵国华说,他现在接触的朋友非常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很快;他认为作为年轻人有一些健康的爱好去拓展和发展也不错,不一定非要过于单一地局限于武术一隅。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丰富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在发展事业的同时,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他说,生活中更应该有很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去交流自己每时每刻的心得,去分享自己对生活多元化的感觉和体悟,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他表示包括以后自己的动作电影——虽然现在他还没有特意地去推出——他都希望在自己准备好的情况下,把自己喜欢的这些元素(滑板、街舞、漂移、跑酷等)都加入到电影中去。“我希望我的动作电影是无限贴近于现在年轻人的嗜好与偏爱的,是无限贴近于年轻人的生活,或者他们向往的生活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萌小和尚”很早就成了漂移高手。

“漂移,赛车,这些我都有很认真地跟老师去学。”熟悉释小龙的人都知道,他拥有赛车场地赛驾照,是名实力很棒的资深赛车手。“我是觉得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爱好,更进一步提升,并且在练习操控赛车的过程中,有很多跟武术和表演都有着微妙的相通的地方,这些东西都会给我很多启发和奇思妙想。”小龙说。

他说,比如赛车与武术都需要强大的控制力。漂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依然能一直控制这辆车,而练习武术也是在貌似失控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是一味地发泄,如果想要练好武术就要先学会控制自己。“你的肢体,你的气息,在武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赛车同样是讲究它的节奏的,你手上的东西、脚上的东西、身体的东西要传递给车,车要去做一个恰如其分的动作。”

同理,在练习武术的时候必须要有自己的节奏,“你这个拳法在5秒钟里是一个怎样的节奏,在下个5秒钟,是怎样一种节奏,这和赛车都是比较相通的地方,必须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少小成名往事并不如烟

一位看着释小龙长大的朋友这样描述小龙:“他天生就是演戏的人。有年在武校,他浑身都长满了痱子之类的疙瘩,可就是脸上一颗也没长,很多导演来找他拍戏,他抹抹痱子粉和药物,照样可以拍,你说这是不是天生演戏的命?”

释小龙与师父释永信方丈搭档出演电影《笑林小子》,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1994年,他与吴孟达、郝劭文等合拍了电影《新乌龙院》,在台湾创下了两亿的票房成绩……

1995年,释小龙作为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特邀嘉宾为成龙颁奖;

199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节文艺晚会;

1998年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特约嘉宾;

1999年释小龙作为少林武术代表人物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2年释小龙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十佳演员”称号;2003年荣获“中国十大武术形象人物”称号……

1992-2003年间,释小龙一度包揽了一系列中国童星之最:观众最多、作品最多、年龄最小、亚洲知名度最高……其电影不仅行销亚洲,票房和片酬还一度逼近或超过香港一线明星。

1997年到2003年,释小龙共参与拍摄了20部影视作品。

这一系列传奇般的经历,广为影迷粉丝们熟知。

专访当天,本刊总编赵国华特地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赠送给小龙。这是一套《少林与太极》历年以释小龙为封面人物的珍贵杂志,时间最久的已经有17年。一直很淡定的释小龙一时有点“万万没想到”的感觉,他稍稍睁大了眼睛,郑重接过这套杂志,久久翻看着,并特地掏出手机,一一拍下杂志封面,并表示要发到自己的“微博故事”里。

“拍第一部片子时才四岁,现在能回想起的都是那时记忆最深刻的片段,都是很辛苦的。”跨越时空的杂志勾起了小龙满满的回忆,他说,比如他拍的第一部戏《笑林小子》,记忆最深的,就是有一天父亲带他去了机场,然后跟郝劭文跟那些叔叔们见了面,然后就没什么印象了。

本刊往期封面人物——释小龙

“再有记忆就是开拍的那一天,我们住的酒店旁边有一个花丛,然后就拍我抓小偷的那场戏,他们说一会儿要把你吊起来,有吊车什么的。”这些动作难度都很大,但基本上完全都是他自己完成的,那时也不会有谁去给他做替身。

“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就是忍耐,在4岁的时候就要承受很多的忍耐和辛苦,然后在摄影棚一拍就是几天,到处都是灰尘、烟雾,父亲陪着我,很多时候不能睡觉,吃完东西就吊威亚,一不小心就吐得很厉害,这在一个小朋友身上都要体验到。”

