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分析

2017-11-03 05:44杨璐
中药与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草乌曼陀罗炮制

杨璐

部分中药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分析

杨璐

目的:对部分中药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分析。方法:将4份常见的含毒性的中药纳入本次研究,各取100g,以平均的方式分为2份,1份作为研究组,另1份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那份进行炮制减毒,之后对两组毒性成分进行对比评估。结果:经炮制减毒的研究组各中药成分中,山慈菇0.23μg﹒g-1、草乌0.36μg﹒g-1、吕宋果0.29μg﹒g-1、白花曼陀罗0.32μg﹒g-1,毒性成分含量均显著弱于未能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的山慈菇0.58μg﹒g-1、草乌0.73μg﹒g-1、吕宋果0.75μg﹒g-1、白花曼陀罗0.63μg﹒g-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为基础,采取炮制减毒法能够使中药内毒性成分减弱;因此,炮制减毒法值得采纳应用。

中药;毒性成分;中毒机制;炮制减毒法

对于中药而言,主要是经中国传统医术指导进行用药,为疾病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是药三分毒”,诸多中药含有有毒成分,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1]。而炮制减毒法是降低中药毒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对中药药物采取炮制,进而使中药的药理得到一定改变,最终达到降低毒性以及副作用的目的,从而使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得到有效增强[2-3]。本次重点分析了部分中药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4份常见的含毒性的中药纳入本次研究,即:山慈菇(含秋水仙素类)100g、草乌(含乌头碱类)100g、吕宋果(含番木鳖碱类)100g、百花曼陀罗(含阿托品类)100g;以平均的方式分为2份,1份作为研究组,1份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中药进行炮制减毒。

1.2 方法

对照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以及白花曼陀罗各取10 g,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研究组,取山慈菇10 g,放进20 mL的水当中,对其变化进行观察;取草乌10 g,放进20 mL的水当中,进行1h的煎煮,然后观察其变化;取吕宋果10 g,放进加热板中进行加热处理,进一步对其变化进行观察;取白花曼陀罗10 g,加入20 mL的醋当中,对其变化进行观察。

1.3 判定标准

采取液相-质谱/质谱联用仪,对2组药物进行药品毒性检测,均平均进行5次检测,分布获取各毒性成分的实际含量,并把5次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炮制减毒的研究组各中药成分(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的毒性成分含量均显著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毒性成分的含量对比(x+S,μg/g)

3 讨论

中药是防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诸多中药存在有毒成分,而炮制减毒法是降低中药有毒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炮制减毒法较多,包括:净制法、水飞法、漂法、提净法、辅料炒法以及煅法等[4]。通常情况下,需以炮制药物的具体中毒机制合理选取炮制方法。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了中药药材四类,即:山慈菇(含秋水仙素类)、草乌(含乌头碱类)、吕宋果(含番木鳖碱类)、白花曼陀罗(含阿托品类)。上述四类中药药材的中毒机制以及炮制减毒原理如下:

一、在山慈菇类中药中,即含秋水仙或者秋水仙素类药物;其中毒机制为:此类药物会使患者的染色体在分裂中期停滞,在这个时候,虽染色体还会出现纵裂,但不会有分裂状况出现,且不会产生2个独立的子细胞,这样染色体便不会出现聚集,进而确保人体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会被损伤。炮制减毒的原理为:秋水仙碱属于一类易溶于水的物质,可采取水泡法,把毒性物质溶于水中,以此实现分离,进而减弱毒性含量[5]。

二、以草乌作为代表的含乌头碱类药物,其中毒机制为:此类药物能够让患者的神经末梢发生兴奋以及麻醉效果,然后在心肌直接产生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如果用量偏大,会致使心肌麻痹而死亡;同时,还会对神经中枢产生直接作用,显然这对人体存在很大程度的伤害。炮制减毒原理为:对于乌头碱来说,可遇水分解,通过加热可以产生乌头原碱与乌头次碱,这两类物质都易溶于水,所以可采取水煎煮复制法加以处理,把有毒成分分解后溶于水当中,能够有效分离,从而使毒性含量大大降低。

三、以吕宋果为代表的含番木鳖碱类药物,其中毒机制为:会对正常反射活动产生阻碍,导致患者脊髓兴奋慢慢扩散,进而导致机体引发强制性的痉挛,并且还会对脑部与脊髓细胞的甘氨酸受体产生拮抗作用,进而致使患者中枢神经失常。炮制减毒原理为:在针对药物进行加热过程中,会导致其中的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的结构快速发生改变,进而使番木鳖碱的含量大大减弱,从而使这些中药的毒性减轻[6]。

