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及增长成因分析

2017-11-16 10:08王娜娜SymbatSatyshova
关键词:园艺产品吉国吉尔吉斯斯坦

王娜娜, Symbat Satyshova, 陈 军

(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及增长成因分析

王娜娜, Symbat Satyshova, 陈 军

(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文章立足吉尔吉斯斯坦国视角,基于TCI指数、TC指数、G-L指数和Brulhart边际产业指数,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以及贸易增量的原因,得出主要结论:吉国出口的农产品结构与其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结构形成一定的互补,但是互补性不强;吉国出口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竞争优势强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但是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园艺产品竞争优势好于其他分类农产品;产业间贸易是推动农产品贸易增量的主要动力。

农产品;贸易结构;贸易指数;吉尔吉斯斯坦;中国

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一直致力于创造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如实行农业改革和土地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第一产业的增长,此举同时受到国外的认可,并于1998年12月20日成为WTO成员国。此后,吉尔吉斯斯坦一直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平台,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2001年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2015年成为欧亚联盟成员国。通过多年的努力,吉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5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4.0亿美元,进口额达到6.6亿美元,农产品进口所占商品进口比重为16%,出口所占商品出口比重为23%,两者年均增长率都是维持在18%左右。吉国农产品贸易额规模不断增加,进口贸易额对其贸易额增加贡献较大,进口市场开始向多元化转变;与主要贸易国保持密切往来的同时,进口来源国扩张到更多的亚洲和欧盟成员国,但出口市场更多的集中于中亚国家。作为邻国的中国,从1992年就与吉国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尤其在农产品贸易上不断寻求更广泛的合作领域,促进双方贸易增长。本文立足于吉国的视角,重点分析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贸易增长成因,从而为吉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特点的概括分析

1.吉中农产品贸易额变化具有两个增长阶段的特点

下文图1 看出,贸易额变化以2003年为分水岭形成两个增长阶段:一是2005年的低速增长阶段,二是2006至今的快速增长阶段。2001-2005年,吉中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随着农产品进口额的波动呈同方向变化,而贸易顺逆差与农产品进口额的波动呈反方向变化。2001年吉中农产品贸易总额仅为4 055千美元,2015年翻了约15倍,增长到59 395千美元。2005年后增长态势显著,年均增长率为25%。吉国农产品出口额处于稳定的状态,并无明显波动,但2013年后增长幅度大大提高,与2012年相比,2013年出口额增加3 377千美元,同比增长率为193%。吉国的农产品进口额持续增长,且增长趋势强劲,从2001年的3 055千美元,增至2015年的54 283千美元,增长约18倍。2001-2014年间,吉国贸易一直处于农产品贸易逆差状态,2015年逆差值才有所下降,说明吉国农产品更多地依赖国外进口,本国生产无法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2.吉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增幅较大

下页图2看出,吉国农产品进口来自中国占吉进口总额的比重变化程度大于吉国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占吉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2011年以前,吉国农产品进口来自中国占吉进口总额的比重变化呈现增长与减少的交替状态,2011年后才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1-2015年,从5.5%持续增长到8.2%,四年间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为11%。

3.吉国进出口中国农产品种类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008年以前,吉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主要是棉花、食用水果及坚果、动物产品、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制品、糕点,此后主要是食用水果及坚果、果实及果仁、工业或药用植物、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制品、糕点、饮料、酒及醋。2007年以前,吉国进口中国农产品主要是谷物、食用水果及坚果、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及面筋,此后主要是肉及食用杂碎、食用水果及坚果、棉花、杂项食品。

4.吉国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

下文表1可看出,五大类产品出口贸易额较大的是初级加工品,增长较快的是加工品和园艺产品。2005年以前,大宗产品出口贸易额是增加的,之后反之,2015年出口额仅为13千美元;初级加工品的贸易额较大,但波动较大,年均增长率为11%,2013年初级加工品贸易额最大(1 249千美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2倍;2012年以前,园艺产品波动较小,总体趋势是增加的,2012年后,其波动较大,2012年到2013年显著增加,出口增加了2 938千美元,2013年到2015年又大幅度下降,下降了2 697千美元。加工产品整体趋势是上升,年均增长率为164%。