他记忆犹新地回忆起拍摄《黄金岛历险记》(1996年,小龙时年8岁)时的情景:“我穿的是游戏机卡片做成的那种衣帽,那个卡片是真卡片,穿在身上很不舒服,基本上每做一个武打动作,身上立马就是一道火辣辣的划痕。”他双手交叉,平静地叙述着,“一旦注意到哪个动作不到位了,就算身上已经划了很多道划痕,那还得重拍。”他说,自己拍这部片时已经有很多经验了,哪个动作稍微有些不到位,自己就会立即意识到这条不会过,还得再来,就一直这样。

在日复一日做童星的日子里,父亲有时不在身边,小龙回忆说,那时,在生活中和片场照顾他最多的就是王马万师兄和乔红亮师兄。

2003年前后,拍了《少年黄飞鸿》和《萍踪侠影》后,释小龙忽然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暂时告别演艺圈,这让很多人震惊,当年的去向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了媒体和粉丝广为猜测的谜题,直到多年后才被证实他是去了美国读书。

释小龙剧照

“当时是考虑到我从小就一直在拍戏,没有好好沉淀下来读书。中间也尝试过在国内读书,但是总会有一些拍戏的邀约和工作事务不停来打断,没法静下心来学习。”小龙说,刚好当时他干妈也在美国,他就萌生了远离国内环境,好好去国外读书的想法,这一去就是5年。其间除了在暑假拍过《少年包青天Ⅲ》,基本上是与演艺圈彻底绝缘的。

虎父龙子宝剑锋自磨砺

每个人对自己的父亲都有个直观的感觉。在小龙的印象中,父亲比较严厉,小时候就以教练的身份出现比较多。“练武是比较苦的,要是想练得好,教练可能要严格一些,训练各方面强度都比较大,比较苦,所以他一直就是以严厉的身份、老师的身份教导我,不管是做人还是习武。”

小龙回忆,从他一两岁开始,父亲的严厉就体现在训练上,强度很大。“包括体操啊,拳击啊很多‘魔鬼训练’我都看过一些。我觉得作为父亲或老师来教育训练学员,我爸的强度远比他们大。”

本刊赵国华总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90年代初曾多次去看望陈同山老师和释小龙,陈同山老师让时年几岁的小龙练一套,小龙虎虎生威地打完了,陈老师却说:“不中,再打一趟!”小龙都快哭了:“可累啊!”“不中。”小龙说,那时基本就没有休息过。

“虎父”陈同山与“龙子”释小龙

河南卫视拍过一部纪录片《虎父龙子》,里边有几个镜头至今仍特别感人——滴水成冰的冬日凌晨,父亲打开电灯,将小龙赤溜溜地从被窝里拽起来……

北风呼啸,小龙已经在寒风里压腿、蛙跳了很长时间,当他强忍着眼泪要求歇会儿时,父亲说:“再坚持一下,最后5分钟!”

中国人过去常说:“宽是害,严是爱。”也许在释小龙越来越成熟的星路上,他会越来越深地体会到父亲严厉背后的一片苦心。

走遍世界不忘根在少林

经历了少小成名、璀璨夺目的童星时期,也走过了暂别演艺、静心求学的青春时期,而今的释小龙,走遍了世界很多的都市和丛林,但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依然是曾经距离少林寺仅数百米远的故园,以及如影随形的少林禅武精神。

“我是生在少林的,我爸的学校又在少林寺附近,少林对我来说就是家的感觉。”释小龙说,他从小儿就在少林长大,此处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花,都胎记般地深深烙于他的性格和灵魂深处。

“我对少林寺就是像小孩儿在家长大那种感觉,少林的佛学和禅武文化,可能我没有特别去钻研,但它却润物无声一样,悄然而又无法磨灭地印记在我的精神里。”

