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

2017-11-07 21:11马云飞
成才之路 2017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分析研究成长

马云飞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应将健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健康锻炼、健康饮食以及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分析研究;教学环节;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0-0086-01

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于高中生而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高中生身心特点,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路径。

一、体育教学中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健康教育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各方面的指导,包括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健康心理的锻炼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等。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健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需要各学科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健康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构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

二、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全方位实施健康教育

(1)体育训练之中渗透健康锻炼教育。在平时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体力消耗大,身体疲劳程度高。实际上体育训练有许多技巧,不仅在训练目标任务的完成方面,而且在锻炼习惯培养方面都有许多的窍门。因此,教师在体育训练之中要强化对学生的健康训练教育。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体育锻炼要抓住要点,花费最少的时间掌握技巧,达到动作规范的效果。其次,在体育锻炼中要掌握好训练的容量以及训练的针对性。训练并非量越大越好,而要根据身体状况、季节特点、锻炼需要确定恰当的训练量。这样既能保证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避免了训练量过大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另外,在训练的时机上也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坚持健康锻炼、绿色锻炼、高效锻炼。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确定每天的锻炼时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掌握技巧、突出要点。

(2)根据学生发育开展健康饮食教育。高中生中体型偏胖者非常多,这并非是生活条件变好的标志,相反是不注重健康饮食,导致身体发育偏离正常轨道的一种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体型现状,开展健康饮食教育。健康饮食教育要特别注重科学膳食这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平时的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方面的一些知识。在掌握了健康饮食的一些基本技巧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过去一段时期的饮食习惯进行认真分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分析自己在饮食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如何去纠正,进而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改进计划。这样的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绿色健康生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的健康饮食知识,还可以有效渗透到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可以向父母等家庭成员介绍健康饮食的概念,提高饮食健康水平。

(3)结合学生思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思想方面发展尚不够成熟,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心理障碍。近年来出现的个别负面案例为人们敲響了警钟,强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体育学科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例如,借助于体育集体性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思想,可以让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成功、感受快乐。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室内课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列举青春期青少年容易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过度焦虑、内心封闭等。教师应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心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化解矛盾,走出心理的沼泽,以阳光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点拨引导如同学生迷惘世界中的一盏明灯,使他们看清了方向、找到了目标,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与生活。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工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完善教学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大部分需要教师独立设计,除了教材中现有的部分之外,更多的时候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搜集教育内容和开展健康教育。二是要融合课内课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渗透时,应既要重视课内的引导,也要重视课外各种场合的熏陶渗透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与生活。三是要培养良好习惯。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身体力行,使学生既要在思想上接受,又要在行动上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伟民.高中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

[2]崔蒙.学校体育中贯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分析研究成长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