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熟读 不求甚解

2017-11-14 13:10何晓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

何晓华

【摘要】谈起经典诗文,对《论语》情有独钟。理解《论语》的法宝就是熟读。读《论语》是如此,读其它经典诗文也亦如此。对学生而言,“只求熟读、不求甚解”才是儿童读经诵典的标尺。

【关键词】诵读经典;只求熟读;不求甚解;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6-02

每每提到“经典”二字,一种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诵读经典,聆听到的是圣贤的谆谆教导,感悟到的是圣贤的智慧人生,触摸到的是圣贤的崇高德行……那份温暖便了然于胸。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与经典夕夕相伴的日子,便如涓涓细流沁入心脾,荡涤心灵。

谈起经典诗文,我对《论语》情有独钟,这份钟情源自我的一位老师,他学富五车,说起《论语》来眉飞色舞,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如今,当我再读《论语》时,才真切地体会到当年我的老师讲《论语》时的骄傲与自豪。传承是诵读的归宿,于是我毅然决然带着孩子们一起读《论语》。

起初,利用每天晨读抄两则在黑板上,先精讲后背诵。开始几天,至少每天诵下了一则,多了久了,孩子们也乏了。精讲细品扼杀了孩子们诵读的兴趣,这不是违背了课题研究的初衷吗?显然,这种诵读方式不能进行下去了。

后来,为了激发孩子们诵读的兴趣,我试着边讲故事边诵读或者边表演边诵读。如:诵读“宰予昼寝”一节时,我先给学生讲宰予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让他们读这一节,谁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为了激趣,点几名学生表演,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一节课下来,能熟读成诵的没几人,问其意思时更是哑然无声。此时,我才明白这一诵读方式只会把学生引入听故事、做表演的歧途。如此诵读冲淡了文味,耽误了时间,达不到积累的目的。这种诵读方式也只能被搁置了。

多次碰壁受阻后,我陷入了困境:究竟以何种方式来诵读古诗文,才能领着学生修身养性、积累底蕴、提升素养呢?正在我苦恼时,一次偶然的诵读体验课让我从困境中走了出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捧起论语来读。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是个商人,他不像颜回那样终日跟随孔子,他是不是想去繁从简,挑紧要的学完后好去做他的生意呢?想着想着,一位玩世不恭的子贡站到我面前。为了求证我查阅了资料。原来,这是子贡第三次向孔子问仁。读着读着,一位勤学好问的子贡矗立在我面前。隔日,我又一次捧读论语,再次回味子贡与孔子的那段对话,我才明白孔子回答时为什么第一句是感叹句:他感叹的是子贡的善问和善思。于是子贡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理解《论语》的法宝就是——熟读。读《论语》是如此,读其它经典诗文也亦如此。对学生而言,“只求熟读、不求甚解”这才是儿童读经诵典的标尺。

有了这样一杆标尺的规范,从此,我班教室里弥漫着醉人的书香。而我也在尝试与反思中摸索出了一些轻松受益的诵读门道。

一、稍加提点,熟读成诵——提升语文素养

清晨,孩子们来到教室里,心境澄澈,正是诵读记忆的最佳时间。我不改初衷依然带着孩子们读《论语》。为了不重蹈覆辙,我将论语分门别类地进行吟诵。如:治学篇、君子篇……借助注释,稍加提点,孩子们似乎有所领悟。在此基础上变换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吟诵:或快或慢,或读或唱,或摇头晃脑,或提问征答……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再加上有老师的陪伴,孩子们的诵读激情再次被点燃了。一则、两则、四则……孩子们在享受读经诵典愉悦的同时,诵读效率逐渐攀升。如此积淀,如此陶冶,定能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定能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烘托渲染,熟读成诵——积淀文化底蕴

每周一节的校本诵读课绝不挪为他用,那就是我和孩子们诵读古典诗词的宝贵时间。几经思考,选取了二十首经典古诗词与孩子们一道吟咏歌颂。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李白的《将进酒》,曹操的《观沧海》……记得引导孩子们吟诵曹操的《观沧海》时,我先简介曹操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而愁的背景后,再配上凄婉的音乐给孩子们范读,渲染一种愁闷的氛围。孩子们充分熟读后起来吟诵,凝重的语调中流露出了曹操广纳贤才的宽阔胸襟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浓浓的诗韵正是不求甚解所追求的只意会不言传的美好境界。更令人窃喜的是,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学生运用论语发表见解;习作中经常看到不少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抒发情感;课下聊天时也能听到孩子们之乎者也地阐明观点……我想这不正是孩子们的文化底蘊在不断加宽,增厚的表现吗?

三、想象画面,熟读成诵——修身而养性之

如果说读《论语》鞭策了孩子们的言行品德,读古诗词积淀了孩子们的文化底蕴,那么闲暇之余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清新的田园诗篇,则是和孩子们一起修身养性。前天中午,班里几个女生拿着田园诗词《清平乐·村居》来问我:“老师,我们发现这首词中的老人不文明。”这一发问,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马上引导孩子们静下心来边读词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并叮嘱他们带上眼睛去看,带上耳朵去听。而后在交流中孩子们生动描绘了江南农村的风光,聆听了老夫妻亲密的交谈,介绍了三个儿子各自不同的活动。这时我让孩子们继续深入情境:“请大家再仔细听一听,这对老夫妻可能在聊着什么呢?”话音刚落,有的说“老头子,咱的三个儿子真孝顺啊!”有的说“咱的老大勤劳,老二乖巧,老三虽有些调皮但是很可爱,今年的庄稼好,周围的环境也好,没人比我们幸福了。”……孩子们领悟到了这么多,我再去讲解,再去品析都是赘述了。古典诗词言简意丰,特别的时候引领着孩子们畅游在想象的境界里,穿越时空如临其境地去感受,比点拨、渲染来得更有效。坚持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在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内心也多了一分宁静。

本着“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诵读宗旨,行之有效的诵读方式不胜枚举。我和孩子们在回望中积淀着、丰实着、成长着……我们甘愿为之践行,只为教室窗外晨光熹微时那点点的绿意,书卷翻动时那缕缕的馨香。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著杨伯峻、杨逢彬等译.论语:插图珍藏本.岳麓书社.2016.1-66201.

[2]中华好少年传统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办公室编著.传统国学经典诵读写.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319.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