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营改增”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2017-11-14 09:10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9期
关键词:税制税负纳税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北京 100011)

“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目的就是更好地活跃我国市场经济,推动我国民警的稳定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营改增”税制的实施既有利也有弊,“营改增”实施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但是也会给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会计核算就是对企业资金情况进行反映,然而在“营改增”税制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迫使中小企业必须革新会计核算方式,建立与“营改增”税制相匹配的会计核算模式。

1 “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税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决策。“营改增”税制下,有增值额则要缴纳增值税,无增值额,则无需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税制有效地减少了重复征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税负,有利于产业升级与转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营改增”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基于现行社会形势。“营改增”税制的实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机遇,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税务,增加了企业收入。可以说,“营改增”税制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1 影响企业收入

中小企业作为纳税主体之一,在“营改增”税制实施前,中小企业缴纳的是营业税,根据企业的营业额来缴纳税务。而“营改增”实施后,中小企业的纳税项目不再以“营业税”为主,而是“增值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增值,就要缴纳增值税,无增值,则无需缴纳税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营改增”这一税制的实施,减轻了纳税压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整体收入,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2.2 影响纳税范围

“营改增”税制实施前,中小企业在纳税时,各种税收不能抵扣,使得企业面临着全额征税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负。而“营改增”税制实施后,对企业纳税范围也作了重新的调整。以增值税方式增税,有增值额就征收增值税,无增值额则不征收,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

2.3 影响税收核算

中小企业纳税之前,会对其自身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税收情况进行初步核算,通过核算,合理布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迫于实际生产需要,增加了生产原料,为了保证企业纳税的合理、准确,可采取降低企业收入的办法。在“营改增”税制实施后,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纳税登记,做好会计核算,对自身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身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从而减少税务压力。

2.4 影响定价体系

“营改增”税制实施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那种以营业额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工作已经不符合中小企业纳税工作的需要。基于增值税纳税要求,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项目,制定出合理的定价体系,对自身经营项目进行重新规划,针对营业利润,对比税制改革前、后的变化。同时,“营改增”税制实施后,中小企业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利润额,如主营收入、主营成本等。

2.5 对现金流、利润核算的影响

收入、成本减少的比例和营业税税金减少成为企业现金流、利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现金流的增减与企业整体税负的增减呈反比例关系。“营改增”税制实施前,企业缴纳的主要是营业税,在征收营业税时,现金流受企业税金预缴制度的影响较大,在税金预缴制度下,企业要预先缴纳税款,然后在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清算,最后找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纳税税额远远高于应交纳的税额。而“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缴纳的是增值税,有增值额则要缴纳增值税,企业可以在自身经营项目完成后再缴纳税金,在这种税制下,可以规避冲击现金流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

3 “营改增”税制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应对策略

3.1 结合“营改增”税制调整会计核算方案

“营改增税制”实施后,中小企业纳税项目由营业税变成增值税,基于这种税制要求,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税务工作的需要。会计核算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有效的会计核算,可以让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况,掌握企业资金动向和运转状态。因此,企业应结合“营改增”税制要求,制定好自己的税务计划,调整并优化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发挥会计核算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降低企业风险。如,针对增值税的销售税额和进项税额,在税务核算时,企业可以做出灵活的调整策略,像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在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修改,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商品原料采购数量,提高增值税进项税,进行抵扣,从而减少应缴税额。

3.2 完善定价体系

“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后,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定价策略达到转嫁税负的目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有着较好地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增值额也会不断提高。为了降低税负,中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完善定价体系,构建与“营改增”税制相符的定价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税制。如,针对上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在购买上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时,会生产可以抵扣的进项增值税,而这种进项增值税不会增加企业采购成本,此时,企业就可以重新定价,从而实现企业共赢。

3.3 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

“营改增”税制实施后,对会计核算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营改增”税制是征收增值税的,以这种税为纳税依据,如果会计核算人员不熟悉税务流程和要求,就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税务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使其全面了解“营改增”税制,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企业要邀请税务专家授课,组织税务座谈研讨,交流经验,将那些好的税收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经验加以推广,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会计核算人员,更要主动去学习,了解“营改增”税制改革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实际工作需要。

3.4 积极开展税务筹划

“营改增”税制背景下,因供应商的不同,中小企业的增值税负担也会不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中小企业与多个供应商合作已成为必然,但是,中小企业在与多个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原料的选购环节、货物的运输环节,存在着增值税。为了保障中小企业合理的税务,可以通过税务筹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采购环节更合理、更有效。因此,在“营改增”税制下,企业应当认识到税务筹划的作用,将税务筹划贯彻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始末。企业在纳税时,要严格按照“营改增”税制要求,采取合适的税务筹划进行纳税管理,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税负,进而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

4 结语

综上,“营改增”税制是一项重要税制改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改增”税制实施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营改增”的实施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务,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应当深入了解“营改增”税制,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情况,完善会计核算工作模式,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营改增”税制带来的机遇,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推动自身的更好发展。

[1]厉洪.“营改增”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63-264.

[2]曾芳.探讨“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新经济,2016,(29):79-80.

[3]阿日古娜.试分析“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6,(27):99+104.

[4]余弦霜.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1):192-193.

[5]张姝梅.“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品牌,2015,(09):131+133.

[6]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255-256.

猜你喜欢
税制税负纳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议对策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建国以来的工商税制改革评价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