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

2017-11-15 20:58吴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对策心血管病

吴纹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6年8月PICC并發静脉血栓患者24例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适当抬高并限制患肢剧烈活动,遵医嘱抗凝治疗,局部热敷治疗等。

结果 24例患者均血管再通,无严重并发症,并顺利拔管。结论 高龄、意识不清患者是PICC并发静脉血栓预防和观察的重点对象;规范PICC的护理操作,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病;PICC置管;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2..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减轻药物对外周血管损伤,广泛应用在长期静脉营养、抗生素治疗及化疗等领域。随着PICC使用率的增高,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PICC-related VT)是PICC较为少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4%;但PICC-related VT一旦脱落,可发生肺栓塞而危机生命[1]。本研究搜集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院PICC置管心血管疾病患者726例的病历资料,其中24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6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病区留置PICC的患者726例,平均年龄(57.32±16.02)岁。其中发生静脉血栓24例(3.3%),其中男15例,女9例,置管位置分别为肘正中静脉8例,贵要静脉12例,头静脉4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病程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ICC管插入方法:患者手臂与身体成90度,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至第3肋间的长度,以确定置管长度(置管后均常规X光透视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入口),常规使用10~100 U/mL肝素盐水封管[2]。置管后观察项目:置管后每日测量并记录臂围1次,测量时手臂外展90度,测量位置在肘上四横指处;仔细询问观察沿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皮温升高、疼痛的现象。

置管后的护理:血流缓慢、血管壁结构改变及血液成分变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均致使血流缓慢及血液瘀积;导管异位可长期刺激血管内壁;上述原因均可增加血栓发生的机会[3]。首先,务必X线透视确定PICC管位置,即导管尖端一定要送至上腔静脉,以免发生导管移位。其次,指导患者避免压迫插管侧上肢,适当抬高并加强插管侧上肢并增加手部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再次,遵医嘱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加强观察,告知患者在置管侧上肢出现胀、痛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4]。

发生血栓后的护理:出现堵管和置管侧肢体及肩颈部肿胀、疼痛必须警惕血栓形成,应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血栓部位及血流通过情况。一经确诊血栓形成,不可盲目拔管。遵嘱予以静脉注射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口服华法令等溶栓抗凝治疗,配合局部湿热敷3~4次/d,10~15 min/次。抗凝治疗期间遵嘱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出血、注射部位血肿等),高度警惕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头痛、头晕,血尿及瞳孔、血压等变化(栓子脱落栓塞其他器官)[5]。

拔管:并发血栓患者停用抗凝药后在无菌条件下分2~3次拔管。拔管前超声检查评估溶栓疗效。每次拔管10~15 cm,并观察24 h有无血栓脱落征象。拔管时遇阻力即轻揉置管上方血管处,边揉边拔管。

2 结 果

24例患者均顺利拔管,未发生断管、血栓脱落情况。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非栓子脱落栓塞其他脏器所致),其余22名患者顺利出院。

3 讨 论

随着PICC置管被更多应用于临床,静脉血栓这一严重并发症愈发受到关注。在导管置入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血栓的发生。血栓形成后,遵嘱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配合局部物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出血倾向以及栓子脱落导致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及时告知医生。

血流缓慢是发生血栓的三大要素之一。本研究中对象为心血管病患者,心衰导致活动受限者多,部分长期卧床,此类患者因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因此严密观察、积极预防血栓,可以采取被动运动的方式促进置管肢体的局部血流。对于高龄患者,因其对疼痛等反应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意识及言语不清者应更加严密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及交接工作。如血栓不可盲目拔管,应遵嘱治疗后选择拔管时机。血栓

经10~14 d可机化,且在抗凝治疗10~14 d后,一般不会有新的血栓形成,此时是拔管较好时机。若导管畅通且血栓发生部位为前臂浅静脉,可视需要保留PICC置管并继续严密监测。

参考文献

[1] 郑春辉,王 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2] 吴克琴.老年危重患者PICC穿刺方法改进[J].现代护理,2007,13(18):1752.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PICC置管护理对策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