四、以白花曼陀罗作为代表的含阿托品类药物,其中毒机制为:此类药物当中存在生物碱,是M-胆碱受体阻滞剂,会致使患者出现抗M-胆碱反应,进而使周围神经功能以及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在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的情况下,会致使患者出现幻觉、眩晕以及暴躁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患者血压降低、昏迷以及呼吸衰竭等[7]。其炮制减毒原理为:对于生物碱(莨菪烷),属于一类氨基醇脂,易溶于水,加热后,能破坏莨菪烷的结构,然后发生分解,采取醋制法可转化成无毒性物质,从而使药物毒性降低。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把4份常见的含毒性的中药纳入研究,即:山慈菇(含秋水仙素类)100 g、草乌(含乌头碱类)100 g、吕宋果(含番木鳖碱类)100 g、白花曼陀罗(含阿托品类)100 g;以平均的方式分为2份,1份作为研究组,另1份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那份进行炮制减毒,结果显示:经炮制减毒的研究组各中药成分中,山慈菇0.23 μg﹒g-1、草乌0.36 μg﹒g-1、吕宋果0.29 μg﹒g-1、白花曼陀罗0.32 μg﹒g-1,毒性成分含量均显著弱于未能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的山慈菇0.58 μg﹒g-1、草乌0.73 μg﹒g-1、吕宋果0.75 μg﹒g-1、白花曼陀罗0.63 μg﹒g-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有学者表示,除了山慈菇、草乌、吕宋果以及白花曼陀罗等类中药可采取炮制减毒法进行减毒之外,含雷公藤碱类药物,例如:雷公藤以及昆明山海棠等,由于煎煮时间不足或者服用过量,容易使患者的中枢神经受到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脊髓以及下丘脑等器官营养不良,可采取漂水以及煅烧等方法进行减毒处理[8]。对于洋地黄等含强心苷类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心肌细胞兴奋过度,进而致使患者心动过缓以及循环衰竭,因此可以采取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从而使毒性减弱。亚麻子以及桃仁等含氰苷类药物,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产生系统性症状,可采取禅制法去皮,或加热,进而达到降低降低毒性的作用。总之,针对存在毒性的中药,需根据其特征,选择合理、科学的炮制减毒法,进而使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9]。

综上所述:以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为基础,采取炮制减毒法能够使中药内毒性成分减弱;因此,炮制减毒法值得采纳应用。

[1] 文丽梅.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11):2279-2280.

[2] 孙娥,徐凤娟,张振海,等.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12):363-369.

[3] 张文莉.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与炮制减毒原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4(16):30-31.

[4] 王晓梅,李云鹤.观察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4(17):265-266.

[5] 丁彦春.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45-46.

[6] 宋恩峰,孙文连,张珏,等.附子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4(9):895-901.

[7] 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8(11):1126-1129.

[8] 龙扬.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9(23):134-135.

[9] 金华,石云,刘亚男.中药毒性及减毒方法研究概述[J].天津药学,2015,04(11):56-58.

Analysis of toxic mechanism of toxic components in som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ducing toxicity/

YANG Lu// (Nany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oxic mechanism of some toxic compon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principle of reducing toxicity. Method: This study included 4 toxic herbs (100g each). The sampl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One was us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other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processed to reduce toxicity and the toxic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contents of toxic ingredi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0.23 μg﹒g-1, 0.36 μg﹒g-1, 0.29 μg﹒g-1, 0.32 μg﹒g-1in the study group of shancigu, Caowu, Lv song fruit and Baihua Datura stramonium, respectively.The content were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toxic components in control groups which contained 0.58μg﹒g-1, 0.73μg﹒g-1, 0.75 μg﹒g-1, 0.63μg﹒g-1, respectively (P < 0.0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oisoning mechanism of various toxic ingredi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can decrease the toxi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efore, the process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attenuate the toxi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 components; mechanism of poisoning; processing method to reduce toxicity

R 283

A

1674-926X(2017)04-011-02

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杨璐(1969-),性别,女,本科,主要从事中药鉴别方向的研究 Email:dpcj17@163.com

2016-12-26

(责任编辑:蒋淼)

猜你喜欢
草乌曼陀罗炮制
蒙药草乌炮制减毒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我的梦想
金色曼陀罗不同播种期的生理指标测试试验
生草乌和诃子制草乌细胞毒性及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草乌中毒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的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超声波酸浸-次灵敏线GFAAS测定明矾炮制药材中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