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角度探析电影《小时代》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2017-11-14 07:33赵净宇
剧影月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现象交际交流

■赵净宇

从功能角度探析电影《小时代》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赵净宇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丰富人们日常交流的同时也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活力和新意。本文从功能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小时代》系列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将片中的对白按照功能分类,旨在通过例证法探讨语码转换功能在电影中的实现,以期为读者有效利用语码转换进行交际提供参考。

语码转换 《小时代》 功能分析

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和双语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人们开始在日常交流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语码转换,以达到符合社会规范、个人背景、心理期待的交际效果。2013年至2015年,电影《小时代》系列在全国公映,影片围绕四位女主角在大学期间及进入社会后的生活展开,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中上层社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顾里家境殷实,精通会计与国际金融;宫洺是时尚杂志执行主编,家族企业继承人;林萧在外企工作,是宫洺的贴身助理;Neil是言行高调的美国混血儿;顾源是显赫家庭里的高贵公子哥。除了一众精英青年,片中还出现了大量高级聚会、奢侈消费、出国旅行、家族纠纷、企业竞争的场景,这种人物和情节的组合无疑使语码转换在影片中大量出现。本文将从语码转换的功能意义角度对片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解读。

一、体现说话者的教育背景及社会地位

说话人经常性地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语码转换,体现出其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高者由于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都比较高,进行语码转换相对灵活。在一定场合中,当说话人潜意识认为用某种语码比用其他语码社会地位较高时,就会自然地进行语码转换。

例:

宫洺:12年的莫言,10年的Llosa,还有11年的……

林萧:托马斯特朗斯特姆

宫洺:Tomas Transtromer.

宫洺是时尚杂志《M.E》的执行主编,也是Constanly集团的继承人,家教严格,气质高贵冰冷,外人在他旁边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而林萧只是住在上海弄堂里的普通人家,是大学还未毕业的实习生,林萧和宫洺无论从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上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上述对话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交流,后来宫洺成了林萧的顶头上司。即使是外国人名,林萧因受母语习惯的影响也会音译成汉语,但宫洺却自然准确地转换成英语语码,而且刻意强调了英文发音,表明宫洺在两人的关系中占据权威和主导,地位尊贵。

二、提高交际双方的交流效率

简单的、概括性强的词句能在一定时间内传递更多有效信息,英文首字母缩略词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求,节省了交际者在大脑中双语转换的过程,避免了音译的繁琐。

例1:

顾里:你拿着四十万透支限额的信用卡,无所顾忌地在POS(Point of Sales,销售点)机上面出单。

例2:

顾里:她们看到有钱收藏家和大牌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的时候,恨不得在自己脑门上贴一个条形码。

顾里是财务专业的学生,经常接触企业家,时刻把生意挂在嘴边,所以说话中带有很多和“钱”有关的字眼,她统一转换成英语简称。因为用中文或英文全称表述音节太多,效率低,容易造成受话人不能清晰理解内容,抓不到讲话重点的后果。

三、寻求身份认同与身份融合

交际过程中存在趋同与求异两种现象,趋同的语码转换是说话人选取符合对方交流习惯的语言,获得其认同,进而拉近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人会根据地域、场合、情景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码来表现身份融合。虽然有时用任意一种语码都可以谈论主题,但总有一种语码独具风味,更好的彰显了社会价值或感情色彩,让受话人领悟到口语或书面语,正式或非正式,官方或非官方表达的不同含义。

例1:

酒店侍从:Ciao(拉丁语,你好),May I help you,Ladies?(我能帮你吗女士们)

顾里:Ciao.

顾里一行人刚刚到达罗马,酒店服务生首先用罗马的官方语言“Ciao”向她们问好,顾里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回应。“Ciao”是欧洲各地打招呼都惯用的口头语,一来表现出地域的转变:从上海到罗马;二来表现出外宾入乡随俗的身份融合。接着服务生马上转换成英语语码,因为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用英语交流避免了游客听不懂的尴尬,还能快速了解客人的需求。

例2:

宫洺:Good afternoon,ladies and gentleman......I present to you the 7th Annual Shanghai Fashion Awards.