每次回登封,只要师父释永信方丈有空,他都会虔诚前去拜见。

少林禅武对他的影响,他说首先是一个人要充满正义感,要非常有爱心(慈悲),要宽容喜舍,非常地尊重每个人。他对少林精神的感悟朴实而深切,“就是众善奉行、众生平等,尊重所有的人,庄严慈悲,勇猛精进。”同时少林精神也与他在国外5年的经历奇妙地融汇在一起,给了他更多的启示和感悟。“并没有谁去刻意教我,像上课那样一字一句地去学,少林精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

提到少林禅武就绕不开武术,而武术至今仍是释小龙生活中须臾不离的重要元素。

“我个人的力量也能在不同的阶段去做一些对武术的贡献,对于武术的练习,这肯定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他说,每天如果不活动活动,打几趟拳,就会浑身不舒服。“我是练少林武术出来的,我拍动作电影也好,做其他拓展也好,肯定是离不开武术的,别人可能是跆拳道、柔术、拳击方面的一些东西。”

在释小龙北京住处大概有4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专门的练功房,他只要在北京,每天都要抽出足够时间去专心致志练拳。

多元拓展超越突破自我

根在少林,不忘禅武。释小龙在不断从童年和过往汲取力量的同时,也正以更加多元和丰富的形象不断超越和拓展自己。

今年是建军90周年,释小龙参演了香港名导演刘伟强执导的大片《建军大业》,扮演青年聂荣臻元帅。他在片中的表现得到了广泛好评,被誉为“最帅聂帅”。

“我觉得每部戏都会有一种缘分,我小时候与刘伟强导演就有合作,这次他执导《建军大业》,是希望要有很多年轻演员和很多新的元素,要表现比较热血、比较正能量的一面。”释小龙说,这个机会很好,他也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展示了新时代对元帅的一种认知和演绎。

“他其实是比较文质彬彬的一个军人,非常有文化底蕴,喜欢读书,视野开阔,但是他又是一个热血军人。”

与此同时,释小龙参演的另一部古装玄幻大剧《武动乾坤》近期也备受瞩目,预计将于明年暑期正式播出。小龙在片中饰演小炎一角,“这个人物的个性比较明显和突出,因为他原本是一只老虎,在剧中吃了丹药后才变成人形……他有很多的内心戏,但不是从内在表现出来的,他表现得比较直接……我个人和小炎也有一些相像。”

此外,正在湖南某台热播的谍战悬疑剧《突围》(《功夫姐妹》)近期也在网络和各种媒体上引起广泛热议。释小龙一反以往只演英雄和正面人物的“惯例”,在剧中饰演了一位亦正亦邪、性格复杂的神秘人物,充满悬念地游走在清政府、会党帮派、洋人等各方势力之间。

“很多朋友都说我演这个角色是个突破,原本导演和剧组是想让我在戏里演一个英雄,但我看了剧本以后就说,为什么不让我演另外一个,亦正亦邪很有挑战性的人物呢。”小龙说,他会不断努力去塑造各种多元化和充满层次感的角色,以后还有很长的路,不需要急于一时去怎么样。

展望未来的漫漫星路,释小龙说他肯定会不断适应观众的口味和市场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有180度的转变。“我不会刻意去转型,我肯定是要坚持我的动作片,一方面是大家喜欢我出演的动作电影片,另一方面我自己也特别喜爱动作电影,这肯定是不会变的。只要是好剧本,适合自己的或者有挑战性的,我都会全力以赴去努力尝试和提升。”

采访临近尾声,原本约好的1小时时间,在小龙不断的忘情欢笑声中,顺延到两个多小时。释小龙彬彬有礼又洒脱率性地起身,微笑着与人合影。柔润又暗藏刚强的微笑里,分明又折射出25年前那个笑眼如月、明眸如雪的萌娃,分明又折射出那个十冬腊月被捞出被窝、强忍泪水苦自磨砺的“小武僧”,分明又折射出那个酷炫青年20多年来几度沉默、几度飞扬的精彩心路。

“讲真,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嫁给你。”

“小时候想嫁给你的时候你那么圆润,现在‘哀家’嫁人了,你又帅回来了,你没机会了。”

……

上述这样数不清的粉丝的娇嗔和幽怨,也俏皮地见证了释小龙不断加码的自我超越与“突围”。

猜你喜欢
少林小龙武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可怕的绿怪蛙
让“数”“形”结合更畅通
风中的祈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