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传媒泛主持人化现象的影响

2017-11-09 12:18徐珂莉
新闻爱好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

徐珂莉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电视传媒为了增加效益,提高收视率,各出奇招,竞争激烈,主持人的主持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泛主持人化现象日益普遍,成为媒体泛主持人化现象的一个缩影。泛主持人化现象对主持人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泛主持人化现象也让媒体的节目传播呈现异样的效果。

【关键词】泛主持人;跨界主持;个性特色;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的节目传播呈现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电视节目的传播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地改进。在电视节目不断标新立异的过程中,主持人的主持特色对节目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档电视节目为了能够在同类节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就要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标新立异,有些电视台甚至引进国外节目形态,以求获得竞争的优势。在创新节目传播的同时,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极其重要。从目前国内节目主持人角色来看,泛主持人化现象的出现成为媒体节目主持人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和趋势。所谓的泛主持人化现象就是主持人的来源广泛,既有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也有一些未经科班培训的非专业主持人,但这些跨界主持人中有些也在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为观众所熟知[1]。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电视媒体节目的传播效果。泛主持人化现象丰富了主持人队伍的建设,给电视媒体节目传播注入新鲜元素,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受众的信息接收需求。一些跨界主持人没有经历过科班的主持人业务培训,但因为他们在做主持人之前已经有了各自领域内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在电视节目主持中,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将会对他们的主持产生积极影响。一些在泛主持人化现象下的跨界主持人也获得了观众的首肯,这也让泛主持人化现象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泛主持人的合理角色定位

作为电视节目传播信息的承载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会对实现节目传播效果产生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竞争环境下,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其主持的节目起着重要作用。而对于观众来说,对于节目收视需求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这就需要主持人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特色,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一些在各大媒体竞争激烈的访谈、娱乐、选秀、电视专题等节目中,更需要主持人比较鲜明地突出自己的个性化特色。这时候,泛主持人化现状下的跨界主持人角色定位就成为电视节目满足受众需求的主要方式。

在跨界主持人中,这些来自非正规播音出身的主持人,往往是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色,他们在对节目的主持中,通过自身个性的发挥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同行业的节目主持人相比,这些跨界而来的主持人,也许其本身就是主持人,也有可能他之前不是主持人,但是在接受新的节目主持的时候,主持人的这种跨界的特色将会给受众带来新的收视体验。例如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汪涵,在成为主持人之前,是电视台的一名临时工,没有经过主持人的任何培训,但是他在做临时工的时候,注意观察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并且通过广泛的书籍阅读,让他有了广博的知识涵养,这为他后来参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奠定了基础。他先后成功地主持了《越策越开心》《真情》《天天向上》等栏目。在《天天向上》这档以和国内各个领域内的优秀人才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节目中,汪涵作为节目主持中的挑大梁人物,整场节目中,他的知识面以及幽默语言为节目增色不少,提高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在泛主持人化环境下,各个领域的工作者都有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机会,他们成为主持人后更容易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然会将自己原本领域内的信息融入跨界主持的节目中,这样节目的内涵就会得到更为深刻的扩展,其新颖的主持方式也将更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当前电视媒介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泛主持人化的主持方式将会给电视节目带来更多新的发展。

二、泛主持人适应节目的传播需求

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依托其自身独有的传播优势,在节目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进,满足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提高节目的吸引力,从而使节目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电视媒体的节目内容进行改造,通过跨界主持人的形式,形成电视媒体资源的共享,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一些优秀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自身专业范围内的节目的同时,也可能因为其突出的主持特点,改换门庭,主持另外类型的节目,只要主持人的主持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这就能对电视媒体的内容创新发展产生积极意义。在对电视节目传播形式的改进中,采用泛主持人化的方式提升了节目传播的效果,这在目前国内众多电视节目传播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同样,以湖南卫视主持人邱启明为例,本来邱启明是新闻主播,转型到娱乐节目做主持后,他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主持方式,获得了观众的肯定。他的跨界主持为湖南卫视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一是节约了电视媒体的媒介资源,二是避免了电视媒体在挖掘新的主持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同时,邱启明的跨界主持更能形成名人主持的效应,在邱启明转型之前,他凭借电视新闻主播的角色,获得国内电视观众的肯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邱启明跨界到娱乐节目主持中,这样的节目类型更能吸引观众,形成受众对节目的好奇心。在获得较好收视效果后,电视节目也就能形成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在《我们约会吧》《女人如歌》等节目中,邱启明的泛主持人化使其主持的节目既获得了广大受众的赞同,又获得了骄人的广告收入。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电视媒体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也要不断更新信息传递的态度和观念。目前的受众群体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被动接受的群体,这就要求主持人更加注重节目的参与性,能够参与其中,驾轻就熟地驾驭节目,利用互动与受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还要在节目之外利用微博、微信适时与受众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节目的传播需求,而泛主持人化趋势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

三、增强节目的个性化特色

电视节目的传播需要形成独特的优势,形成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这是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传播中存在同质化现象的一个解决对策。为了避免节目的同质化,在节目的传播内容定位上,要求题材新颖、独具特色,在节目的主持人方面,需要他们各尽所能,形成个性化的特色优势。而泛主持人化趋势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专业的节目主持人相比,这些跨界的主持人可能在语言表达能力、节目进程把控能力、服装和道具运用等方面比不上那些专业的主持人,但是在其主持内容的专业性上,这些跨界主持人却可以形成独特的优势。这些跨界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不仅能凭借自己的语言特色来完成节目的主持,更能将其自身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贯穿到整个节目中,使受众更好地了解节目的内涵。例如,相声演员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牛群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在其主持的《牛群冒号》这样一档评说类型的专题节目中,把各种新闻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把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给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再如,以主持新闻节目为主的主持人邱启明,在主持娱乐节目时,他将他在新闻节目主持中的理性的思考、睿智的观察加上幽默的语言融入娱乐节目中,形成娱乐节目良好的氛圍,使得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得到提升,展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良好传播效果。endprint