2009年之前,大宗、园艺和加工品的贸易额较大,此后贸易额较大的是加工、园艺和初级加工品。2001-2009年,大宗产品年均增长率为51%,此后贸易额逐年减小,年均增长率为-31%。从2009年21 459千美元减少到2015年1 456千美元,即贸易额缩小了14倍;初加工品出口贸易额波动较小,不同年份有增有减,但是总体是增加的,年均增长率为54%;2005年开始,加工品出口贸易额变化较大,之前,年均增长率为54%,此后年均增长率增加了0.1个百分点,从2005年的1 595千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32 929千美元,贸易额增加了20倍;水产品的出口贸易额是较小的,贸易额最大仅为409千美元。

2004-2009年,土地和资本密集农产品进口整体趋势同增同减,其他年份呈相反趋势。2005年后(除2009年),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大于土地密集型,2005年以前,两者贸易额差距较小,此后,两者差距越来越大。吉尔吉斯斯坦进口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贸易额始终大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2011年之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大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此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占主导地位。

表1 吉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千美元

续表

二、基于贸易指数的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定量分析

1.TCI指数(贸易互补性系数)

该指数测量某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其交易国进口产品结构之间的互补关系:

测算结果可看出(见图3):除2015年外,吉中TCI指数始终大于中吉TCI指数,且吉中TCI指数一直大于1,说明吉国产品出口双方结构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的互补性优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和吉国农产品进口结构,并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双方贸易结构朝着双方农产品禀赋优势方向发展。但吉中TCI指数具有明显波动特征,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导致2015年吉中TCI指数为0.74,说明彼此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减弱。中吉TCI指数始终徘徊在0.8左右,从未超过1,这种状态持续14年,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和吉国农产品进口结构趋于一致存在较大的困难。

2.TC指数(竞争优势指数)

该指数能够确定某国不同部门的竞争优势:

TCpq=(Xpq-Mpq)/(Xpq+Mpq)

表2 吉国各类农产品TC指数

表2可看出,2005年开始,吉国农产品贸易失去微弱的竞争优势,此后不断向更严重的竞争劣势转变,2015年有所好转;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的特点逐年减弱,而竞争劣势的特征逐年显著;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只是每年劣势程度有所区别,但2015年突然有了很大的好转,从极大竞争劣势转变到微弱竞争劣势。

2009年后,各类农产品竞争优势与劣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园艺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其他渐渐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向严重的竞争劣势转变。大宗农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减弱,从最初的极大竞争优势转向较大竞争劣势;2005年之前,初级加工品的竞争优势处于微弱竞争劣势,之后每年都处于较大的竞争劣势;2001-2005年,园艺产品年处于持续竞争优势减弱的态势,2005年达到竞争优势最低年份(0.01),之后竞争优势有所恢复,但波动性较强,2015年勉强处于较强竞争优势;2009年后,加工品从较大竞争劣势恶化到极大竞争劣势状态,2015年处于微弱竞争劣势;由于水产品本身贸易量较少,因而处于较大竞争劣势。

三、基于G-L指数和Brulhart边际产业内指数的吉中农产品贸易增量成因分析

G-L指数能静态地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增量主要是由哪种贸易形式所引起:

GLp=1-|Xp-Mp|/|Xp+Mp|

表3 吉国各类农产品的G-L指数

表3可看出:2001~2015年间,大宗农产品的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致;初级加工品、园艺产品、加工品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的特点,但初级加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于园艺产品和加工品,且初级加工品除了个别年份是由产业间引起,其他年份都是由产业内贸易引发;2001年园艺产品贸易增量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其他年份是由产业间贸易引发;2005年之前,加工品贸易增量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此后贸易增量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贡献。2005年之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增量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之后变成由产业间贸易导致;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大多数年份都是由产业间贸易导致。

由于静态的产业内指数无法测算跨时间度的产业内贸易情况,此外,有可能反映出高G-L指数、实际的低贸易水平,因此,本文运用Brulhart动态的边际产业指数分析相邻两年间的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的原因:

BIp-1-|△Xp-△Mp|/(|△Xp|+|△Mp|)