在上海年度时尚服装展上,宫洺使用了全英文致辞。这是一年一度的时装盛典,举办地在大都市上海,来的嘉宾都是上层人士,在这种场合中使用英语语码更加贴切。虽然来宾都是中国人,但在重要场合使用英语语码交流符合上流社会人士的说话习惯,这使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形成了“我们型”的身份认同,区别于团体外成员。

四、区别谈话主题

语码转换与主题的变化有关,比如在讽刺和赞美时使用的语码不可能一致,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作出改变。此类语码转换现象是对社会限制和规约的一种突破,交际者参与话题可以得到更大的自由。

例:

顾里:看来你对我也不是太了解。Anyway,I love your Prada outfit.(无论无何,我喜欢你的全套普拉达。)

宫洺:It’s Ferragamo.(它是菲拉格慕)

顾里和宫洺就企业收购一事僵持不下,两人互相不能说服对方。为了不让场面更加尴尬,顾里巧用语码转换转移话题,夸赞起宫洺的衣品。顾里使用英语语码轻快俏皮,既向宫洺献了殷勤,又改变了谈话主题。

五、反映说话人心态,塑造人物性格

语码转换反映了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即他希望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他人面前。语码的运用可以起到吸引他人,暗示自己能力的作用。恰当的语码转换给人以美的享受,不恰当的则令人感到不愉悦且不可接受。

例1:

酶标仪:BIO680,美国伯乐公司产品;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型号:Biofuge stratos,德国SORVALL产品;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型号:DHG-9003BS-Ⅲ型,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

顾里:谁取的名字?

唐宛如:Of course,Mine.

顾里:Me.

例2:

顾里:祝我们圣诞快乐,长生不老。

唐宛如:Chairs(椅子们).

顾里:Cheers(干杯).

例3:

唐宛如:So(所以)什么时候,We will(我们)动手?

唐宛如是出身平民家庭的体育生,她的学识、经验远不及顾里等人,却常常在说话间夹杂英语语码企图卖弄自己的语言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连基本正确的遣词造句水平都达不到。她想通过频繁的双语语码转换抬高身份,向别人暗示自己的才华,满足自尊心。

六、强调

语码转换中强调作用的体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先用一种语码叙述,再用第二种语码重复,达到解释的目的;二是说话人在讲一句话或表达一个主题时,把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语码转换,意在使受话人明白其讲话的重点。

例1:

顾源:我有份礼物送给你,一定让你惊喜,Surprise(惊喜)!

顾里:I can’t with.(迫不及待)。

例2:

顾里:今天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一出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例3:

Neil:你不是要求婚吗?赶紧的,It was perfect timing.(这是完美时机)

七、填补词汇空缺

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国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外语和外来文化。交际者习惯性的在母语中加入“洋词”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最初级的问候语“Hello”“Bye bye”到表达某一概念(比如程度、情绪、品牌)。从某种语境来说,使用英语语码表述更准确、顺口、符合原概念,且说话双方都能理解其含义。

例1:

顾源:我妈还不把我叉起来Barbecue(烧烤)了!例2:

顾准:你的衣服的Fendi的吧,你奶奶嫁妆是2015年春夏款?

例3:

顾里:我编的舞当然是最fashion(时尚)的。

语码转换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和有效的交际手段,在交际中发挥着社会、情感、语用功能。使用者往往想通过语码转换来实现交际目的,达到交际意图。本文通过分析电影《小时代》系列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总结了语码转换的7种功能,笔者期待更多读者能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张健.从选择-顺应角度探析电视剧《欢乐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徐晓斐,夏慧言,王梅.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的功能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

[3]赵小沛.语码的选择与转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猜你喜欢
现象交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两块磁的交际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