个性化特色在某些时候还指电视媒体的本土化特色,具体是指利用本土的语言、风俗、人文、自然景观、经济地位、政治影响、文化氛围等优势打造属于本土特色的电视文化。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电视节目的求新、求异,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不同需求,对于各地方电视台而言,如果能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本土元素,就更能满足本地受众的口味,满足本土化的欣赏趣味。而在突出本土特色方面,本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更具有自身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汪涵、马可主持的《越策越开心》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浓重湖南长沙本地口音的“那确实”,因为接地气,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四、设置节目悬念的需要

泛主持人化现象的产生,有时是为了满足给节目设置悬念的要求。一般的跨界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内涵,也有着不同的才艺,让他们做主持人,就能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个人的才艺,为节目制造出悬念,产生吸引观众的效果。华少曾讲到这么一件事:“《中国好声音》的最后一场,晚上我们有一场庆功宴,我去敬刘欢老师酒的时候,刘欢老师说:‘华少,其实当时我们知道是你做主持人,我们有点担心。担心什么呢?因为他害怕主持人用自己的方式鼓动观众来影响导师,因为常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嘛。就是两个人,比如,导师要选择的时候,我们就煽动观众要选谁。那你就会搞得导师很尴尬,好像是因为人气影响了导师的专业判断。而欢哥跟我讲:‘你没有做这个事,让我们大家都对你很放心。”[2]

其实,这正是社会各界对于主持人行业普遍的一个担忧。例如,在选秀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为了烘托气氛,制造节目效果,经常有意地煽动现场观众和粉丝的情绪,观众和粉丝也配合默契,就会忘情地大叫心仪明星的名字,打出牌子,呼出“口号”,可能使现场失去控制,而从客观上可能影响评委公正地对选手作出评判。而在“泛主持”的情态下,评委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控制现场的气氛以及节目的进程,直接与选手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制造悬念,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比如,《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中,评委对选手徐海星说“我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了一些东西,你能给我们讲讲你的梦想吗”,这样的提问看似不经意,但却引出了选手徐海星父亲去世为父亲参赛的故事等,为节目增加了几多悬念,使观众随着选手的情绪上下波动,和选手一起高兴、一起悲伤。如果采用传统的主持人的采访方式对选手进行提问,则可能降低节目的效果,使观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参赛者的表演上,观众更愿意看到评委专业的评价和独特的见解,没有了参赛者和评委之间的互动,这样节目就没有了悬念,就会显得平铺直叙,降低了节目看点,使观众产生反感、厌恶情绪。

五、泛主持人现象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电视媒体均已采用“泛主持化”主持人,丰富了节目的内容,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对电视媒体节目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为电视节目带来了很多积极作用,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们应深入思考泛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充分考虑他们能否与节目内容完美融合,能否准确把握和理解节目内容,以及泛主持化趋势产生后形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启用跨界主持担任节目主持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泛主持人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泛主持人化现象可能导致节目形式单一、单薄。由于泛主持人非科班出身,在他们主持节目时,可能导致语言行动结构化,表现为语言单一,行为固化。如主持人程雷在主持《中国达人秀》时,语言行动表现得十分程式化。只是在选手上场前给予鼓励,在选手胜利离场的时候给他们庆祝,失败离场时给予安慰。“泛主持”提出的问题也是固化的,没有什么新意,很多时候有提出故事多于才艺的情况,这就需要评委平衡好才艺与故事的关系。

二是破坏主持人的媒介形象。主持人的形象往往成为公众的追求,泛主持化使主持人的形象有所打折扣。跨界主持人往往是电视台高薪聘请的,他们带着很强的经济利益目的,十分盲目地跨入主持行业。一些跨界主持人因为不是科班出身,缺乏正统的播音主持训练,在主持的过程中言语不搭、动作怪诞、着装怪异,这些问题很容易使主持人在节目中应有的媒介形象受到破坏。近些年,由于金钱利益的驱使,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采用的明星主持越来越多,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低,准入门槛也越来越低,无形中降低了主持人的职业资格和职业道德,对主持人的人格、品格甚至不做要求。加之耀眼的灯光、闪烁的荧屏、浮华的舞台,成为某些有才艺人的造梦工厂,使众多跨界人梦想成为主持人,继而丧失了身为一个主持人基本的职业追求与敬业精神。

三是对专业主持人和学校专业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电视台为了利润和高收视率,大量引进跨界主持,势必对科班出身的专业主持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主持人的岗位需求来说,可谓供过于求。而另一方面,各大电视媒体又频繁邀请跨界主持人,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除了要求我们的高校在培养主持人上改变传统的以普通话语音和用声技巧的教育模式外,更要培养唱、跳、演全能型的主持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彻底改变专业教育与播音主持实际的脱节问题,使应届毕业生能更快地达到节目的要求,以适应“泛主持”化发展的需要。

“泛主持”化趋势,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创新了节目的形式,提高了节目收视率,提高了电视媒体的效益,促进了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只看成绩,不看问题。泛主持人化现象发展的稳定性及可行性还需要社会各界在今后的电视媒体发展过程中继续关注、深入思考、趋利避害,有关部门也要密切关注泛主持人化倾向,去粗取精,使电视媒体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电视节目,丰富荧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收视要求,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岳广鹏.中国电视的“泛主持人化”[J].电视研究,2010(2).

[2]华少.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207.

(作者單位:平顶山教育电视台)

编校:王 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