表4 吉国各类农产品的Brulhart边际产业内指数

表4可看出:个别年份大宗农产品贸易增量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而大多数年份是由产业间贸易导致;2011年开始,初级加工品的增量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且波动很大;园艺产品和加工产品的贸易增量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贡献;土地密集型产品贸易增量除2005年和2013年是由产业内贸易导致,其他年份都是产业间贸易导致;资本密集型除2002年和2013年贸易增量由产业内贸易贡献的程度较大,其他年份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贡献。通过动态的Brulhart边际产业内指数分析,也能看出吉国各类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致,个别年份才出现由产业内贸易导致。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2001-2014年吉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增大,2015才出现小幅度下降;二是吉国进出口农产品种类单一;三是吉国进出口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贸易额整体呈增加趋势,而进出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额整体上下波动剧烈;四是吉国出口的农产品结构与其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结构形成一定的互补,但是互补性不强;五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竞争优势强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但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园艺产品竞争优势好于其他分类农产品;六是产业间贸易是推动农产品贸易增量的主要动力。

建议:进口贸易一定程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可是较大的贸易逆差,又会导致国内企业缺乏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吉国应该适当控制贸易逆差量;吉国应该提高其农产品结构的多样化、附加值、农产品质量,在应对新型贸易壁垒的同时,可以扭转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主导的局面;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互补性,将潜在的农产品互补性转化为现实的互利性,从而发挥各个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双方也可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由于吉国相对开放的市场,吉国拥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应该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农产品的政策;双方应该谋求更多层次的农业合作和农业深化领域的可能性,扩大彼此的农产品贸易量;本国园艺产品竞争优势较强,应该找寻能够与其高度融合发展的相关产业,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此外,吉国的服务业发展较好,可以寻找更多与农业相结合的增长点,带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吉国凭借加入欧亚联盟的契机,会得到更多资金上的支持,可以将其投资在农业方面。因为农业发展是工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工业的发展;在资金到位的基础之上,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规模型农业生产。

[1] 尹贻红,布娲鹣·阿布拉.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 (11) :40-48.

[2] 胡颖,李道军.新疆对中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 比较与促进[J].新疆财经,2012 (4) :70-75.

[3] 李婷,李豫新.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 (1) :53-62.

[4] 李豫新,李婷.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 (2) :27-34.

[5] 布娲鹣·阿布拉,张 凯,等.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6) :1130-1136.

[6] 李志芳,田佳妮,徐明,等.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概况[J].世界农业,2015(4) :124-128.

[7] 徐星,江建刚,杨万生,等.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粮油及农产品加工概况[J].科技管理,2004(5) :42-49.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赴中亚农产品市场考察团.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市场考察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8(4) :101-105.

[9] 蒲开夫,张永明,王福,等.吉尔吉斯共和国的畜牧业[J].草食家畜,2010(1) :13-15.

[10] 农业部.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5.

An Analysis of Structure Change and Causes of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Kyrgyzstan and China

WANG Nana, Symbat Satyshova, CHEN Jun

(School of Busines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Based on the TCI index, TC index, G-L index and Brulhart marginal industry index and from perspective of Kyrgyzst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change and the causes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Kyrgyzstan and China. Some conclusions are made as follows: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from Kyrgyzstan and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s from China are complementary, but not in a strong way;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land-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are exported from Kyrgyzsta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apital-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horticultural products in capital-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typ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r-industry trade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incremental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structure; trade index; Kyrgyzstan; China

2016-12-29

财政部委托项目“我国对周边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下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战略研究”;新疆高校文科基地项目(040312A04);新疆哲社基金项目(2016BJY025)

王娜娜(1989-),女,甘肃庆阳人,硕士生。

F752

A

1008-3634(2017)05-0007-6.5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园艺产品吉国吉尔吉斯斯坦
中国对中亚五国园艺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约有1万人被绑架成为新娘
吉立法打击“抢新娘”
园艺产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园艺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澳大利亚:浆果成为价值最高的园艺产品
吉尔吉斯斯坦《福乐智慧》研究成果评述
总理辞职搅动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贸易的研究
当前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形势